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日本的沸水反应堆型核能发电站

更新时间:2022-11-14 16:45:46 阅读: 评论:0

有关参数

1号机组输出电功率净/毛值为439/460兆瓦,负荷因子为49.9%。

负荷因子分别为52.8%、61.2%、72.1%、68.5%和69.7%。

福岛第一核电站属于“沸水型”核反应堆,又称“轻水堆”,它好比一个高20米宽7米的“大锅炉”,让核能转变热能,再转变成电能,用于发电。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锅炉”内安置有铀燃料元件棒,位于堆芯区。“锅炉内的水烧开后温度达到300度,70个大气压。锅炉内上部,水变成水蒸气利用蒸气推动涡轮发电机发电。废气进入到管道凝结成水后,然后再进入到“锅炉”。这些水进入到系统的同时还承担着“核反应”的阻化剂的作用。

机组设备

1号机、2号机和6号机反应堆都是由通用电气供应,3号机和5号机反应堆改由东芝供应,4号机的反应堆又换为日立制作所供应。从2010年9月开始,3号机核燃料开始部分使用混合氧化物核燃料(总计32盒MOX燃料组件)。

1号机的沸水反应堆是于1967年7月建造完工。于1971年3月26日开始正式进行工业发电。原本计划于2011年3月26日终止运转。但是,在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事件中,遭受严重损坏。1号机设计能够抵挡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18g(1.74m/s)的地震,其响应谱建立于像1952年克恩县地震一类的地震。在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125g(1.22m/s)长达30秒时间的1978年宫城县地震之后,所有机组又重新经过严格检验,但并没发现反应堆的关键零组件遭受任何损坏。

社会影响

韩国海洋水产部长官致函国际海事组织(IMO)秘书长称,日本单方面决定将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可能对邻国安全和海洋造成巨大危害。韩方呼吁IMO考虑同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以国际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处理此事。

2021年04月08日,吉林一号宽幅01星拍摄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影像,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核废水储存罐图: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核废水储存罐局部放大图图: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核废水储存罐局部放大图图: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核废水储存罐局部放大图等,从卫星图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上千个密密麻麻的圆形核废水储水罐在厂区内摆放着。

2011年3月11日,在一场特大地震和海啸之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爆炸后导致了核泄漏。为了储存核污水,东京电力共准备了约1000个储水罐,目前9成已装满。通过对比2011年03月14日和2021年04月08日拍摄的卫星图,可以发现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附近新增了大量核废水罐。

2021年04月08日,吉林一号卫星拍摄的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反应堆 日本《读卖新闻》报道称,东京电力公司现在每天新增140吨“处理水”,预计到2022年9月将达到储存罐上限137万吨。基于吉林一号宽幅01星于2021年04月08日拍摄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影像,长光卫星遥感工程师通过人工智能算法,识别到厂区存在42种不同直径和高度的储存罐。

2021年4月23日,媒体报道,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有放射性废弃物的一个储液罐可能已经发生泄漏。3月,东电工作人员曾在储液罐存放区域发现辐射量较大的凝胶状物体。东电怀疑储液罐因锈蚀而导致渗漏。

2021年5月22日,日本媒体报道,东电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存有放射性废弃物的集装箱发生泄漏,部分放射性物物质或已随雨水流入海中。

历史沿革

1960年(昭和35年)11月29日:福岛县对东京电力,表明以提供双叶郡建地为核能发电厂建厂作诱因。

1961年(昭和36年)9月19日:大熊町议会议决通过促使核能发电厂建厂之议案。

10月22日:双叶町议会议决通过促使核能发电厂建厂之议案。

1964年(昭和39年)12月1日:东京电力设置大熊町福岛调查所(65年成立“福岛核能建设准备事务所”、67年成立“福岛核能建设所”)。

1966年(昭和41年)1月5日:申请公有水面填埋执照许可。

7月1日:提出1号机反应堆设置许可申请。

12月1日:取得1号机反应堆设置许可。

12月23日:与周边10渔协缔结“渔业权损失补偿协定”。

1967年(昭和42年)9月18日:提出2号机反应堆设置许可申请。

9月29日:1号机开工。

1968年(昭和43年)3月29日:国家许可2号机反应堆设置。

1969年(昭和44年)4月4日:福岛县与东京电力之间缔结“核电厂安全确保相关协定”。

1970年(昭和45年)1月23日:国家许可3号机反应堆设置。

7月4日:1号机核燃料初始装填。

11月17日:1号机开始试运转。(1971年5月11日实施纪念式典礼)

1971年(昭和46年)2月22日:提出5号机反应堆设置许可申请。

3月26日:1号机开始营业运转。

8月5日:提出4号机反应堆设置许可申请。

9月23日:国家许可5号机反应堆设置。

12月21日:提出6号机反应堆设置许可申请。

1972年(昭和47年)1月13日:国家许可4号机反应堆设置。

12月12日:国家许可6号机反应堆设置。

1974年(昭和49年)7月18日:2号机开始营业运转。

1976年(昭和51年)3月22日:“核电厂周边地域安全确保相关协定”改定为“加上在地4町三者协定”。

3月27日:3号机开始营业运转。

1978年(昭和53年)4月18日:5号机开始营业运转。

10月12日:4号机开始营业运转。

1979年(昭和54年)10月24日:6号机开始营业运转。

2000年(平成12年)1月7日:向县知事报告3号机实施预定MOX燃料装载任务延期。

2001年(平成13年)2月26日:当时福岛县知事佐藤荣佐久对于3号机MOX燃料计划、当面表明许可进行。

2002年(平成14年)8月29日:核能安全保安院检查东京电力核能发电厂・公布补修作业处理不适当。

10月25日:经济产业省提出东京电力1号机反应堆围阻体泄漏率试验报告书造假。进一步、1号机接受为期1年运转停止处分。

2003年(平成15年)4月15日:因有定期检查时段重叠之因素,所以停止东京电力所有的运转中之核电厂反应堆运转。

7月10日:当时福岛县知事佐藤荣佐久允许6号机再开始运转。

2005年(平成17年)7月30日:1号机再开始运转。

2006年(平成18年)12月5日:发生1号机复水器海水出入口温度测定资料报告书被篡改。

2007年(平成19年)7月24日:由于2007年新潟县中越冲地震柏崎刈羽核电厂遭到一些事故,日本共产党福岛县委员会、同县议会议员团、为确保核电厂安全性以福岛县连络会之名义连名要求东京电力提出“福岛核电厂10基耐震安全性总检查报告书”。

2010年(平成22年)2月16日:福岛县知事2月开例行性县议会,东京电力向福岛县议会申请“福岛第1核电厂3号机MOX燃料实施计划”,议会表明有条件的接受其计划。同知事在2009年县议会对这计划也检讨再开“能源政策检讨会”,因推行核燃料再利用为国家方针。亦谈及玄海核电厂使用MOX燃料开始发电等之议题,也谈及接受其计划。

9月18日:3号机以MOX燃料发电、开始试运转。

10月26日:3号机MOX燃料发电、开始营业运转。

2011年(平成23年)3月11日:因2011年日本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的影响造成1F所有的涡轮机及反应堆自动停止,之后亦发生紧急用的柴油发电机故障停止运转。随之发生冷却水循环系统异常。为释放围阻体压力也将蒸汽排放到大气中,之后发生氢气爆炸、接着建筑物崩落等事故。日本内阁官方长官枝野幸男3月20日表示,在东日本大地震中受到破坏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最终将被废弃。

2013年12月18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对核电站5号和6号机组进行废炉作业并依据日本《电气事业法》第9条第1项向经济产业大臣进行申报备案。

2014年1月31日,核电站5号和6号机组正式报废。至此,福岛第一核电站所有机组全部报废,日本全国核电站机组运转数量由50组减少至48组。

2014年12月22日,核电站4号机组乏燃料池内1533根燃料棒被全部取出并被移送至核电站共用燃料池内。

2021年2月25日,东京电力公司透露,在2月13日福岛7.3级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有50多个核污水储存罐发生了位移,但未发现泄漏。2月28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乏燃料池中的乏燃料棒已全部移出。

2021年3月10日,日本原子力委员会发布了一份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调查报告,称核电站内部已发现新的污染场所,严重程度远超预期,原本的废炉拆除计划可能需要重新考虑。

2021年3月23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因为增加了向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注水量,此前持续下降的1号机组安全壳内的冷却水位23日恢复到正常水平。

2021年5月27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增设23座储水罐(总容量共约3万吨)用于存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不断增加的核污染水。

2021年8月1日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暂停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焊接和瓦砾清理等部分作业。

当地时间2021年9月13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在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会议上汇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用于过滤核污水中放射性物质的“多核素去除设备”的总计25个废气滤网有24个发生破损。

2021年10月28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为减少核污水而建设的“冻土挡水墙”出现异常升温现象,最高温度超过10摄氏度。

2021年12月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负责人当天表示希望东京电力公司尽快提交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相关的施工申请。

2021年12月6日消息,日本经济产业省称,受新冠变异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影响,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延迟派调查团前往日本对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计划进行安全性评估。

2021年12月14日报道,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地下冻土墙温度时隔约3个月左右再次整体恢复到0℃以下。

2022年3月消息,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官网显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5号机组触发火灾警报。

当地时间2022年9月28日,据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东京电力公司于当天早上开始,以远程操作的方式,用吊车拆除设置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应急冷却装置排气口部分的管线。拆除工作预计将持续到29日。

地理位置

福岛第一核电站位于北纬37°24'11.75北,东经140° 58'45.02东。

在福岛县双叶郡大熊町沿海。福岛第一核电站

机组状况

2011年3月,4,5,6号机组在地震之前已经停机进入定期维修。

2011年3月17日,震后第6天,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多个机组接连出现险情。日本政府16日承认3号机组安全壳可能受损,并释放出具有放射性的水蒸气,而4号机组遭受两次火灾,这两个机组的核燃料有暴露在空气中并加剧放射性物质外泄的危险。抢救厂内3号机组是最高优先,其次是4号机组。

