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电站泄露情况
反应堆编号 | 受损状况 | 受损原因 | 投入运营时间 |
1号反应堆 | •顶盖及外墙体崩塌•核芯部分融毁•70%燃料受损 | 3月12日下午15时36分 | 1971年3月26日 |
2号反应堆 | •冷却系统失灵• • | 3月15日清晨6时10分 | 1974年7月18日 |
3号反应堆 | •顶盖及外墙体崩塌 •冷却系统失灵,可能发生部分核芯融毁 | 两次氢气爆炸 14日上午11时01分 16日上午10时许 | 1976年3月27日 |
4号反应堆 | •顶部受损,冷却系统存在问题•放射性物质已外泄 | 起火 16日9点半许 再起火 16日5时45分 | 1978年10月12日 |
5号反应堆 | •冷却系统故障,乏燃料储水池温度上升 | 1978年4月18日 | |
6号反应堆 | •冷却系统故障,乏燃料储水池温度上升 | 1979年10月24日 |
日本政府表示,当地时间2011年3月15日晨6时1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附近传来爆炸声。早些时候的报道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部分破损,
日本核危机 |
这表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核泄漏。
中新网3月16日电 综合外电报道,16日,日本3·11特大地震和海啸进入到第六天,救援人员仍然在灾区搜寻幸存者。但与此同时,世界却将关切的目光集中到日本福岛核电站,接二连三的事故令人对日本核危机愈演愈烈的现状感到担忧。
15日清晨,日本政府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容器出现部分破损。这表明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核泄漏。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在记者会上称,反应堆用于盛装冷却水和控制内部气压的容器底部“抑制池”出现部分破损。但他同时强调,目前尚未检测到核辐射量有任何剧增的迹象。
到15日晨6时10分左右,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反应堆附近传来爆炸声。
据悉,2号反应堆的压力控制控制池可能在这次爆炸中遭到损坏,反应堆散发出的辐射量“相当危险”,辐射量已超过法定标准。当地工作人员随州撤离现场。报道同时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2号机组燃料再次完全露出水面。
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5日早些时候在记者会上说,第一核电站的四号机组也发生火情,放射性物质辐射量有所上升。
东京电力公司官员称,15日上午起火的福岛第一核电站四号机组乏燃料池可能正在沸腾,导致里面冷却水位下当天稍早时候,日本表示已扑灭了该乏燃料储存池的大火。但东京电力公司后又称,无法将水注入福岛第一核电站4号反应堆的废燃料储存池。
15日中午12时(北京时间15日上午11时)左右,4号机组发生爆炸。据称,这是一次与一、二、三号机组类似的氢气爆炸。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后,东京等地检测到辐射量超标的情况。消息称,15日,日本千叶县的辐射量达到正常标准的2到4倍。
据报道,15日,东京市检测到辐射微量超出正常标准。东京市一名政府官员表示,这样的辐射量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日本东京都当地时间15日下午13时发表核辐射监测报告说,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的核物质已经飘至东京,东京地区的放射线量已经超过了往常的20倍,而且 继续处于上升的趋势。另外,与东京都相邻埼玉县政府也发表报告说,埼玉县的核辐射量也比平时增加了20倍。东京度知事石原慎太郎发表谈话说,目前的这些核 辐射量不会对健康构成危险。
当地时间15日上午11时,日本首相菅直人就日本大地震和海啸引发的核电站危机发表告国民书。
菅直人说,受损核电站还有进一步放射性物质泄漏的可能性。菅直人再次呼吁福岛第一核电站附近20公里半径的居民离开避难,并表示绝大多数人已经疏散避难,
菅直人还表示,超过20公里半径、30公里半径的居民根据今后核反应堆的情况,不要外出,在家或办公室待命。福岛第二核电站已经向方圆10公里内的居民发出避难要求,希望所有居民避难。
菅直人称,我们正全力避免更多的爆炸发生和放射性能量物质的泄漏。东京电力公司和其他相关机构的人员正在注水,他们奋不顾身,全力以赴,我们将尽全力避免事态进一步扩大。
日本福岛核电站4号机组起火消息的报道,周二早盘时间亚洲金融市场快速跳水,日经225指数最大跌幅超过14%,是迄今为止最大当日盘中跌幅;韩国指数和恒生指数盘中跌幅也都超过4.5%,中国股指跌幅相对较小,但也超过3.5%。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对核辐射的担忧已经远远超过日本地震以及海啸所造成的影响。
日本的核危机有两种发展可能:一种是经过各方努力把核泄漏控制在区域性范围之内,另一种是演变成国际核危机。以下我们分别对这两种假设下的原油油品走势影响进行分析。
