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宴元宵》由秋高气爽编著,属于随笔类型。
月上山头,酒上额头。平民百姓就图个快乐祥和。
攀西毕竟是攀西,元宵节里耍龙灯狮子,遛秧歌跳花灯,虽与北方无大别致,但吃饺子汤圆的习俗却未能成风,而是喜欢大酒大肉,亲戚朋友相聚一起,海吃猛喝,气氛热烈,倒也十分的欢快,——人说:醉死笑眯眯。此俗难改,只是,随着社会的进步,饮食文化的不断丰富,和服务的社会化,吃的形式有所改变而已,如“火锅”,当下就被亲朋戚友聚餐看好。不知什么时候飞来了一只“小天鹅”,又不知什么时候来了位“秦妈”,逗得城里城外的山里人火烧火燎的。
昨日元宵,我就参加“火”了一把——“夜宴元宵”,真可谓美不胜收。
……傍晚时分,与家人酒足饭饱。电话铃声又响,一个侄子打来电话说,他已在“秦妈”火锅店订好了一桌火锅,定请我和他婶娘吃夜宵。推辞不过——其实,我也并不想推辞,悄悄携了老伴去了。
“秦妈”火锅店,在城东南大道,东临“红军广场”和安宁河,远眺小相岭,视野开阔,田园气息浓郁,把酒进餐,不失儒雅之风,很是不错的。桌子又挑在二楼的临窗处,透过玻窗,远山近水,一览无余,倍觉的心旷神怡。
我们到时,他们已待在那里。两大桌的人,十多个,有认得的,认不得的;有年长的,年轻的。侄子为我们做了介绍,除了他的家人,便是他生意上的朋友,气氛融融,倒无有拘束。
几番敬酒,相互祝福之后,侄子问我,今天上午的龙灯花灯比赛,你老人家去看没有?我说去了。和往年的一样不,他又问。从热闹处看来,还真没有什么不一样的,细细想来,便说,要说有所不同,便是服饰有了异变的,一是有两个表演队着了彝装,二是有几个队穿了迷彩服,挺精神的。这汉族咋要穿彝装呢,他说。我觉得不好回答,只好随便地说,汉族穿了彝装,就不仅仅是汉族了,习俗是可以移易的,就好比是我们今天坐在这里吃火锅一样——说不清了,吃酒吃酒!于是,大家又共同举起了酒杯……
两场雨雪过后,“元宵节”天气放晴。此时,鼠年的第一轮圆月正从东山升起,又大又圆,皎洁无瑕。月光与灯光交相辉映,温馨体贴之至。远山如黛,近水似银。空气里也不断地传来烟花火炮的爆炸声。索性将窗户推开来,凉风带着一丝丝的火药味,扑面而入,惬意极了。遗憾的是,今年政府未组织燃放大型的烟花炮仗,不然,将别有一番夜色啊!
月上山头,酒上额头,气氛越扇越浓。年轻的男的女的,是找着茬儿,变着话儿的相互祝贺劝酒,已经趴下了两个,还直叫没醉,再拿箱酒来;我们就只好劝着少喝一些,但只是说说,谁也没有去阻止——闹元宵闹元宵,闹吧;何况当今世风,醉了的偏说没醉,没醉的偏要装醉——由他去吧——我等平民百姓,少了韩熙载蒙李煜的变戏,不就图个真正的快乐么。而且,一会儿这个的手机响了,一会儿那个的手机又响了,相继就有几个红光满面的人进来,其中就有我儿子。再添杯盏,看样子还要喝下去……
窗外月光融融。火锅咕嘟咕嘟地冒着红色的浪花,屋里弥漫着浓浓的醉人的馨香。
这样的夜宴元宵,这样的“秦妈”火锅,有谁会真正地推辞呢!
的-的-的……这时是我的手机响了,接听,又是我的一个外侄打来的,说是要到我那里坐一坐……
(完)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2:52:5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539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