6号机组(在地震之前已经停止工作,进入定期检查)

冷却系统存在问题,核废料池温度“略微上升”

危险级别:●●○○○

5号机组(在地震之前已经停止工作,进入定期检查)

冷却系统存在问题,核废料池温度“略微上升”

危险级别:●●○○○

4号机组(在地震之前已经停止工作,进入定期检查)

核废料池发生爆炸,15日和16日两度出现火情

因核废料池并没有机组本身有的保护罩,泄漏辐射的机会会比其他机组更大。

危险级别:●●●●●

3号机组

机组15日清晨发生氢气爆炸,怀疑核反应堆容器发生破损

危险级别:●●●●●

2号机组

机组燃料棒的受损范围也从14%增至33%

危险级别:●●●○○

1号机组

14号发生氢气爆炸,反应堆70%的燃料棒可能已受损

危险级别:●●●○○

注:根据当时形势定义,把“危险级别”的程度最高定为5级

3号机组氢爆

现场人员紧急撤离

当天早上,3号机组附近有白烟升起。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记者会上证实,3号机组在当地时间16日上午10时许发生了氢气爆炸,由于无法靠近进行状况确认,最大可能的推断是核反应堆容器发生破损。枝野说,3号机组爆炸时,产生了很高浓度的核辐射量。因此,所有人员已经全部离开现场,实行暂时避难。东京电力公司16日表示,在3号机组附近检测到该厂历来最高的辐射量。东京电力公司说,3号机组出现的白烟是由于乏燃料池无法冷却,导致水分变为蒸气,照此下去,这些燃料将露出水面,增加辐射风险。

4号机组起火

辐射太强无法靠近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6日说,当地时间5时45分,该公司员工发现4号机组建筑四层西北起火。日本广播协会报导,6时15分,从距离火灾位置数十米处观察,未看见火焰。东京电力公司说,由于现场辐射强,无法靠近,眼下只能从外部观察,研究灭火方法。

4号机组15日发生火灾前传出爆炸声。爆炸和火灾发生后,水温及水位高度不明。据《朝日新闻》报导,4号机组因爆炸和池中起火,有可能引起再次爆炸,将直接摧毁4号机组所在建筑物,造成更多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2号机组

反应堆外壳恐破损

有消息称,日本抢险队员已经从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所在机房撤走,这表明2号机组反应堆厚厚的钢结构外壳可能因15日清晨的爆炸而“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状态。

5号6号机组

采取降温措施

地震发生时停止运作的5号机组和6号机组核废料池内温度也开始升高。枝野幸男16日表示,已对5号、6号机组采取措施。东京电力公司当日也表示,正将水灌入这2座机组中,以期冷却降温。

核电站附近 辐射超标6600倍

日本文部科学省16日公布的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辐射量监测结果显示,虽然核电站附近区域辐射量高于日常值,但并未达到立即影响人体健康的水平。

据报导,日本文部科学省使用专门的监测车,于15日晚上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西北20多公里的区域进行监测,辐射量在每小时0.22毫西弗(1毫西弗等于1000微西弗)至0.33毫西弗之间,这相当于是正常情况下的约6600倍;16日上午在距离第一核电站30公里至60公里的区域监测,辐射量在每小时0.0125毫西弗至0.0253毫西弗之间。

来自天然辐射的个人年辐射量全球平均约为2.4毫西弗。日本放射线影响研究所前理事长长龙重信说,监测到的辐射量不会立即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但如果持续监测到上述辐射量,则需考虑让核电站附近居民采取其他避难方式。

至此,福岛第一核电站六座反应堆中的1-4号机组将就此报废,根据东京电力公司计划,会在原址附近兴建7号和8号两座反应堆。

处理措施

人员紧急疏散

日本里氏9.0级强震造成该国两座核电站的5个机组停转,日本政府为此已宣布“核能紧急事态”,并于12日首次确认福岛核电站出现泄漏,大批居民被疏散。

人们通过报纸浏览日本地震情况

据共同社报导,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12日表示,因地震而自动停止运行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正门附近的辐射量升至正常值8倍以上,1号反应堆的中央控制室辐射量是正常值的1000倍。为防止核反应堆容纳器内的气压上升导致破损,保安院下令东京电力公司释放反应堆容纳器的蒸气。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上午也对福岛第二核电站发布了“核能紧急事态宣言”。菅直人下令,12日凌晨5时44分起,建议居民疏散避难的范围从第一核电站半径3公里以内扩至10公里。福岛县政府12日也要求以第二核电站为中心半径3公里之内的居民疏散。最新消息称,该县疏散避难者已达10万人。

截至到15号晚上,撤离的范围已经由原来的10公里扩大到30公里。核辐射可能直接影响到东京。保安院方面表示,从避难区域扩大的情况和风向等因素来看,能够保障居民安全。同时据悉,美国空军已紧急派遣飞机向日本运送用于核电站的冷却剂。国际原子能机构此前表示,核电站关闭后,核燃料需要持续冷却。

影响地区

美航母远离灾区:

美国军方15日说,驻日美军横须贺与厚木两处军事基地都检测到核泄漏辐射。有报导称两处基地监测到的放射量相当于X光胸透成像的放射量。美军方称,将尽全力保证美国军方救援人员的安全,也会保障美军在日家属的安全。

另据日本新闻网报导,原计划赶往日本东北地震灾区参加救灾活动的美国第七舰队的3艘舰船,15日改变航向,驶往远离灾区的日本海。同时,“里根”号航空母舰也已经远离福岛县附近海域,驶往外海。

尚未影响台湾

台湾原子能事务

日本东北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冒出白烟

主管部门负责人谢得志13日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12日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台湾未受到影响。

谢得志表示,由于福岛境内风向是由西向东吹往太平洋方向,而不是吹往台湾方向,因此台湾不会受到放射性物质影响。全台30个辐射监测中心的数据都正常。据悉,台湾当局将继续加强环境辐射侦测,严密监控环境辐射变化情形,确保民众安全。

当天,台湾当局召开“重大灾害因应作为研讨会”,研究如何应对日本地震海啸事件。台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会上表示,面临日本地震带来的复合式灾难,台当局必须重新检视重大灾害防救机制,做好准备。

马英九说,日本发生有史以来最大的地震,带来海啸、火灾与核电厂意外事故,形成复合式的灾害,造成的冲击与影响非常重大。台湾也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必须提高警觉。

他表示,面对这种复合式的灾难,必须重新检讨台湾在防灾救灾方面的准备是否足够,并密切关注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对台湾产生连锁影响。

黑龙江发现放射物

3月26日,中国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环保部门设在黑龙江省饶河县、抚远县、虎林县的三个监测点的气溶胶样品中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浓度分别为0.83-4.5×10贝克/立方米、0.68-6.8×10贝克/立方米、0.69-6.9×10贝克/立方米,相应的国家标准(GB18871-2002)规定限值为24.3贝克/立方米。所检测出的放射性剂量值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不需要采取任何防护行动。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苏旭表示,污染物在扩散过程中会逐渐稀释,浓度降得很低。即使能检测到,也是极其微量。其实这些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影响公众健康。不需要采取隐蔽在家中或戴口罩等措施,也不需要服用碘片。

综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监测分析认为,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未对我国环境及境内公众健康产生影响。中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发布:中国25个省区市监测到极微量放射性物质。

在3月发生的海啸袭击日本沿海部分地区、将大大小小的物品带到海里之后,太平洋上一直漂浮着来自日本的木头、船只和屋顶等残骸。

救灾人员

福岛50死士

福岛第一核电站严重泄漏辐射,800多名工作人员大部分已撤离,但广受媒体褒扬的“福岛50人”仍然留守。据报,当地电视台收到其中一名“福岛50人”的家属来信,指其留守福岛核电站的父亲还健康、平安,不过,核电站缺水缺粮,生活环境非常恶劣,信中还提到父亲抱着必死的决心。核防护专家表示,他们连日在超高的辐射环境中工作,有7成人可能在两周内死去,而据英国某媒体的报道,已有五人殉职。

据报道,“福岛50人”正争分夺秒,试图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保护福岛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屏障。报道称,核电站运营商东京电力公司已将团队重新增至181人。这批勇士无惧死亡、不求留名,只以全国上下的安危为念。

报道称,日本网络上目前有两篇文章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一则是疑似“福岛50人”中一名人员女儿的留言,另一则是第二核电厂员工大槻路子的网络日志。前者在社交网站“推特”(Twitter)上写道:“我的父亲还有半年便退休,他说要去那里时,我拚命忍住眼泪……他说:‘核电的未来,就在于我们怎样处理这件事。我会带着使命感前去’……我从来没有这样以他为骄傲过。”

另一篇署名为“福岛第二核电厂电气设备部门大槻路子”的网络日志,则为核辐射的外泄道歉,该名人士更表示,虽然他们造成辐射危机,但还是尽力抢救,“以生命保护每一个人”,希望大家可以相信他们。“大槻路子”透露,她是自愿留在核电厂内继续工作的,希望家人也不要责怪东京电力公司,她持续工作,祈祷在核电厂外的每一个人都能平安。

一名59岁的老员工也在网志上表示,他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换取更多人的安全。此外,还有一位妻子收到丈夫的道别短讯,只简短的向太太表示“我不回来了”。

据悉,东京电力最初留下的50人中,20人是自愿留下的员工,另30人由公司指派,他们的年龄大部分都在50岁以上。他们以10到15分钟为单位,分批进出受损厂房,展开替过热的反应炉灌注海水、监控状况、清理爆炸、起火后留下的残骸等工作。

地震发生后的数日内,福岛一号核电站多个机组先后爆炸,早前一度录得每小时400毫西弗的辐射量,相当于人体一年可承受辐射上限的数倍。前日,核电站辐射再度急升,“福岛50人”一度被迫疏散。不过随着辐射强度下降,50人再度进入核电站,冒死进行注水工作。

哥伦比亚大学放射研究中心主任布伦纳说:“他们的情况不是很好,显然他们将遭到高浓度核辐射污染,并为此丧命。他们知道这一点,因此这些人是真正的英雄。”