如果核泄漏控制在区域性范围之内,那么地震和海啸的影响仍然占主导。据最新消息,日本6家炼油厂(产能约为140万桶/天)已经因受到地震影响而关闭。作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的日本炼油能力的大幅下降将会使得原油价格在短期内承压,尤其是与之关联较大的布伦特原油。不过,随着灾后重建,基本物资包括油品的需求将出现升温。根据以往的地震事件来看,地震当月一般会使得油品进口量大幅缩减,但随着灾后重建活动的启动进口量便会大幅攀升,而攀升幅度也会因为地震破坏力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日本最近一次最为强烈的地震是1995年1月份的神户大地震,当月日本的油品进口量下降5%,随着重建工作的启动,2月份油品进口量增加了5.1%,不过2月份是日本油品进口的季节性低点,经过季节性处理后,2月份的油品进口量增幅超过了15%。路透社也在周二作出预测,日本的油品进口增幅或达到了20万桶/天。因此中远期来看,地震后的重建活动将会推升国际油价。另外,目前1/5的核电厂关闭已经造成供电短缺,因此日本燃料油需求有可能大幅走高。虽然燃料油并不是日本发电的主要原料,但却是比较重要的备用原料。在2010年的夏季,由于日本经历创纪录高温的考验,电力需求急剧攀升,致使当年第三季度的燃料油消费量同比增加12.5%,环比增加13.3%,这使得新加坡燃料油价格在国际原油市场振荡偏弱的背景下依然保持坚挺。综上所述,如果此次日本地震所带来的影响只局限于海啸和区域的核事故,那么在未来几个月内原油以及亚洲燃料油的价格都有望稳步回升和上涨。第二种情形
日本核泄漏演变成国际核危机,包括美国、俄罗斯以及中国这些周边国家都被核危机化,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不管是股市还是大宗商品,甚至是避险品种黄金也可能难逃下跌的命运。随着福岛5号、6号机组爆炸信息的传开,东京监测到超标辐射的证实,国际核危机的恐慌情绪正在蔓延。不过,个人认为这种世纪性灾难发生的概率不会太大,因为日本距离其他国家和地区很远,核辐射即使扩散到日本以外的地区,其辐射威力也将大大减弱。并且与切尔诺贝利核危机不同,日本的核危机处理能力已经远远超过当时的苏联政府。因此,发生第一种情形的概率较大,那么这对于原油和油品来说,短期内由于地震、海啸以及核危机的三重打压,市场恐慌情绪会继续蔓延,期价或将继续承压,而长期来看,随着日本灾后重建以及中东局势的依然紧张,将会推动国际原油价格和亚洲燃料油价格重返升势。
引爆核恐慌 日本大地震后爆发的核泄漏、核污染危机引爆了德国的核恐慌。德国社会各界和在野党连日来纷纷质疑本国的核电安全。迫于强大的舆论、政治压力,德国总理默克尔14日宣布,德国政府将暂缓延长现有核电站的使用期限。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15日下午在北京就此表示,德国联邦政府会更加坚持“退出核能”的决定。当天,德国联邦经济和技术部欧洲和国际能源、政策、能源外交、油气和能效分管司司长乌尔苏拉·博拉克女士也在北京特别强调:“德国正在并计划大力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并不包括核能。”日本福岛核电站多个机组发生事故、爆炸后,德国南部城市斯图加特12日即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约6万名示威者组成长达45公里的队伍,强烈要求政府立即关闭全德国境内容所有核电站。总理默克尔14日在柏林宣布,暂停去年通过的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3个月。在此期间,德国将对境内所有17座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毫无保留的彻查。这是德国政府首次在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问题上出现重大政策转向。德国境内的17座核电站多数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其中相当一部分的使用面临到期。德国政府2002年通过“核电逐步退出”法令,确定德国境内的所有核电站都只能再运行20年,之后德国会退出使用核能。2010年9月,德国政府公布了一份新的能源方案,其中专门涉及核能的一页写到:“德国所有核电站的运行时间将平均延长12年。1980年及以前投产的核电站延长8年。1980年以后投产的延长14年。通过延长核电站的运行时间,对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的资金投入就可增加。”德国这17座核电站目前供应着全德23%的用电量。德国政府目前已展开的专家小组的检查结果,将直接决定这些核电站是否关闭。目前,位于黑森州比布利茨以及巴符州尼加维斯特哈伊姆的两座最老的核电站已停止使用。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德国的核电站运行到期后都不再延长运行,那么德国可能在2022年就会全面退出核能的使用。德国驻华大使施明贤15日在北京表示,“日本福岛最近发生的情况告诉我们,核能隐藏的危险非常大……联邦政府会更加坚持退出核能的决定”。博拉克司长认为,在德国,自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后,核能的开发与利用就一直备受争议。争议不仅仅集中在核泄漏、核辐射、核废料的处理等方面,而是更聚焦于核能的“剩余风险”上,即不管采取什么样的保护措施,使用核能都存在着人类不可操控的风险。博拉克司长表示,根据德国新的能源方案,可再生能源将于2050年在德国的能源结构中占到80%。她特别强调,在德国,核能并不被视为可再生能源。风能、水电、生物能源、光伏、垃圾发电等,才是德国人眼中的可再生能源。
