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接,钟离眛次子,原名钟离接,字续源,生于秦始皇二十四年戊寅(公元前223年)。其父系楚霸王项羽帐下之左司马、骁骑大将军、人称“骨鲠之臣”。
其祖为宋桓公三子遨,公子遨出使晋国,在晋国生子六代后传至伯嚭,吴国太宰,在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被杀。其子簠在家乡钟离小国以土匪为氏,改姓钟离,名钟离簠,又六代后传至钟离昧。长兄钟离发仍居九江郡(今安徽寿县一带)。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前203年)被汉军围困于荥阳东,项羽往救,汉军退走。项羽乘胜追击,切断了汉军粮道,汉军被困求和,项王不许,陈平向汉王献计说:项王的忠臣,只有亚父、钟离眛、龙且、周殷几个人,如果你能用万金买通说客,去离间他们的君臣关系,再出兵攻打,项王必败。汉王遂用此计。项王果然对忠臣疑忌,致使忠臣纷纷离去,只有钟离眛还追随项王。项王败死后,钟离眛投奔韩信。汉王忌恨钟离眛,就诏令韩信把钟离眛逮捕,韩信不从。汉王又用陈平计策,假称到云梦去狩猎,要求诸侯到陈地集合。韩信有顾虑。有人劝他说:你把钟离眛杀了,带他的头颅去见汉王,保你无事。韩信与钟离眛商量此事,钟离眛说:汉王已经知道你要谋反,不敢来攻你,就是因为我们在一起。如果你把我杀了,去见汉王,你也回不来了。韩信不听他的劝告,钟离眛大骂韩信说:“公非长者!”(释意:你真不是东西)并说:“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随即自刎。韩信便带着他的头颅去拜见汉王,结果被汉王绑了起来,带回朝廷。昧娶刘氏,生二子:发、接。
钟离眛自刎时,钟离接为颍川长社令(今河南长葛市),食邑钟离小国,卓著循声。为避祸,钟离接去“离”字单姓钟,成为钟烈(烈系始祖)受姓85年之后的又一位受姓始祖(接系)。钟接卒于汉武帝元光二年戊申(公元前133年),寿九十一岁,葬长社卢庄西丘(今长葛市卢庄西丘)。妣陆氏,生子一:钟晏。
宋桓公,子姓,宋氏,名御说,宋庄公之子,宋闵公之弟,春秋时期宋国第十九任国君。
宋襄公,宋桓公次子,子姓,宋氏,名兹甫。春秋时宋国第二十任国君,春秋五霸之一。
公子遨,子姓,宋氏,名遨。宋桓公之子,宋襄公之弟。公子遨出使晋国,完成任务后留晋为官生子改姓伯。
伯宗,春秋时期的晋国大夫。贤而好直言。晋景公六年以“鞭之长,不及马腹”谏止晋攻楚。成语“鞭长莫及”由此而来。栾弗忌之难中,被人进谗言而遭杀害。
钟离眛,钟离氏,名眛,东海郡朐县伊芦乡(今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伊芦乡)人。契后裔,乃契五十三世孙。秦末汉初西楚名将,西楚霸王项羽麾下左司马、骁骑大将军,多次在与刘邦正面对峙时给刘邦以沉重打击,最后自杀身亡。
钟离发,钟离眛长子,为避难迁去九江郡(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仍姓锺离。
钟晏,字海清,仕至雄州路制使。
钟钦,晏公之子,仕至牧守。
钟元,字宁君,汉尚书令,领廷尉。
钟期,字子赞,都督府长吏,封尚书令。
钟宝,字参,官至朝散大夫、河东太守,赠光禄大夫。辞爵高隐,教子义方。
钟皓,字季明,东汉名士、清议领袖。前后九辟公府,征为廷尉正、博士、林虑长,皆不就。
本文发布于:2022-11-15 00:44: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508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