事故影响

荷兰

日本地震海啸引发核电站事故后,多国政府表示,虽然日本核电站事故教训值得吸取,但此次事故不会影响本国发展核电的计划。

荷兰政府15日说,没有理由重新讨论有关建核电站的决定。荷兰议员热内·勒赫特表示,荷兰的能源状况要求本国必须摆脱石油和天然气的束缚,才不会受制于人。另外一名议员格达尔·弗尔博赫也认为,“日本的经验教训我们必须吸取,但不需要作出激烈反应,而应该结合荷兰自身的条件和问题对荷兰核电站的建设进行审批。”

此前,针对是否建设核电站,荷兰国会经过长时间讨论后最终达成共识,认为核电可以帮助应对气候变化以及为经济发展提供可靠的电能。荷兰政府上月宣布,将于2015年在泽兰省建设核电站。

法国

法国总理菲永15日说,法国政府不会逃避任何有关核安全的问题,法国核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与透明度在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不应该因为一次事故就将该行业全部否定。法国总统萨科齐日前也说,法国不会因此次日本核电站事故放弃对核能的开发。法国是核能利用大国,全国超过80%的电力供应依靠核能。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能源、绿色工艺和水务部部长陈华贵日前表示,日本核电站事故不会影响马来西亚兴建首座核电站的计划。陈华贵强调,建造核电站的技术是安全成熟的,而且马来西亚地理位置优越,地震海啸并不多发,不会发生类似日本的事故。

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总理博伊科·鲍里索夫15日说,尽管所有国家都会仔细检查核电站的安全状况,但没有哪个国家会关闭核电站,即便日本也是如此。保加利亚科兹洛杜伊核电站首席执行官康斯坦丁·迪米特罗夫当天也表示,保加利亚不能放弃利用核能,而且,“这次事故并不意味着世界各国必须重新审视核能发展政策”。

挪威

挪威外交大臣斯特勒14日说,不要把日本核电站事故看得过分严重,这不是“一个新的切尔诺贝利”。他说,虽然核反应堆受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这次不会面临另一个切尔诺贝利式核事故。

波兰

波兰政府负责核能事务的高级官员汉娜·特罗娅诺夫斯卡15日表示,波兰将在听取其他已拥有核电站欧洲国家意见的基础上继续发展本国核能,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启动波兰第一座核电站的供应商招标工作。按计划,波兰第一座核电站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到2030年,波兰还将建设两座核电站。

其他国家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也表示不会减少对核能的依赖,强调不能“因噎废食”。

事故情况

堵漏失败

2011年4月3日电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建筑外壳出现的“裂缝”是造成含有大量放射性污水泄漏的主要原因。不过,当抢险人员用水泥将这条20多厘米长的裂缝封死后,放射性污水依然汩汩流出。技术人员怀疑,堵漏水泥可能被源源不断的污水“冲走”了。

从裂缝中排出的污水1小时的放射量就相当于福岛核电站工人年度可允许辐射量的四倍。日本考虑用能快速凝固的“聚合体”材料来堵住裂缝。与此同时,日本还开始向核电站地面喷射这种类似“超级胶”的物质,希望能将扩散出来的放射性物质“粘”在原地。

据悉,这条裂缝位于在2号机组取水口附近电缆竖井侧面的混凝土墙壁上。井内积水表面辐射水平超过每小时1000毫西弗,并正在通过裂缝连续流入太平洋。不过,负责核电站运营的东京电力公司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其他5个反应堆附近建筑尚未发现类似的泄露现象。

调查人员推测,上述裂缝可能是在“311”特大地震中产生的。由于地震引起的海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冷却系统全部摧毁,因此造成四座反应堆中燃料棒温度过高。抢险人员只能通过注入海水这一既原始又破坏性强的方式来为其降温,结果产生了大量辐射超标的废水。

此前,日本政府已经暗示,原本就“超期服役”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在险情排除后彻底报废。受核泄漏污染影响,该电站周边的蔬菜牛奶中都发现了放射性污染物。因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日本政府和东京电力公司都面临着来自民众的强大压力。

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鼓纪男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东电将会对此次核泄漏事件负全责”。不过,日本政府认为,泄露到太平洋中的放射性污水将“很快被海水稀释到无害程度”。靠近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的海水放射性辐射超标4000倍以上。

过去三周来,救援人员为了帮助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反应堆降温,向其喷射了数千吨海水和淡水。因电站内用来储藏冷却水的罐子都处于接近饱和状态,这些含有大量放射性物质的“冷却水”无处排放。救援人员只能将其暂时排放到漂在海上的临时储藏罐中。

为了减少“水量”,抢险人员还开始考虑用别的方法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的六座反应堆降温。其中包括“低温空气”等“雾化水”策略。因反应堆内核燃料棒温度依然较高,因此福岛第一核电站危机远远没有缓解,而且泄露的冷却水“源头”何在也是个谜。

由15人组成的美军防辐射部队先遣队抵达驻日美军横田基地,并就在日任务和活动准备与日本自卫队进行协调。五角大楼计划派遣由约155人组成的防辐射部队帮助日本处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这些特种部队队员来自美军海军陆战队,但具体任务待定。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70%的核燃料棒、2号机组33%的燃料棒可能已经损坏,这让外界非常担心这座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朱棣文也表示,从该核电站上空测得的温度来看,1至4号机组的核废料池水位正常,温度处于可控状态。

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电站安全壳构造

福岛核电站的安全级别比切尔诺贝利高一级的核电站,它主要由塑料外壳与混凝土外壳构成,造成的辐射面积与危害会比切尔诺贝利小得多。浸水面积

日本气象厅2011年4月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日本至少有20座火山在大地震后曾出现活跃迹象。另外,日本将通过新设地震仪调查海底断层。

日本气象厅8日公布了3月份全国地震和火山活动概况,指出3月11日发生日本大地震后,全国至少有20座火山曾出现了活跃迹象。不过这些火山“目前还没有立即要喷发的征兆”,而且大部分已经恢复了平常状态。

日本气象厅8日还宣布,为了详细调查引起地震的断层位置和形状,将于4月下旬至6月中旬新设海底地震仪,对从福岛县到千叶县的近海海底进行观测。为此次观测准备的40台海底地震仪具有“自动上浮”功能。它们到达海底后,自动开始观测,在收到母船信号后,会浮出水面,以供回收。

日本国土地理院8日宣布,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海啸浸水面积,在东北地区的青森、岩手、宫城和福岛四县合计达到了507平方公里。国土地理院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航空照片调查农田、市区的浸水情况,然后再对照卫星照片进行计算。

国土地理院还利用全球定位系统,观测到从岩手县到千叶县的太平洋沿岸地壳在大地震之后的约1个月时间内向东偏移了20至40厘米。

另据《读卖新闻》8日报道,受大地震影响,东京等11个地区的上千栋建筑受到地下水上涌的损害,一些道路和公园等公共设施也因此无法使用。

排放核废水,日本不能独断专行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向海洋排放低浓度核废液后,韩国一度提出此举可能违反国际法。日本外相则表示,排放不会立刻带来问题,是否就此事先向有关国家通报,由日本自主判断。笔者认为,日本在福岛核事故处理中负有一系列国际法义务。虽然排放核废液是否必要与合理,取决于许多事实因素,在日本未向国际社会作出充分、全面、准确通报前尚难断定是否违反国际法,但日本最起码应确保各相关国家的充分知情权。

根据一般国际法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条约,日本有义务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减少和控制海洋环境污染。对于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活动,应事先评价其可能影响,并观察、测算、估计和分析其影响。在获知海洋环境有受到污染损害的迫切危险或已经受到污染损害时,应立即通知可能受影响的其他国家及各主管国际组织。相较受自然灾害造成污染而言,日本主动排放核污水,理应更积极履行上述义务。

日本官员震灾后首度进入福岛核电站内视察

中新网2011年4月10日电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9日前往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停留约45分钟。这是福岛第一核电站3月11日发生事故后,首度有日本政府官员进入该厂厂区。

海江田万里负责监督日本全国50多座核能发电反应堆,他在9日上午抵达福岛县后,先与福岛县知事佐藤雄平会谈,随后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视察。

受灾始末

2011年5月17日,日本各大媒体集中披露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受灾始末。这是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向公众详细介绍福岛核电站的受灾情况。

东京电力向公众展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央控制室记录灾情进程的白板。白板上显示,3月11日下午3时50分,也就是地震后约一个小时,计算水位的电源断了,炉内水位不明。当天晚上9时51分,东电开始禁止人员进入危险区域。

福岛第一核电站救灾情况非常复杂,5月初向1号反应堆注入的10000吨海水,被发现只剩下不到5000吨,燃料棒出现了熔化的迹象。据东电方面推测,可能是燃料棒的温度烧穿了炉底,导致多达5000吨的高浓度废水外漏,进入了地下室和机房等空间内。但这样的环境无法让人进入作业如何抢修尚不得而知。

最新的消息称,2号、3号反应堆内的压力也非常不稳定。2号反应堆底部的压力抑制室损伤,而3号反应堆的顶部建筑物损坏。据推测,2号、3号反应堆内的燃料棒也有熔化的可能,这无疑是一场更大的灾难。

两天前,东电对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取水口海水进行了取样,检测结果显示,海水中铯-134的浓度是每毫升200贝克勒尔,是日本国家规定的安全标准值的3300倍,意味着3号反应堆内的高浓度污水同样有泄漏的迹象。据估计,3号机组内部约有2200吨污水,福岛第一核电站正在将其以12吨/小时的速度转移到附近的废物集中处理厂。同时,为了储存核废水,日本政府从静冈县调用了一艘大船,用于临时存放高浓度污水,内部中空的水箱能够容纳10000吨污水。

现场调查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2011年5月17日宣布,日本政府决定接受IAEA调查团到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现场调查。IAEA近20名核专家将于5月24日至6月2日,实地调查并“初步评估”核电站泄漏事故。

