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统一,王阳明提出的学习方法

更新时间:2022-11-14 01:58:21 阅读: 评论:0

正文

知行统一

一:知行统一之与个人

方永刚既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传者,又是模范实践者。他讲的课人们爱听,他说的理令人信服。这不但是因为他对党的创新理论有深刻的研究,具有高超的授课艺术,更重要的是,他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躬身实践,说到做到,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学习方永刚,最重要的是学习他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切实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思想理论是否具有力量,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不仅取决于思想理论本身,还要看传播者是否言行一致。“行可兼知,知不可兼行”。方永刚是“知者”,更是一个“行者”。他的“行”就在于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和行动的指南,言出行随,行为世范,用行动作答,用行为释理。讲理想信念,他就是一个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讲责任使命,他就是一个有强烈责任感使命感的人;讲意志毅力,他就是一个面对挫折始终保持乐观的人;讲为人师表,他就是一个有良好师德师风、让人敬重佩服的人……群众评价方永刚:“我们信他这个人,所以信他说的那些话!”正如方永刚自己所说:“对真理最大的尊重,就是运用它;对真理最大的信仰,就是用一生去践行它。”这是他对自己行为的真实描绘和生动写照,也是他最能打动人、最有说服力的地方。

知与行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基本要求。知是行的基础,行是知的目的和归宿。方永刚之所以能够坚定信仰、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根本原因是他在探求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过程中看到了科学理论的巨大威力,从家庭和个人生活变化的亲身实践中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认识到“党的创新理论是造福中国13亿人的理论”,是解决中国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的思想指南,因而对党的创新理论发自内心地热爱并深信不疑,始终充满激情,有着“幸福的体验”和“与真理同行的巨大快乐”,自甘如饴,乐在其中。“知之愈深,行之愈切”。方永刚对党的创新理论的学习认识如此深刻,因而他宣传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行动就更加自觉、更加坚定。他以一名军队党的理论工作者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三尺讲台”当作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始终在自己的岗位上保持着战斗姿态,走到哪里,把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到哪里;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研究就深入一步;研究深入一步,他的传播就跟进一步。

强调知行统一,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作风。在革命和建设初期,有的干部文化程度并不高,但他们讲出的道理群众心服口服,原因就在于他们善于把真理的力量化作人格的力量,通过行动去说服人教育人,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我们党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从而坚定了跟党走的信念。如果理论研究与传播相脱离,传播与实践相脱离,群众就会失去对真理应有的热情。群众最重实际,他们知人论事,不但听其言,而且观其行。如果理论传播者口是心非,知行不一,必定损害理论的声誉。用方永刚的话说,我们的理论是很好的,但让某些人一念,这个“经”就歪了,老百姓就不信了。他这里所说的“念”,既包括“言”也包括“行”。在一些单位,思想政治工作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说服人,也都可以从这里找到原因。

“方永刚现象”启示我们:理论既要“知”,更要“行”。“行”就一定贴近实际,注重实效。求实就要“行”,求实就是“行”;“行”起来才能实,实起来必定“行”。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是党的创新理论的宣传实践者,对于自己宣传实践的理论,要像方永刚那样,首先自己要信,并且“言必行,行必果”。要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生活实际,真正搞清楚向方永刚学习什么,对照方永刚看差距在哪里,如何在行动中见成效。只有切实拿出实际行动来,学习方永刚的活动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知行统一之与公安

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工程。作为以执法为民为己任的公安机关,必须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当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江苏省公安机关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中,注重知与行的有机统一,在强化思想教育引导的同时,紧密联系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实际,提出的“五带头”、“五倡导”,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不满意的突出问题,又紧紧围绕公安工作中与社会风气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密切相关的方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根本的是要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做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的表率。江苏公安机关坚持从自身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从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改起,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公安工作的新变化、公安队伍的新面貌,较好地体现了依法从严治警与执法为民的统一、建设和谐警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统一、发挥表率作用与发挥职能作用的统一。

三 :知行统一之与教育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学校德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今天的中国,是昨天的中国发展的结果,只有保持中华民族的精神和优良的民族传统,才能使学校的德育教育找到渊源,获得取之不尽的源泉。

中华民族历来最讲究做人,在学校教育中,要教育学生如何做人,是学校德育的首要目标。对小学生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就是把中华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精华部分,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符合当代少年儿童德育目标和德育发展方向的内容,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训练,使他们成为具有高尚道德品质、优良心理品质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

众所周知,“明理、激情、导行”是思想品德课的基本教育功能。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曾经这样说过:“只有能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真正的教育只有当学生有自我教育的要求时才可能实现。”因此,小学思想品德课不仅要注重“明理、激情、导行”的教学环节,还应注重课外延伸教育,让学生通过课外延伸参与实践,从而使教学要求变为学生的主观愿望,自觉地把道德认识付诸于行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思想品德就其内容来说包括人的政治立场、世界观以及道德品质方面。就其心理结构来说,包括人的政治思想道德,知、情、意、行等基本因素。根据我们调查,目前小学生思想品德具有如下特点:

1、文明礼貌有了进一步加强,待人接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2、具有较强的自尊心。

3、安全意识以及危难时刻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了增强。

4、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社会公德意识明显增强。

但是,中国加入WTO以来,在万变的市场经济中,一些小学生在思想上求新求异,表现上复杂多样,反映出思想观念上的某些模糊与混乱,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