国际机构上调核危机至六级
新加坡《联合早报》援引香港核物理专家郭位的观点指出,福岛核电站在地震后4日再有机组爆炸,有关方面没有公开交代所有问题。他又指出,如果反应堆外壳破损,辐射可能从地底泄漏,渗入泥土,将污染地下水源植物,情况会比在空气中扩散更糟。多位外国核专家亦认为,大地震至今,日本当局一直没充分披露辐射数据。其隐瞒手法与前苏联在处理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上的方式如出一辙。郭位认为,福岛核电站在已停止运作的条件下,仍不断有机组爆炸非常罕见,“因为已经过了三四天,这个事情(机组爆炸)会发生的机会,应该是很低的,照理二号的温度应该要比一号及三号更低才对,所以我怀疑东京电力公司有资料没有跟我们讲。”隐瞒真相原因猜测担心影响日本核电出口?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援引瑞典学者雷赫的观点指日本“隐瞒真相”,他说:“日本为了保护其经济利益,对核反应堆目前的状况在撒谎。”雷赫是瑞典皇家最高技术学院的研究员,在核能领域工作27年,并为国际原子能机构工作过。他对记者表示:“日本降低了灾难级别。如果使用传统计分制,那么可以达到最高的7级,但日本官方报告说是4级。”雷赫认为,很快会掌握到更多的“死亡数据”。他说:“危险很大,日本试图隐瞒真实信息,因为它的企业是全球最大的核电生产商。核灾难对日本的核电技术出口造成巨大打击。”以色列核专家埃文也在以色列《晚报》上撰文批评说,日本当局隐瞒核事故真相,秘不通报可能已造成的巨大灾难。核危机爆发原因猜测日本对核技术过于自信?美国核工程师拉奇告诉《华盛顿邮报》,有关专家至今无法取得相关辐射数据,他说:“日本政府言行不一,既已疏散18万人,却称没有辐射,他们肯定有辐射读数,但不对外公布。”专家称,日方保密辐射资料和否认泄核的做法,跟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相似,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最初只说“有些问题”,后来才披露整个事故的真相。日本的核工业是全球最先进和最集中的,17间核电厂共有55个反应堆。《华尔街日报》分析认为,这次爆发核危机,部分原因正是日本人对自家核技术过分自负所致,过去每当发生核危机时亦缺乏透明度。大地震或成经济复苏新动力日本过去20年来经济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无法摆脱价格下跌和债务上升的局面。但有美国媒体认为,这场日本历史上最大破坏力的地震,或许成为日本未来发展的转折点。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认为,并非所有的自然灾害都有积极的一面,但是一个国家往往可以吸取教训,或者利用这些教训进行自己推迟的改革。文章认为,日本首相菅直人已经开始启动日本长期停滞的改革:他在13日表示,日本目前面临二战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呼吁国民团结一致。日本反对党也发誓进行合作,特别是在筹集紧急资金帮助灾区恢复重建方面。媒体认为,这笔资金将能刺激日本经济的复苏。另外,日本人的改革决心也会随着国会迅速行动起来通过预算案和提高消费税而增强。这两个步骤都将是日本进行财政改革的开始。日本的债务规模已经是国内生产总值的两倍。随着社会的迅速老化,日本需要增加税收,并进行其他财政改革。而此前日本一直未找到合适的动机。
各国应对本次核电危机中国:将全面安检核设施 核电项目暂停审批2011年3月16日消息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应对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有关情况的汇报。会议指出,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和关东首都圈发生里氏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日方正在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缓解事故影响。中国辐射环境监测未发现异常,中国国内所有运行核电机组处于安全状态。根据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专家组分析,福岛核电站目前泄漏的放射性物质经大气和海洋稀释后,不会对中国公众健康造成影响。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核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核电发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会议决定:(一)立即组织对中国核设施进行全面安全检查。通过全面细致的安全评估,切实排查安全隐患,采取相关措施,确保绝对安全。(二)切实加强正在运行核设施的安全管理。核设施所在单位要健全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加强运行管理。