这是日本政府首次同意IAEA专家直接进入福岛第一核电站调查。

IAEA调查团将由英国首席核查员怀特曼带领。日方将派出一个小组,由首相特别助理细野豪志负责,与调查团讨论事故处理方案。

IAEA发表声明说,调查团将了解日方从核事故汲取了哪些教训,根据原子能机构设定的安全标准,确认哪些领域需要进一步评估。

IAEA召开核能安全部长级会议,调查团届时将提交核事故评估报告。日方也将提交报告。

初试情况

2011年3月12日,因为发生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导致福岛县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发生核泄漏。因此,日本政府紧急决定疏散周围10公里的居民,截至3月13日,日本政府已经将疏散范围扩大到20公里。

3月15日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当天风向朝北,风从太平洋吹向日本内陆,估计对日本影响较为严重。

东京电力公司16日上午说,16日5点45分(北京时间4点45分)福岛第一核电站当天上午再次遭遇火灾。公司方面同时证实,两名核电站工作人员下落不明,现在仍未找到。

据共同社16日最新消息,东京电力公司透露,据推测,截至(当地时间)15日下午3点半,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有70%的燃料受损,2号机组有33%受损。

据报道,美国媒体指,日本政府在核危机初期发放信息混乱、前后矛盾,而且协调能力不足。有核能业界人士认为,当局在防止核燃料熔化方面“已近失控”。

事故背景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沿海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停堆,且若干机组发生失去冷却事故,3月12日下午,一号机组发生爆炸。3月14日,三号机组发生两次爆炸。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承认有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大气中,方圆若干公里内的居民被紧急疏散(疏散范围一直在扩大)。

日本福岛核电站概况

福岛第一核电有6台机组,1号机组439兆瓦,为BWR-3型机组,1970年下半年并网发电,1971年投入商业运行;2号至5号机组为BWR-4型,784兆瓦,1974-1978年投产;6号机组为BWR-5型,1067兆瓦,1979年投产。六台机组在同一厂址,全是沸水堆,均属于东京电力公司。

(以上叙述看似数据罗列,但是为事故埋下了第一个伏笔:一号机已经运行整40年了,退休正当时。)

图1中从右至左依次为1至4号机组,5、6号机组在北侧稍远。

另有福岛第二核电站,这两天爆炸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与第二核电站无关,不表。

沸水堆预备知识

考虑到中国大陆上只有压水堆(PWR)和重水堆(CANDU),(注意是中国大陆,台湾的是沸水堆,台湾在建的龙门电厂是更先进一点的ABWR),在此简单介绍一下沸水堆(BWR)。

沸水堆和压水堆都属于轻水堆,都是靠H2O做慢化剂和冷却剂。都是用低浓缩铀做燃料。现在全球400多台核电机组中,两百多压水堆,近一百台沸水堆。

沸水堆基本运行过程:

来自汽轮机系统的给水(深蓝色的管子)进入反应堆压力容器后,沿堆芯围筒与容器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下降,在喷射泵(白箭头的起点)的作用下进入堆下腔室,再折而向上流过堆芯,受热并部分汽化。汽水混合物经汽水分离器分离后(汽水分离的过程跟压水堆蒸汽发生器差不多),蒸汽(浅蓝色管道)通往汽轮发电机(几个黄色块分别为高压缸,三个低压缸,发电机,和AP1000一样),做功发电。蒸汽压力约为7MPa,干度不小于99.75%。汽轮机乏汽冷凝后经净化、加热再由给水泵送入反应堆压力容器,形成一闭合循环。再循环泵(堆芯两边的两个泵)的作用是使堆内形成强迫循环,其进水取自环形空间底部,升压后再送入反应堆容器内,成为喷射泵的驱动流。目前日立和GE开发的ABWR(Advanced BWR先进沸水堆)用堆内循环泵取代再循环泵和喷射泵。

和压水堆类似,沸水堆也有几道安全屏障:一、燃料包壳,与AP1000的锆铌合金不同,他用的是锆-2。二、压力容器。这个和压水堆一样。三、干井,也有叫首层安全壳的。也就是图2中黑色的梨形外壳。

也有把外面的方形水泥壳当成第四道边界的,其实水泥壳只是防风吹雨打的,能够起一点作用,但不是很大。

和压水堆相比,沸水堆有以下特点:

1.控制棒从堆芯下方插入

由于堆芯上方有汽水分离器,而且上部是蒸汽为主,中子慢化不充分。但问题是不能像压水堆那样失电后靠重力落棒,未能停堆的预期瞬态事故概率增加,对控制棒驱动机构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控制棒在正常运行时是电驱动或机械驱动,失电时由备用液压把控制棒顶上去。每组控制棒,或者每两组控制棒有单独的液压驱动装置。

这不是沸水堆最大的特点,但在这里有必要列在第一条。因为网上有的分析提到了无法落棒等,没有那回事。根据IAEA官网上的新闻,反应堆在当时自动停堆了(All four units automatically shut down on March 11),没有提控制棒失效的事。而且如果控制棒真的失效的话,操作员没有理由不往里面注入硼水。

2.沸水堆的反应性不用硼做化学补偿

压水堆一回路中是硼酸溶液,但沸水堆流过堆芯的是清水。

由于平时是清水,所以一旦注入硼水,会对反应堆将来的运行带来很大的影响(当然前提是如果反应堆这次能平安无事的活下来。),说严重点,注入硼水,反应堆基本也就不能再用了。但是注入硼水的好处是在冷却的同时,保证较高的停堆裕度。比如AP1000,CMT(堆芯补水箱)硼浓度3400ppm,ACC(安注箱)2600ppm,IRWST(内置换料水箱)2600ppm,反正对压水堆来说,出事后只要需要,第一时间就向堆芯注入浓硼水。

其实一般沸水堆核电站,都是有硼水储备的。当事故发生后,操作员有两个选择:一是注入清水,万一侥幸逃过一劫以后还能再用,这个比较保守。二是注入硼酸,反应堆可能以后就不能再用了,但是能够比清水更好的降温,还能保证停堆裕度。

这个特点为后面的事故恶化埋下了第二个伏笔。

3.沸水堆正常工作于沸腾状态

这句话基本上相当于废话,沸水堆当然是沸腾态的。

但是这也决定了沸水堆的事故工况与正常工况有类似之外,而压水堆则正常工作于过冷状态,失水事故时发生沸腾,与正常工况差别较大。

这个特点,会使操作员抱有更大的侥幸心理。

4.卸压方式和压水堆不同

压水堆也有堆芯超压的问题。但是对二代压水堆来说,一回路超压,可以通过稳压器顶的先导式安全阀引入卸压箱。卸压箱虽然体积不大水量不多但还在安全壳内。对AP1000来说,一回路超压后通过稳压器顶的弹簧加载式安全阀和爆破膜通入安全壳内大气,第四级ADS爆破阀也是通向壳内大气。而如果前三级ADS动作,是通向内置换料水箱。总之,不管二代还是AP1000,卸压后,放射性还是被包容在安全壳内。

而沸水堆则不同。注意图2中梨形下边的torus,是一个容积约4000m³的水箱,相当于AP1000内置换料水箱的两个大。但是这个驰压水箱不在压力边界内,卸压时,蒸汽直接通过压力容器和干井这两道屏障。对半衰期长的污染物来说,几乎相当于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个特点,为后面的事故恶化埋下了第三个伏笔。

5.沸水堆经济性高

沸水堆省去了稳压器和蒸汽发生器,节约了投资。同时由于蒸汽压力能够比压水堆高,所以热效率也更高。但是此特点与事故分析无关,纯当背景知识。不表。

6.汽机厂房辐射较大

且不说裂变产物,光活化产物N16就够人受的。所以压水堆运行时进安全壳=他杀,沸水堆运行时进汽轮机厂房=自杀。与事故无关,不表。

其他预备知识:

1.关于核电厂柴油机

二代核电站,不管是沸水堆还是压水堆,都有一个问题。如果发生严重事故伴生全厂失电,需要应急柴油机在20秒内迅速启动,为安全相关系统提供电力。主要是安注系统,向堆内注水,保证堆芯冷却不裸露在外。

对柴油机的依赖,为事故的发生埋下了第四个伏笔。

2.关于核电站中氢气来源

一般来说,核电厂里的氢气有以下来源:①发电机定子铁芯和转子绕组需要氢气冷却,不过是在汽轮机厂房内。②为一回路加入氢气,以抑制氧气含量。但有常识的人都知道把氢气放的离压力容器远些,AP1000化容系统的加氢是放在辅助厂房中。③蓄电池充电时产生氢气,但量比较小。④事故后,裸露的燃料包壳锆-2和蒸汽发生锆水反应会生成比较大量的氢气。

这个锆水反应,为事故后爆炸埋下了第五个伏笔。甚至可以说是罪魁祸首。

3 事故发生和恶化的过程

1.2011年3月11日下午,地震发生,控制棒上插,反应堆安全停堆。堆芯热功率在几分钟内由正常的1400兆瓦下降到只剩余热,但仍有约4%,虽然仍在下降,但下降速度变慢。

2.停堆后应保证厂用电源不失,由安注系统向堆芯补水,保证堆芯冷却防止超压,但地震摧毁了电网,厂外电源不可用;应急柴油机很争气的起来了,向堆芯内注入清水。注意是清水,不是硼水,换句话说,操作员采用了比较保守的方法。

3.好景不长,海啸来了,柴油机房被淹,应急柴油机不可用。还好,还有蓄电池,虽然容量较小,但是在事故后8小时内还是为压力容器的冷却做了一些贡献的。

4.电池眼看就要耗尽,传来了好消息和坏消息:好消息是卡车运来了移动式柴油机,坏消息是柴油发电机的接口和核电站的接口不兼容!堆芯冷却暂时停止。

5.而为了保住压力容器,必须要卸压,防止压力容器超压爆炸。而且操作员也确实是这样做的。因此,3月12日,日本政府承认测到了放射性的碘和铯。一方面说明操作员早就开始卸压了,另一方面说明燃料包壳已经有损坏的了。

