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大舌头病

更新时间:2022-11-14 08:41:08 阅读: 评论:0

基本概况

近段时间,江苏的徐州丰县、沛县以及铜山等地,相继出现大舌头病的情况,并且蔓延到浙江,山东的菏泽,聊城等地,通过对各个地方大舌病严重的地方考察发现,初期主要是伤害脾脏,造成消化不良,导致鸭羽毛混乱,继而出现翅膀或腿易折断,最后由于口腔主要是舌头生疮而致使鸭舌头伸出口腔外,影响进食。

常见类型

鸭子大舌头并分为嘴短型、舌长型,给鸭子的日常饮食与饮水造成不便影响发育。

嘴短型

鸭子舌头长度正常,嘴巴较短使鸭舌裸露在外面。这种情况一般是鸭子缺钙导致,可在兽医点采购钙粉预防其它正常鸭子的继续发病,嘴短型大舌头病一旦发病畸形嘴不可逆,只能预防。

舌长型

在疾病观察之中如果发现鸭子嘴巴正常舌头外漏,没有出现口水流出现象,中医学上讲属于急火攻心、大脑缺氧型。

临床症状

鸭大舌头病(1)观察鸭群,初期未发现异常,体温不高,随着病情发展,患鸭表现出精神萎顿,站立不稳,行走时双脚向外岔开,呈八字脚或翻滚,严重的可出现跛行,瘫痪,拉稀,爪(蹼)干燥,有的因腹泻痉挛而倒地不起,病鸭背部着地,努力挣扎还是站不起来,个别蹦高,翻跟头,病鸭外观站立不稳,扭脖,瘫痪。随之肉鸭舌头伸出,眼圈周围羽毛湿润,流泪,粪便稀薄,大群中有咳嗽,呼噜现象(死亡鸭手捏鼻腔有黏液冒出),运动障碍,走走停停,随后见蹲坐式瘫痪或侧卧,采食不便或无法采食,鸭体瘦弱。

(2)病鸭表现为嘴(上下喙)较短,鸭舌弯曲突出外翻(舌头露出来耷拉着),跟吊死鬼一样,僵硬而不灵活,鸭嘴发生器质性病变后很难恢复,严重者影响采食,导致病鸭偏瘦,精神不振;有的病鸭伴随单腿跛行,站立不稳甚至倒地不起,死亡率较低。患鸭腿短,明显个体偏小,屠宰时脱毛容易断腿断翅,鸭群大小不均匀,舌头变长,后期容易断腿。部分患鸭有腹泻现象。

解剖症状

解剖没有太多表现,主要表现是喙缩短,上下喙质地正常,一般未出现喙软、炎症或坏死,舌部肌肉出现钙化增生,全身骨质有疏松现象,表现为骨质脆弱,容易断裂。剖检内内脏器官,无明显炎症渗出物等。

治疗更换饲料,使用抗病毒药物,及时接种疫苗等方式。目前针对发病的鸭子,普通药物难以治好,所以重点放在预防为主。

致病原因

(1)某种药物过敏所致:短时间大量使用含氟抗生素(氟哌酸、氟苯尼考)、痢菌净、喹诺酮类药物等有关。

(2)饮用水中或饲料当中氟超标,主要发病地区为盐碱地区、丘陵地区。

(3)缺锰等微量元素或高氟等引起代谢性疾病。

(4)高温潮湿,通风量差等饲养管理因素同样会引发该病的发生。

(5)光照强度过大,造成喙的生长发育异常。

解决方法

预防措施

根据以上整理和研究的发病原因的可能性,本病一旦表现出发病症状,临床治疗意义不大,所以本病重在平时预防。

(1)选择正规的优质鸭苗供应商。

(2)加强饲养管理,提供优质的全价饲料,搞好环境卫生和消毒工作。

(3)防止饲料霉变,饲料中添加脱霉素,供给优良清洁的饮用水。

(4)要对菜籽饼、棉籽饼原料进行彻底的脱毒或者尽量调整为以豆粕为主的蛋白质饲料原料组成的全价配合饲料。

(5)预防用药时尽量选择正规的鸭鹅药研发生产企业产品,并遵照兽医或厂家指导和建议产品的正常用法用量使用。鸭和鹅的生理机能及药理机制与鸡的有很大的区别,非水禽药企业所生产的是鸡用药,往往鸡用药品用到鸭和鹅身上要么不起作用,要么对鸭鹅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治疗措施

更换饲料品种或在饲料中添加优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及复合氨基酸。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8:4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809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鸭大舌头病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