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指导企业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三)全面审查在建核电站。要用最先进的标准对所有在建核电站进行安全评估,存在隐患的要坚决整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要立即停止建设。(四)严格审批新上核电项目。抓紧编制核安全规划,调整完善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核安全规划批准前,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包括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会议要求继续加强辐射环境监控预警和重点区域的应急移动监测,及时发布监测情况。加强与日本有关方面合作,积极协助在重灾区的中国公民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区。德国:暂停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德国总理默克尔14日在柏林宣布,暂停去年通过的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计划3个月,在此期间,德国将对所有17座核电站的安全性进行毫无保留的彻底检查。这是日本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和放射物泄漏事故后,德国政府首次在延长核电站运营期限问题上做出重大政策转向。芬兰:决定对全国核电站进行全面检测芬兰辐射与核安全中心将对全国所有核电站反应堆的安全系统进行全面检测,以防发生类似日本核电站近日因地震导致的泄漏事故。尽管芬兰核电站的安全系统并不存在缺陷,但鉴于近日日本核电站因地震引发泄漏事故,因此对芬兰核电站的安全系统进行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澳大利亚:铀矿股大跌反应对核能前景担忧日本福岛核电站起火爆炸对澳大利亚铀矿企业造成重创。在澳大利亚国内,反对核发电的呼声也一直存在,主要原因就是担心核电站安全。在一些州,如昆士兰州,政府甚至明文禁止兴建核设施。因此,此次地震和海啸引起日本福岛核电站的这一系列事故,也必将对澳大利亚未来核能政策的选择产生巨大影响。瑞士:暂停境内核电站更新改造计划根据瑞士联邦政府的指示,已暂停其境内正在进行中的五个老化核电站更新换代计划。能源联邦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在暂停核电站更新改造工作之后,要首先来分析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的原因,然后以此为借鉴来检查瑞士国内核电站的安全状况,在设定更严格的安全标准之后,再恢复核电站的改造工作。印度:重新审查现有的核能发展计划根据印度政府制定的核能发展计划,印度将从国外购买21座核反应堆,但没有建立与之相关的安全机制。一旦发生核电站的安全事故,印度核电站的管理和技术水平将受到严重考验。印度应该吸取的另一个教训是不应该追求建设超大规模集群式的核电站,70万千瓦级的小型核电站的安全可控性要好得多。同时必须确保实际管控核电站运行的本国技术人员,对从外国进口的核反应堆具有足够的技术知识。美国:可能会影响美国的核计划发展在华盛顿,一些美国议员呼吁,要求美国暂缓国内核电站的建设。参议院国土安全委员会主席利伯曼表示,他曾经是核能的坚定支持者,但现在认为直到汲取日本的经验教训为止,核电建设计划应刹车。另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道,日本核危机可能也会影响美国的核计划发展。报道说,美国两党对核能发展所达成的共识本身就比较脆弱,此次日本发生核泄漏事件可能将进一步弱化两党的核能发展共识。法国:愿与日本分享核安全经验掀起激烈争论作为世界第2大核能生产国,法国国内掀起了一场激烈争论:环保人士要求关停核电站,“走出核能时代”;而政府则召开高层会议,称要吸取日本的教训,并安抚民心。法国在野党还要求法国核安全局和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研究所对该国核设施实行全面的安监。面对反对者的批评,法国政府表示将不会考虑修正以核电为主的能源政策。法国环境部长在接受采访时否认了关停核电站的可能性。她并强调“核能是一种很好的能源,我们要做的是应该不断增强其安全性”。韩国:启动紧急监测室对核辐射全天候监测韩国也表示,将审视自身的核计划。韩国原计划建造14座新核反应堆。位于大田市的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非常情况监测室是从日本大地震发生后的11日下午4时左右开始动,目前是24小时运转。非常情况监测室因国内外核能事故而开启,是韩国原子能安全技术院于1990年建立后的首次启动。该监测系统对位于韩国全国70处的放射线监测装置监测到的辐射状况进行记录。该监测室还能随时从日本原子能安全机构、国际原子能机构非常对应中心等处接收到与日本核电站事故相关的信息。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15:58:1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297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