6.悲剧的是,12日早,菅直人要来视察……

根据刚才说的预备知识,如果卸压,环境中的放射性会升高,虽然菅直人是空中视察,但这对没有穿防护服的日本首相来说仍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根据日本某些论坛的说法(没有得到官方证实),卸压的事由于此次视察暂时中断。但余热不等人,安全壳内温度压力仍在上升。

7.菅直人走后,操作员开始继续释放压力容器内部的压力。此时压力容器内的温度约为550 摄氏度,堆芯已经裸露并产生大量氢气。所以,含有氢气的蒸汽,通过卸压水箱简单的降温和过滤就被排放到厂房大气中。

8.下午三点左右,随着一声巨响,反应堆厂房顶盖被爆炸完全摧毁,只剩下钢结构。

爆炸前后

反应堆厂房示意图中心棕褐色的为反应堆压力容器,依然完好。

稍外圈压力型的为干井,也叫primary containment,在爆炸后也依然完整,毕竟是15厘米厚的不锈钢外加一米厚的水泥。也就是说第三道屏障仍然完整。

氢气在厂房上部爆炸,使强度不是很高的厂房上部混凝土完全炸开,只剩下钢结构。

9.而此时,反应堆的冷却问题仍没有解决。具体遇到哪些困难目前尚不清楚原因。

爆炸后,利用消防水泵,直接向发生了燃料熔化的1号机组注入海水(并加入硼)进行冷却。具体海水注入那个位置不是很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只要不出现新的灾害,一号机组能够稳定下来。虽然卸压工作可能还要进行,也就是说还是要向外界排放含有碘131和铯137的蒸汽。

一号机组的事故暂时告一段落,但是二号机组和三号机组的危机仍然没有过去。目前三号机组也发生了爆炸,后果和一号机组类似。14日晚8时,二号机组堆芯已经全部露出水面,进入干烧状态。

4 事故教训

1.关于采取何种措施的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操作员一直在采取比较保守的冷却方式。虽然有机会,但是直到爆炸发生也没有向堆芯内注入硼水。一方面是不希望反应堆就此报废,一方面是对反应堆的承受能力抱有侥幸心理。客观的说,操作人员在最大限度的保护反应堆,但是没有在最大限度上保护公众的安全。

有人说这次事故是东京电力公司见利忘义的人祸,从这个角度讲,不无道理。

2.关于退役年限的问题

到今年3月26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一号机组即将迎来他的商运40周年纪念日。按说,四十年也就意味着核电站的寿终正寝,但是东京电力公司考虑到经济利益,决定一号机组延寿二十年。而且讽刺的是,今年2月份,刚刚拿到了延寿批准。

虽然事故发生在40年寿命之内,和延寿无关,但此次事故为正在延寿或即将延寿的核电站敲响了警钟。因为毕竟,由于设备老化问题,一号机组近几年事故不断。

3.关于在役核电站冷却方式改进的问题

目前在役二代核电站,包括在建的三代EPR和已经投产的三代ABWR,事故后无一例外都需要应急柴油机来做安全保障。而现役核电站,包括中国的二代加,柴油机都是低位布置,甚至把油箱还放在地下,大都无法抵御海啸袭击。且不说海水退后电缆的绝缘问题,单是一台进了水的柴油机就够人头疼的了。

而柴油机不可用,往往也意味着离堆芯过热超压不远了。虽然把现役的电厂都改成非能动在技术上完全不可能,但是可以考虑增加其他冷却措施,或是增加备用电源。

4.关于辐射监测的问题

不知和中国一山之隔的海参崴有没有辐射监测站,但是,离中国直线距离最近的吉林延边和黑龙江牡丹江好像是没有的。长春和沈阳有,但如果大城市监测到似乎有点晚了。朝鲜核电站投产似乎也不远了,某些边境增加辐射监测点还是很有必要的。

5.关于外部救援的问题

日本核电站事故,虽然日本本土大部分核电站自顾不暇,但是美国的核航母发挥了比较大的作用。目前中国虽然核电站众多,但是堆型众多,所属公司之间交流甚少。如果某个核电站发生事故,能否组织其他核电站有序有效的救援,仍然是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5 后续影响:

1.首先说,这次事故对世界核能产业的影响会是相当深远的。以下只是在一个较低的层面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2.世界各国反核示威增加。核电发展进程受到阻力(虽然可能不会影响某些国家的发展速度)。

3.由于全国政协委员兼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总经理陆启洲在全国媒体面前给AP1000打了个形象的比喻:“‘非能动’系统就像抽水马桶一样,上面顶着大水箱,不靠能源动力。”可以预见,AP1000受到大家的认可会稍微多一些。

4.民众的辐射防护能力进一步加强。碘片等防辐射药品成为一些核能工作者及家属的常备药。

5.世界核安全历史被改写。福岛核电站将和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一起,被印在新版核电教科书上。

6.世界核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加强,新建核电站的防护等级进一步加强。

危机发展

放射性物质泄漏

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在一份声明中说,受11日大地震影响而自动停止运转的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中央控制室的放射线水平已达到正常数值的1000倍。而最新公报说,这一核电站大门附近的放射线量继续上升,12日上午9时10分已经达到正常水平的70倍以上。这是日本有关部门首次确认有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日本福岛县东京电力公司所属第一和第二核电站周边的双叶町、大熊町、富冈町的全部居民12日上午开始到划定的危险区域之外避难,总计约两万人。

为了防止安放核反应堆的容器内气压升高,导致容器无法承受压力而破损,原子能安全和保安院已下令东京电力公司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释放到外部。东京电力公司准备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3座反应堆中,首先释放事态最为严重的1号机组的蒸汽。而2号和3号机组,如果冷却反应堆的功能无法尽快恢复,也将采取同样措施。

东京电力公司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将通过一个巨大水池,再从排气筒释放出去。过水的时候,放射性物质将在一定程度上被降低,同时工作人员将一直在排气筒的出口观测放射性物质的数量。

此外,福岛第二核电站已经丧失冷却功能,东京电力公司已经开始释放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反应堆容器内的蒸汽,以减少容器压力,防止更大破损。该公司还准备将核电站内另外两座反应堆的蒸汽释放到外部。

这是日本首次采取核电站打开阀门向外释放蒸汽的紧急避险措施。尽管这一举措也有可能导致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外部环境,但这样可以避免容器破损导致核电站失去封闭机能。日本经济产业大臣海江田万里表示,根据事前评估,即使释放出放射性物质,也将是微量的。保安院指出,由于政府已经决定扩大避难地区,并且风向是吹向大海的,因此能够确保居民安全。

核泄漏持续恶化

日本福岛1号核电站面临的紧急情况15日迅速走向恶化:先是2号反应堆外壳在爆炸中受损,造成含有放射物的冷却水不断流出。紧接着,一直平静的4号反应堆起火,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即发布命令,要求距核电站30公里内居民呆在家中避险。有消息称,日本抢险队员已经从福岛1号核电站2号反应堆所在机房撤走,这表明反应堆厚厚的钢结构外壳可能因15日清晨的爆炸而“破损严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状态。日本政府发布警告说,福岛1号核电站可能正在泄漏出更多放射性物质,对民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

日本政府发言人表示,虽然福岛核电站4号反应堆内没有正在使用的核燃料,但却存放着大量使用过的燃料棒,因此,救援人员正在全力灭火,防止这些同样需要降温的“核废料”继续发生严重泄漏事故。上述最新进展表示,福岛1号核电站的局势可能急转直下,变得无法收拾。一旦救援人员不能很快返回福岛核电站继续为这四个反应堆“退烧”,堆内核燃料将因温度过高而发生“完全融毁现象”。那样的话,像熔岩一样滚烫的核燃料会突破反应堆15厘米厚的燃料舱钢结构保护体束缚,给日本和周边国家带来无法弥补的核灾难。

此前,因阀门故障,日本救援人员一度无法打开2号反应堆排气口,结果造成堆内压力极高,同时也造成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海水根本无法注入其中。这意味着日本用来冷却反应堆的最后办法失灵,以致大量核燃料暴露在空气中达数小时之久,发生核泄漏可能性极大。

虽然救援人员最终修复了减压阀,但仍无法让海水完全漫过发热的燃料棒,其结果就是2号反应堆内温度继续升高,直到其中发生了猛烈地爆炸。目前,日本政府和福岛核电站仍然坚持表示,当地不会发生类似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那样严重的泄露事故。日本现在只能继续向四个反应堆内注水降温,同时不断排出带有放射性污染物的蒸汽,并希望当地始终保持西风,不要刮东风和南风,否则日本首都东京和朝鲜半岛都将遭受污染。与此同时,就是等着反应堆自然降温至安全状态,然后彻底将这个核电站封存废弃。在日本核电站周围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包括碘131和铯137。其中,碘131一旦被人体吸入,可能会引发甲状腺疾病。日本政府已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防止碘131辐射的药物碘片。有关资料显示,铯137则会造成人体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损伤。

环球网记者张哲报道韩联社3月15日援引日本媒体的报道称,因福岛核电站爆炸而泄露的放射性物质正在乘北风向日本各地扩散开。报道称,包括东京在内的日本关东地区,已检测到比通常更高的放射性物质。在茨城县检测到的放射性物质比平常高出100倍,神奈县的放射性物质含量比平时高出近10倍。此外,在千叶县及市原县也检测到了较高的放射性物质。日本文部科学省表示,现在检测到的数值虽然对人体健康没有太大影响,但已要求各地的有关部门提高测定频率。另据日本共同社3月15日消息,福岛核电站3号机组附近测量结果显示,核辐射水平比法定标准高出400倍。

危机态势极严重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 (NRC)主委亚兹柯16日在国会听证会表示,日本福岛核电厂4号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池的水已经干涸,灾情比日本官方说法严重,而美方建议福岛核电厂附近美侨撤离范围比日方宣布范围广,美、日双方对灾情的评估落差甚大。联合国核监督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干事长天野之弥则表示,他准备前往日本,掌握第一手信息。天野之弥认为,日本福岛核电厂的情势发展“非常严重”,但还不是断言“失控”的时候。

