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1-14 04:50:30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庐”,初见于西周中期金文时代,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指田中看守庄稼的小屋,后来经过秦朝小篆时代,最终逐渐演变成楷书体和简化版的“【字】”。字源演变图如下庐的字源演变图

庐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译例词例句
lú 名词与房屋有关hut;cottage庐,寄也。秋冬去,春夏居。——《
古代沿途迎候宾客的房舍hostel凡国野之道,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周礼·地官》
古人为守丧而构筑在墓旁的小屋hut庐厂;庐寝
古代官员值宿所住的房舍hou on duty庐帐;庐徼君厌承明之庐。——《汉书·严助传》
通“籚”。矛戟等兵器的柄handle庐器;庐人粤无镈, 燕无声, 秦无庐。——《周礼·考工记·总序》
动词寄住lodge; put up at sb.'s hou京师之野,于时处处,于时庐旅。——《诗·大雅·公刘》
参考资料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力居切《集韵》《韵会》《正韵》凌如切,音闾。《说文》寄也。秋冬去,春夏居。《诗·小雅》中田有庐说。《笺》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田事。

又《玉篇》屋舍也。《集韵》粗屋总名。《易·剥卦》小人剥庐。《左传·襄二十三年》则犹有先人之敝庐在,君无所辱命。

又舍也。《周礼·地官》十里有庐,庐有飮食。《注》庐若今野,徙有庌也。

又直宿,舍也。《前汉·金日仆传》小疾卧庐。《注》殿中所指曰庐。《班固·西都赋》周庐千列。《注》直宿曰庐。

又国名。《周语》庐由荆妫。《注》庐,妫姓之国,荆妫,庐女为荆夫人也。

又邑名。《楚语》以王如庐。《注》庐,楚邑。

又州名。《隋书·地理志》庐江郡,开皇初改为庐州。

又山名。《庐山记》周威王时,有匡俗庐君,故山取其号。

又《正韵》龙都切,音卢。《周礼·冬官考工记》秦无庐。《注》庐读为纑,谓矛戟柄竹攒柲。或曰摩䥨之器。

又与籚同。《集韵》籚或作庐。

说文解字

寄也。秋冬去,春夏居。从广卢声。力居切

说文解字注

寄也。秋冬去。春夏居。大雅。于时庐旅。毛传曰。庐、寄也。小雅。中田有庐。笺云。中田、田中也。农人作庐焉。以便其田事。春秋宣十五年公羊传注曰。一夫受田百亩。公田十亩。庐舍二亩半。凡为田一顷十二亩半。八家而九顷。共为一井。在田曰庐。在邑曰里。春夏出田。秋冬入城郭。汉食货志曰。一井、八家共之。各受私田百亩。公田十亩。是为八百八十畮。馀二十畮。以为庐舍。在野曰庐。在邑曰里。春令民毕出在壄。冬则毕入。其诗曰。四之日举止。同我父子。?彼南畮。又曰。十月蟋蟀入我牀下。?我妇子。聿为改岁。入此室处。所以顺阴阳。擒寇贼。习礼文也。孟子曰。五亩之宅。赵注。庐井、邑居各二亩半以上为宅。冬入城二亩半。故为五亩也。按许意、庐与下文廛义互相知足。在野曰庐。在邑曰廛。皆二亩半也。引伸之、凡寄居之处皆曰庐山。周礼。十里有庐。庐有饮食。左传。立戴公以庐於曹。吾厌小人。皆有阖庐。以避燥溼寒暑。皆是。从广。卢声。古亦与卢相假借。力居切。五部。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次浊力居切ljo
集韵次浊凌 (凌)如切liɔ
次浊龙都切lo
韵略凌如切
增韵凌如切
龙都切
中原阳平鱼模次浊liu
中州平声鱼模郎居切
次浊凌如切ly
次浊龙都切lu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
jo
jo
鱼虞模jo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鱼虞模jo
南北朝齐梁陈jwo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li̯wo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lǐo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ljo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lio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ljwo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lǐo
参考资料

用法搭配

相关组词

茅庐、穹庐、庐舍、庐山、苫庐、庐剧、弩庐、居庐、故庐、庐徼。

相关成语

初出茅庐、倚人庐下、三顾草庐、茅庐三顾、草庐三顾、庐山真面、倚庐之望、庐山真面目。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4:50: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99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