1.解释见“身分”。亦作“身份”。
2.指出身和社会地位。
《宋书·王僧达传》:“固宜退省身份,识恩之厚,不知报答,当在何期。”
《红楼梦》第四七回:“不知他身份的人,都悮认作优伶一类。”
曹禺《王昭君》第二幕:“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个奴隶。”
3.指身价。
刘澍德《迷》:“当个小股员,就把身份提得那样高,脾气弄得那样大。”
4.模样;姿态;架势。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七:“行一似摤老,坐一似猢狲。甚娘身份!”
明·陶宗仪《辍耕录·写山水诀》:“树要有身份,画家谓之纽子,要折搭得中,树身各要有发生。”
《儒林外史》第三四回:“这高老先生虽是一个前辈,却全不做身份,最好顽耍,同众位说说笑笑,并无顾忌。”
5.指手段;本领。
《水浒传》第二 三回:“﹝武松﹞把那打虎的身份拳脚,细说了一遍。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儒林外史》第十二回:“张铁臂一上一下,一左一右,舞出许多身份来。”
6.行为,勾当。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那婆子﹞所以闲常也与人做些不伶俐的身份。”
7.质地,质量。
《金瓶梅词话》第二五回:“比杭州织来的花样身份更强十倍。”《儒林外史》第三一回:“你这肴馔是精极的了,只是这酒是市买来的,身份有限。”李劼人《大波》第一部第四章二:“顾天成 当下把一件染过两水、身份还很厚实的嘉定大绸长衫脱下来,搭在左手臂上。”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20:28:4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881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