尽管日本防卫省17日表示,陆上自卫队的两架直升机已开始向福岛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注水。据NHK电视台报道,当地时间17日上午11时01分左右,自卫队两架直升机开始对第一核电站三号机组开始注水作业。这样的注水作业据信已进行了至少四次。

他说,4号反应堆废燃料棒储存池没有水,现场辐射读数“非常高”,可能影响抢救人员善后能力,因为现场短期内会有致命的辐射量。如果亚兹柯说法正确,抢救人员将无法阻止废燃料棒过热、最后熔化,废燃料棒外壳也会燃烧,把辐射物质释出到广大区域。

但据日本新闻网报道,东京电力福岛事务所消息指,17日上午由日本陆上自卫队进行空中放水之后,经过测量,福岛核电站现阶段的核辐射指数没有变化。

放射性铯含量急升13倍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013年10月10日发表消息说,从9日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港湾里取样获得的分析数据显示,放射性铯的含量比前一天上升了13倍,1公升海水中的含量达到1200贝克勒尔。

事故等级

3月15日六级

法国核安全局(ASN)局长拉科斯特15日表示,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相当于国际核能事件分级表(INES)第二位的“6级”水平。拉科斯特称,15日根据2号机组发生的反应堆安全壳损伤等情况,事故的现状已经与14日完全不同,毫无疑问达到了6级水平。

4月12日七级

据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12日报道,日本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这使日本核泄漏事故等级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相同。

以下我们对比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了解下7级大概是什么样的一个级别,

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被定义为最严重的7级。当年4月26日,位于今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造成30人当场死亡,8吨多强辐射物泄漏。这次核泄漏事故使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受到直接污染,320多万人受到核辐射侵害,造成人类和平利用核能史上最大一次灾难。

报道说,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认为福岛第一核电站大范围泄露了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影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将其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最严重的7级。该机构同时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要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少。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和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将于12日举行联合记者会,公布提高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的详细理由。

调至最高级

北京4月12日消息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日本今天上午和下午分别再次发生6级以上地震。另外,日本在今天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等级提高至7级。

日本福岛县在今天下午发生里氏6.3级地震,福岛县和茨城县等地都有强烈的震感,但是目前还没有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另外,日本东北部地区昨天下午发生里氏7.0级地震,福岛县发生了山体滑坡,造成三人死亡,三人受伤。

日本气象厅今天宣布,截止到今天上午,日本东部海域地震已经发生了408次里氏5.0级以上余震。另外,日本原子能安全核保安厅今天上午做出决定,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等级由目前的5级提高到7级,这意味着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规模达到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同样等级,属于最高极。

今天中国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专家表示说,这并不意味着从今天开始,这个事故就会更严重,只是随着抢险工作的进行,日本方面评定出比较准确的结果。福岛核泄漏量是切尔诺贝利的1/10。

事故危害

核辐射

日本文部科学省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当天上午,关东地区以北风为主,位于福岛核电站以南的栃木县、埼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和东京都各地检测结果显示,辐射值是正常时期的10倍至100倍。下午,风向转变,刮起东风,核电站以西的福岛县郡山市检测出的辐射值超过上午的130倍。

上午10时至11时,东京市内检测到的辐射为有记录以来最高的0.809微西弗,平时则是0.035至0.036微西弗,这意味着峰值达到约为正常水平的23倍。人接受一次胸部X光扫描的辐射为20微西弗。

有专家称,这一现象显示,因核电站事故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形成“放射云”,云团乘风经过各地上空时,各地的辐射值检测结果就会升高,但现阶段的辐射水平尚不会给人体带来影响。

据报道,核辐射的威胁已经令部分东京市民感到恐慌,傍晚时分有很多东京市民乘坐新干线或驾车,离开东京往南向大阪、名古屋方向撤离。

文部科学省15日已要求各都道府县增加放射性物质观测次数。文部科学省将综合观测结果,每天两次公布相关数据。

据共同社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5日至16日日本各地纷纷检测到疑似从福岛第一核电站释放出的放射性物质。

据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16日宣布,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约21公里处的福岛县浪江町附近检测到每小时330微西弗的辐射量,这相当于是正常情况下的约6600倍。而这一地区属于政府要求躲在室内的区域。

检测工作于当地时间15日下午8点40分至50分在该核电站中心区域西北20公里处附近进行。监测车用2种检测仪器对3处进行检测后发现,车外与车内辐射量分别为每小时330~240微西弗与300~195微西弗。

日本文科省文科审议官森口泰孝解释称:“一般情况下只要拉开距离,辐射量就会下降,但受气流等因素影响,辐射量未必与距离成正比。”就辐射对健康的影响,他表示“首相官邸指示我们不得作出任何评论”。关于核辐射造成的避难半径,12号晚日本原子能保安院长官西山英彦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事故等级提高并不意味着避难半径扩大,避难距离仍然为日本政府公布的:20公里以内强制避难,20到30公里室内避难。而11日日本政府宣布,受风向等气象条件和地理条件影响,即使在疏散区以外,也会局部地区出现累计辐射量较高的情况。根据《原子能灾害对策特别措施法》,计划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20公里疏散区以外累计辐射量较高的地区指定为“计划性疏散区”。这包括位于40公里半径的饭馆村等地区。西山否认了这与核泄露事故等级提升相关,并表示,预计这一区域的撤离将在一个月后实施。

持续影响

停电计划

日本经济产业省14日宣布,当天上午11时1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爆炸,根据东京电力公司通报,共有11人受伤,防卫省透露有自卫队员骨折。目前放置反应堆的容器处于安全状态。福岛第二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进入稳定的“低温停止”状态,摆脱了紧急状态。据悉,福岛两座核电站占日本核电总产量的20%,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4日起在其所辖供电区域内分五个区域先后实施轮流停电,每个区域交替停电三个小时。有初步预计认为这一状况将延续到4月末。这是日本战后首次实施轮流停电措施。

局部危害

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日本官员表示,这个等级有可能会随着事态的发展而调整。

目前,国际核事故按严重程度分为零至7级。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等级低于1979年的美国三里岛核事故和1986年的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三里岛核事故被定为5级,当时由于制冷系统出现故障,导致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至少15万居民被迫撤离;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被定为最高级7级。当时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8吨放射性物质泄漏,直接污染核电站周围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320多万人受到辐射。

与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显著不同的是,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有15厘米厚的不锈钢护罩保护,爆炸发生后的视频画面显示,1号机组的混凝土保护体顶部和墙体消失,但反应堆不锈钢护罩没有受到破坏。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反应堆并没有安放在密闭容器内。此外,法国核安全局12日说,福岛第一核电站的爆炸是“化学因素”引起,非核爆炸,因此与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不可同日而语。

当天,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30公里范围内为禁飞区

截止到目前为止,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一、二、三、四号机组先后发生了氢爆,日本首相菅直人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在首相官邸发表告国名书,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泄漏问题趋向严重,要求在核电站20公里至30公里范围内的居民也要做好防止核辐射的准备。

紧急状态

2011年3月12日,第二核反应堆的水温也在继续上升中。日本政府目前还只规定撤离这两个核电站周围3公里之内的居民,3-10公里之内的居民在家避难。但是,人们担心,一旦核电站发生爆炸,附近20万居民将遭受核辐射,由于铁路中断,道路也受损严重,如何尽快撤离这20万人,成为日本政府面临的最大难题。已有分属于两座核电站的五个核反应堆因冷却系统失灵进入“紧急状态”。这是日本首次在核电站附近实施紧急状态。分析人士指出,冷却系统失灵为核电站面临的最大威胁。

地震发生后,因核电站操作系统的普通和应急供电能力全部中断,上述“沸水反应堆”内的冷却设备失灵,造成堆内压力不断攀升,现在已超过额定标准的2倍,对周边环境形成了巨大隐患。福岛核电站内的工程技术人员正在抓紧抢修险情严重的1号反应堆。

请求协助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2011年3月14日说,日本政府已经提出,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派专家组赴日协助应对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安全危机。

天野之弥在维也纳国际原子能机构总部说,国际原子能机构正与日方就相关事宜的细节进行磋商。地震和海啸发生后,国际原子能机构立即启动机构下属的事故和紧急事务中心,对事态进行24小时跟踪,并与日本和机构其他成员的同行保持不间断联系。他本人当天还与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和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通话,就当前事态交换意见。国际原子能机构许多成员提出或者已经派出专家组前往日本。如果日方提出相应要求,该机构可以在协调这些技术支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天野之弥在介绍最新情况时说,日本方面正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竭尽全力稳定遭受灾害破坏的核电站的安全,目前核反应堆的容器没有受损。

爆炸时刻

2011年3月12日,东京时间下午3时36分左右,东京电力福岛核电站第一号发电机车间附近,“嗵”的爆炸声音伴随着白色烟雾,核反应堆车间和配套车间被爆炸吹开,散落物体洒落周边。

据东电公司报告,在一号发电机车间内,由于压力异常上升,压力过大一时释放不出来导致爆炸,有该公司两名员工和合作公司两名员工在实施释放蒸汽作业。这四人均负伤,目前在送往医院途中。

福岛警察厅消息,已经观测到核电站周边辐射强度为1000毫西威特(核辐射单位)。福岛警察厅要求核电站周边半径10公里的人员立即撤退至安全地带。8万人紧急撤离。

3月12日下午15时3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两次爆炸,第一次爆炸1号机组厂房的外墙和屋顶坍塌,4名工作人员受伤;第二次爆炸尚不清楚位置具体在何处。

3月13日下午14时36分 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第二爆

3月14日上午10点01分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第三爆

3月14日19点10分 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燃料棒全部露出,极有可能第四爆。

3月15日晨,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发生爆炸,压力控制池受损。

3月16日5点45分(北京时间4点45分)福岛第一核电站当天上午再次遭遇火灾。

污染地图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011年4月24日首次公布了显示福岛第一核电站院内高放射性污染地点的“污染地图”。从地图上可以看出,1号和3号机组周边区域的辐射量较高,严重阻碍有关人员的作业。东京电力公司说,从3月下旬就开始制定“污染地图”,共记载核电站院内约230个地点的辐射量,所有工作人员都要了解其中的内容。

周边污染

日本文部科学省2011年10月5日公布了对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海域海水中放射性铯浓度的最新调查结果。这次提高检测灵敏度后进行的调查显示,在核电站以东约180公里处,铯-137活度最高达每升海水0.11贝克勒尔,远远高于核事故前的相关测量值。 8月下旬,文部科学省从宫城县到千叶县海域的11个地点采集了海水。这些地点在距离福岛第一核电站130至340公里范围内。经检测发现铯-137的放射性活度为每升海水0.0012至0.11贝克勒尔,而2009年在这一核电站附近海域检测的最高值是每升海水0.0019贝克勒尔。

根据调查结果,铯-134活度的最高值也出现在核电站以东约180公里的海域,达到每升海水0.079贝克勒尔。

文部科学省原有的检测法无法对放射性活度过低的铯进行精确检测,原子能安全委员会此前一直要求文部科学省提高检测灵敏度,并重新进行相关检测。

辐射致死

2012年3月26日,东京电力公司于首次采用内视镜,对第2核反应堆的原子炉内部实施调查。东电通过管线输入了放射性物质计测仪器,测得炉内的辐射量达到每小时73希沃特,比平时定期检查时的炉内辐射量数值高出10万倍。

东京电力公司称,这意味着,在这么高的辐射量之下停留1分钟,人就会呕吐。如果停留8分钟的话,人就会死亡。

该公司称,在目前的情况下,人不可能在核反应堆的容器内工作,为了更好地把握炉内的情况,很有必要研制能够抗高辐射的机械设备。

相关信息

再泄漏污水入海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012年4月5日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内连接污水淡化装置与临时储罐的配管脱落,导致约12吨含高浓度放射性锶的污水泄漏。东电称大部分污水已通过排水管道流入海中,并为造成海水污染再次道歉。

据中新网援引日本共同社报道,东电称,泄漏的污水中放射性锶的浓度为每立方厘米16.7贝克勒尔。在向海中排水的管道的下游也检测出了放射性铯,东电正在调查浓度。

据称,当地时间2012年4月5日凌晨1点05分左右,由于配管内水量骤增,东电公司暂时关闭了淡化装置。阀门关闭后漏水随之停止。漏水原因为配管从接口脱落。由于工作人员未及时发现,数次尝试重启装置,可能导致了污水泄漏量的增加。

净化水排放获当地渔联批准

日本福岛县渔业协同组合联合会2015年8月11日上午举行临时会议,正式通过东电“辅助排水计划”。计划主要内容为,抽取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建筑物周围含放射性物质的地下水,将其净化后排入大海。

2017年1月30日,东京电力公司晚公布了最新调查视频,用前端装有遥控相机的细管状设备对2号机组安全壳内部的调查显示,压力容器下方有很多黑色堆积物,高3至4厘米。压力容器下方原本是一些网格状的地板,这些黑色堆积物可能是核电站堆芯熔化后从破损的压力容器底部流出的核残渣。这是东京电力公司首次发现疑似堆芯熔化的核燃料残渣痕迹。该公司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这就是核残渣,计划于2月使用能够测量辐射值等数据的小型机器人进行详细调查。

当地时间2021年4月13日,日本东京,日本政府召开阁僚会议,正式敲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排放入海的方针。据此前报道,预计专用设备的审查和施工需要花费2年左右。日本存放核污水的存储罐预计到2022年秋季将达到存储上限,为了不对废堆作业造成障碍,日本打算加紧应对。处理水含有技术上无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氚,将在用海水充分稀释后排入大海。

2021年5月26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考虑将储水罐中的约3万吨核污水转移出来,测定放射性物质,为排放入海做准备。

正式清理

2013年10月30日,日本政府核能主管部门“原子力规制委员会”正式批准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进行核废料处理,相关作业将从11月开始实施。

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机组乏燃料池中有约1500根核燃料棒,东京电力公司计划用吊车将燃料棒吊起之后,由拖车运至该核电站其它建筑内的共用燃料池中。2012年7月份曾进行过实验性作业,从乏燃料池中取出了2根燃料棒,本次是正式开始实施。

事后处理

距离日本政府宣布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一事已经过去1个多月,东京电力为此正在探讨多种方案,包括将核污染水先排向核电站港湾,进而流入外海;或者是在海底铺设管道,直接排入太平洋。具体方案将在听取地方自治体和渔民的意见后制定。日本首相菅义伟5月18日与复兴大臣平泽胜荣进行会谈,就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问题再次作出指示,称要尽力取得福岛当地和全国国民的理解,同时采取“风评”对策,处理好形象受损问题。

增储水罐

据《朝日新闻》报道,东京电力公司2021年5月27日宣布,将增设23座储水罐(总容量共约3万吨)用于存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内不断增加的核污染水。增设23座储水罐后,实际储存容量将增至约140万吨,储水罐容量告罄的时间将推迟至2023年春季前后。

2022年2月8日,东京电力公司重启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核反应堆容器的调查。3月14日,东电投入了能详细拍摄内部的机器人开展调查。3月25日,东电公开在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反应堆安全壳内部用水下机器人详细拍摄的图像,确认到新的块状堆积物。

癌患增加

福岛县18日公布称,2015年1月至3月期间,以事故发生时未满十八岁的青少年为对象的核辐射对甲状腺影响的检查中,确诊患癌的人数新增16人。现如今福岛县38.5万名青少年当中已有103人被确诊患有甲状腺癌。

2015年10月20日,日本政府首次承认在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现场工作过的一名工作人员所患的白血病,是由于遭受核辐射引起。为此,日本厚生劳动省已正式向这名男子发出了“工伤认定书”。

据报道,这名男子是东京电力公司一家合作企业的员工,在核事故发生后,他在现场参与了扑救作业,因而遭受了核辐射。

在此人被查出白血病后,日本厚生劳动省根据其申请组织相关专家成立调查会对白血病和核辐射的因果关系进行了调查,最后认定该男子的白血病是因其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现场作业后遭受核辐射而引起的。

据悉,这也是福岛第一核电站因遭遇大地震和海啸袭击、发生核事故之后,日本政府首次认定的与事故相关的工伤申请。

抢险重点

泄露事故整个世界都在紧张地留意,看有没有迹象表明受损的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修复取得了进展。在此之际,修复工作的重点已经转移到反应堆建筑内外放射性积水的清除上面,因为这些有毒积水使工作人员无法从事其他工作。然而,离问题的首次发现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被清除的积水却少之又少。之所以出现拖延,有三个方面的因素:管道和其他对于水体流动至关重要的反应堆零部件遭到结构性损坏;辐射风险使工作人员无法采取关键措施;缺少用于存放放射性水的安全地点。另外,这个阶段政府官员和公司高管似乎都是在有条理地行动,认为把事情做对比速度更重要。他们看起来还有时间,因为反应堆似乎已经稳定下来,向大气中释放的辐射剂量也已经在过去两个星期下降。

但正如周末的情况显示,放射性水的积累是会带来麻烦的。官员们在周末证实,这些水正在渗入邻近的地下水和海洋之中。

三名工作人员因涉水被灼伤,放射性水的问题首次被发现,当时官员们给出的解决办法听起来迅速而又简单:他们将着手把这些水从积水建筑内抽出来。

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容易。他们需要有一个地方来存放这些水,但合理的存放地已经盛满。

过去一周的工作主要是构建一条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储水链条,从而能够为反应堆排水。成功与否,不是看放射性水实际上有没有清除,而是看有没有为这些水腾出位置。

链条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将电动冷却系统接上一、二、三号反应堆,使内部冷却能够开始运行。这是最重要的任务。在没有启动内部冷却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依靠注水来防止反应堆过热。这种办法稳定了燃料棒,但似乎不太可能使它们如愿实现冷停堆。这样做还有一个危险的副作用,也就是在附近地下水和海水中积累大量放射性水。

抢险措施

实施封堆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013年11月20日宣布,将对福岛第一核电站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实施封堆作业。至此,该核电站6座核反应堆将全部被废除,这意味着福岛第一核电站将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报道称,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在东日本大地震发生时正在接受定期检查,没有出现堆芯熔化等严重状况。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向东电提出报废第五和第六座核反应堆要求。东电预计福岛第一核电站报废工作须花费2万亿日元。

试验冰墙

2014年7月10日,自从2011年特大地震和海啸后,日本福岛核电站内的放射性污水一直在源源不断地流入太平洋。其结果是,既污染了环境,也导致报废拆除四座核反应堆的工作无法及时展开,甚至可能要持续数十年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日本决定在福岛核电站周围修建长约1.5公里的地下冰墙(厚度约30米),从而阻止放射性污水继续外泄。施工人员通过管道向福岛核电站反应堆下面注入零下40摄氏度的冷却液,以便形成一个人造冻土层,从而隔断电站内外水体交换的渠道。既防止污染物不断增加,也不会让其继续泄露进入太平洋。

美国核技术委员会前主席认为,日本的做法“不大会取得全面成功”。他建议日本研究其他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针对美方顾虑,日本方面表示,已经对“冰墙”进行了测试,就现在看效果不错。

污水处理设备

2014年9月30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已经批准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污水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高性能型的运转。东京电力公司力争在经过使用前检查等之后于10月中旬开始试运转。

接受中央政府补贴引进的高性能ALPS为一套系统,日均可处理500吨污水。与持续试运转的现有及增设ALPS相比,高性能型产生的废弃物将抑制到二十分之一。

2014年春季,“ALPS”其中一个系统的过滤设备发生故障,除导致处理性能大幅下降外,此后还发现“ALPS”设备周边的储水罐存在污水泄漏现象。东电运行“ALPS”污染水处理设备的日期一再被迫推迟。

机组设备

1号机、2号机和6号机反应堆都是由通用电气供应,3号机和5号机反应堆改由东芝供应,4号机的反应堆又换为日立制作所供应。通用电气的机组的建筑设计是由电气联结分享公司主导,其它机组的建筑设计则是由供应商自行负责。鹿岛建设承包完成所有相关建造工程。从2010年9月开始,3号机核燃料开始部分使用混合氧化物核燃料(总计32盒MOX燃料组件)。

1号机设计能够抵挡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18g(1.74m/s2)的地震,其响应谱建立于像1952年克恩县地震一类的地震。在尖峰地表加速度为0.125g(1.22m/s2)长达30秒时间的1978年宫城县地震之后,所有机组又重新经过严格检验,但并没发现反应堆的关键零组件遭受任何损坏。

彻底报废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2013年12月18日决定,福岛第一核电站永久关闭福岛第一核电站最后两座核反应堆。

日本共同通讯社报道,东电决定报废5号与6号核反应堆,但不拆除,留作研究拆除其他4座核反应堆的途径。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9月前往福岛视察,指示东电管理人员报废5号和6号反应堆,要求东电明年3月底前解决污水泄漏问题。东电先前决定报废1号至4号反应堆。

福岛民众呼吁东电公司完全拆除当地两座核电站,不过这家电力企业还没有决定是否拆除另一座建有4座核反应堆的电站。

日本东北海域2011年3月11日发生9.0级地震并触发海啸,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1号至4号反应堆严重受损,5号和6号反应堆处于检修状态,成功冷却没有受损。

历史事件

1976年4月2日,区域内发生火灾,但没有对外公开。然而内部有人向田原总一朗告发,才让外界得知。被举报后一个月,东京电力公司承认了这一事故。

1978年11月2日三号机发生日本首福岛第一核电站次的临界事故,不过该事故直到2007年3月22日才被披露。

1990年9月9日,3号机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表中的第二级事故。因主蒸汽隔离阀停止针损坏,反应堆压力上升,引发“中子束过量”讯号,导致自动停止。

1998年2月22日,4号机于定期检查中,137根控制棒中的34根在50分钟间、全部被拔出25分之1(缺口约15cm)。

2011年3月11日,因受东北地方太平洋近海地震影响,核电站当天起停止运作,并多次发生爆炸,并定义为4级核灾变(1号机:3月12日、3号机:14日,2号机及4号机亦于15日传出爆炸声,其中4号机更于15日和16日两次发生火灾),此次事故称为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3月14日法国原子能安全委员会(ASN)根据1至7的国际分级制,日本发生的核能事故可认定为第5级或第6级,与美国1979年的三哩岛核泄漏事故相当。3月16日根据日本朝日新闻社报道,国际原子能总署IAEA已经将此次日本福岛核灾定义为6级核灾变,仅次于当年俄国的切尔诺贝利事件,当时是被列为7级,不过若状况继续恶化,IAEA不排除将福岛核灾级数往上调。目前福岛6座反应堆已岌岌可危。东京电力表示、抢救3福岛第一核电站号反应堆为最高优先,次为4号反应堆。4号机15日上午爆炸,外墙裂出2个8m²破洞,造成置放废燃料棒的储水池暴露于大气中。1号反应堆12日爆炸,堆心有熔毁情况,估计燃料棒70%受损。2号反应堆15日爆炸,堆心亦有熔毁情况,燃料棒30%受损。不过,东京电力表示,2号反应堆温度已趋稳定,堆内压力也已下降。5号及6号反应堆15日出现温度微升,目前正灌水进入这2座反应堆中,以冷却降温。3月19日根据日本时事通信社报道,5号机,19日上午恢复冷却功能,且5、6号机的废燃料池水,亦开始循环。东京电力表示,1、2号机的供电功能还在努力恢复。原子力安全保安院表示,1、2、5、6号机,19日可望连接外部电源。3、4号机,在20日也可望恢复外部供电。3月31日东京电力宣布1至4号机组报废。

2013年12月18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决定,永久关闭福岛第一核电站最后两座核反应堆。

2021年4月8日,在吉林一号宽幅01星拍摄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卫星影像中可以明显地看到上千个密密麻麻的圆形核废水储水罐在厂区内摆放着。4月9日,日本政府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透露,福岛第一核电站内存有废弃物和瓦砾等的8.5万个集装箱中,有约4000个无法确定装箱时间以及箱内所装物品的具体情况。同日,日本政府已经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水排入大海。4月12日,关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处理水处置问题,日本市民团体“全国核爆受害者第二代团体联络协议会”宣布,已向首相菅义伟和6名相关阁僚发送了请愿书,要求勿排放入海。长崎市的崎山升会长对影响健康感到不安,表示“东电和政府应该摸索陆上管理污水的方法”。同日,约百名日本普通民众在首相官邸前集会,反对日本政府计划在13日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4月12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日本政府向海洋排放福岛核电站废水的决定是透明的,该做法似乎符合全球公认的核安全标准。4月13日,日本政府早上召开相关阁僚会议,正式决定向海洋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含有对海洋环境有害的核废水。同日,作为日本近邻和利益攸关方。中方对此表示严重关切。日方在未穷尽安全处置手段的情况下,不顾国内外质疑和反对,未经与周边国家和国际社会充分协商,单方面决定以排海方式处置福岛核电站事故核废水,这种做法极其不负责任,将严重损害国际公共健康安全和周边国家人民切身利益。4月13日,围绕将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排放入海的决定,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加藤胜信在记者会上就中国、韩国等周边国家表示担忧一事称,“继续谋求包括中韩两国在内近邻各国的理解非常重要。”4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美方在真正的环境问题上对事不对人。4月20日,韩国外交部向国会外交统一委员会提交报告,表示将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联合国(UN)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等国际多边外交机构,应对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海问题。5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正考虑将储水罐中的约3万吨核污水转移出来,测定放射性物质,为排放入海做准备。5月16日,福岛第一核电站一旧式储罐接连发生漏水。5月22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承认福岛第一核电站存有放射性废弃物的集装箱发生泄漏。3月,工作人员曾在集装箱附近发现凝胶状物体,其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3毫西弗。东电公司分析后发布报告,确认该物体是泄漏的放射性废弃物。东电公司表示已把发现的类似物质收集起来并再次封存,但因排水沟曾被测出放射性浓度升高,东电怀疑部分泄漏物或已随雨水入海。5月28日,福岛县的3个农业协会(JA)通过反对政府决定向海洋排放核污水的特别决议,认为政府的这一决定没有向渔业人员和国民进行充分说明。与此同时,东京电力公司(下称东电公司)正为排放核污水做准备。6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又有一个装有放射性废弃物的集装箱发生泄漏。泄漏的核污染水积水面积在两平方米左右。经测定,水中含有相当于日本国内饮用水标准76倍的放射性物质铯。东电公司表示核污染水没有泄漏到外部,并一如既往地声称不会对外部环境造成影响。6月28日,东京电力公司表示,英国开发的用于取出福岛第一核电站废炉中核燃料残渣的机器人将于7月到达日本,预计将于2022年开始取出核燃料残渣。6月28日报道,福岛核事故产生了大量的核废弃物,其中大部分被保存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这批废弃物不仅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存储设备也在不断老化,其泄漏风险在不断增大。7月,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称,福岛第一核电站内用于存放核废弃物的集装箱出现腐蚀或凹陷,问题集装箱数量多达548个。7月29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宣布,将于2022年夏天开始,使用福岛第一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用海水稀释后进行比目鱼养殖实验,并与正常海水中养殖的比目鱼做对比。8月25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当天召开记者会正式宣布,将通过海底管道向离岸1公里处的近海排放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并准备从9月开始着手建设海底管道,计划2023年春季建成并开始排放核污染水。9月7日,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副总干事埃弗拉尔本周将带队赴日本,与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经济产业省和外务省等讨论福岛核污染水的安全处置问题,并实地考察福岛第一核电站。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9月7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希望国际原子能机构秉持客观、公正、科学和负责任的态度,充分听取利益攸关方的意见,协助国际社会对日本核污染水处置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评估与监督核查,确保核污染水处置绝对安全。9月9日,东京电力公司发布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净化处理设备的排气装置存在破损。在全部25个装置中,有24个装置出现了破损。9月13日,针对核污水处理设备过滤器几乎全部损坏一事,日本原子力规制委员会对东电提出严厉批评。9月21日,福岛第一核电站用于过滤核污染水的“多核素去除设备”(ALPS)中,又发现有5个过滤器发生破损。10月3日消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净化装置近期陆续查出多个废气滤网破损的情况,再次暴露东京电力公司管理体制问题。11月,福岛第一核电站周围为控制核污水而建设的“冻土挡水墙”部分区域的地下温度异常升高。东京电力公司称异常升温尚未对挡水墙阻挡地下水流入的功能产生影响,正在调查原因。11月22日,东京电力公司宣布,该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内部进行维修作业的2名员工疑似受到核辐射。11月25日,关于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放入海的问题,日本政府将设立约300亿日元规模的基金,作为核污染水排海造成相关水产品需求减少问题的对策。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从当地时间2022年1月12日开始,日本东京电力公司对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的核反应堆进行内部调查。1月23日,据日本媒体报道,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日泄漏了约4吨“冻土挡水墙”冷冻液。4月22日,就日本东京电力公司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东电宣布,将于25日开始,对福岛第一核电站近海约1公里处,用于排放核污染水的海底隧道出口部分的放水口进行铺设。这将是排海计划首次开始海底部分铺设工程。6月30日,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电)公布了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安全壳内部最新两处地点的堆积物厚度数据,结果表明,接近地基口部位的堆积物有逐渐变厚倾向。7月17日消息,东京电力公司在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水将排放入海的近海1公里附近,基本完成将成为处理水“排放口”的海底挖掘施工。9月25日,日本原子能研究开发机构在福岛第一核电站用地内新建的核污染水分析设施举行完工仪式,计划10月开始运行。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6:45: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319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