一、学习观念淡薄,对学习前途丧失信心。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目前考大学难,就业更难,出现了很多流生现象。加上短期经济利益,百艺养身的驱动,还有市场经济的影响,出现了贫富悬殊较大。“金钱万能”的诱惑,一部分学生逐渐向“钱”看,有的学生逐渐对上学失去信心,甚至出现辍学现象。

二、知、行不一。就是说学校教育与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表现不相一致。学校时常对学生进行《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但学生在校表现仍然陋习不绝,如:乱丢字纸、果皮、食品袋的现象仍然存在。课间做危险游戏,乱掷石子,抓泥沙砸人,扬土,语言粗鲁等现象仍然存在。教师在课堂上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可学生回家仍然是“小皇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会干家务,连洗水果都要别人帮助。

三、意志脆弱,自理能力差。许多学生由于家庭娇生惯养,处处、时时得庞,长期听惯了好话,而自己又表现得懒惰任性。一旦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就会心急落泪。他们的独立性差,依赖性强。多数学生由于家庭条件优越,生活方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低年级学生吃饭穿衣都需要别人帮助,中高年级的学生不会淘米蒸饭,不会做菜,衣服脏了也不会自己去洗。

四、受社会不良影响太大。受社会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种劣习的形成,如:有的父母不经意流露出欠妥的言行,虽不存心让学生学习,但他们还是偷偷地学,而且学得特别快。(二)爱黄色录像、黄色书刊的影响。学生对男、女性行为有些听闻,有所了解。表现为一些不堪入耳的庸俗语言时常出口……

“不仅为学生在校六年负责,更为学生人生六十年负责”。孔校长的这句话已深入我们每位师生的心灵深处,我们学校始终以育人为本的理念渗透德育目标,注重德育实效。本学期开展了“当文明学生,创文明班风,树文明校风”为主题的学生教育活动。结合这一德育目标能否有最大成效,我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在理念上有了更新,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以思品课本为蓝本,正面教育为原则,以“明理、激情、导行”为主线,各种活动为形式,把品德教育由课堂延伸到社会实践。主要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以文识理,以情晓理。                                                                                                                       (一)、学习课文,逐步明理。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直观教学,注意在“知”字上下功夫,“理”字上做文章,不同类型的课文采用不同的教法。如对“图例型课题”,在学生看懂图的基础上,借着图意来激发学生的情趣。通过讲解每幅图所表达的意思来领悟其所蕴含的道理,同时还充分利用图中正面人物形象以及课后扩展教育面,诱导正确行为,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对“故事型课文”抓住故事的主要线索来挖掘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借助于故事情节来引导学生的行为。

(二)、以情明理,情理交融。思品课本身感情色彩重,只有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才能使其真正明理、导行、启迪良知。教学中我注意把握好“学文明理”这一重头戏,以激情作为载体,紧扣教材,突出学科性,力求趣味性,注重实效性,丝丝如扣进行分析,以情明理,情景交融,提高教学质量。在关于集体观念的教学中,针对班上有些班干部碍于情面,不敢理直气壮地向违纪的同学指出,我让他们对照检查,有过这样的事吗?分析不敢指出同学的缺点和错误是热爱集体的吗?学生边分析边体会,真正理解怎样才是热爱集体,这样可谓水到渠成。

二、置身于学生之中,激起情感的共鸣。

(一)、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课教师,应以自身良好的品德作表率,以自己的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师生情,有助于学生自愿打开心灵的大门,将教育者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又是学生进一步把思想转化为行动的催化剂。如我班的宗佳琪同学,刚上三年级时,经常无故打同学,面对这么顽皮的小男孩,我从没斥责、或听之任之,而是面对面的谈心,并对他说过:“其实呀,老师挺喜欢和你说话,如果你也能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话,相信大家会更喜欢你这位同学,你说对吗?”通过几次心与心的交流,宗佳琪慢慢地有了感触,逐渐改掉了欺负同学的劣习。事实证明,教师喜爱的学生常常充满信心,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相反,教师厌恶的学生往往会自暴自弃,消极沉沦,不思上进。这说明教师爱的情感能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的品德形成和个性发展。

(二)、激发感情,引导言行。把学生的道德意志转化为道德行为,达到知与行的统一。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引导方法,有的课文注意与《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结合,引导学生按规范要求去做。有的课文自下而上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观点来判断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道德评价,激起良好的行为动机。

三、以情导行,深化感情。

思品课中学文是手段,激情是载体,导行才是目的。如何把握好导行这一“落脚点”至关重要。在教学中除了考虑课堂感情的延伸外,感情的内化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不容忽视。因此,我顺势而为,重视导行与学文的有机衔接,充分重视每个具体事例的情景性,层次性以及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来调动学生情感,重视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置身于情景去思考、解决问题,并形成能力。例如:,我问了一个问题:在朋友犯错误的情况下你该怎样做?想想你跟你的朋友之间有没有发生过类似的情况?学生经过坦诚交流,一致得出:要互助互爱,坦诚相待,坦率地指出朋友的缺点、错误,敢当面批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友谊。有了前面的情感因素铺垫,学生很快形成了这一正确观点。

四、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提高教育的效果。

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经常开展他们喜见闻乐的活动进行教育。比如:为了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和几个学生一起创作了童话剧《和时间赛跑》,其他同学看了后都说,时光老人那红红的脸蛋、白白的胡子、和可亲的面容常常出现在我的面前,教育我珍惜时间,勤奋学习。

为了培养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人,必须营造一个学生自主活动的氛围,让学生自主获取道德认识,内化自身行为根据思想品德教学“知行统一”的原则,思想品德教学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激发学生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做个品德高尚的人。我把课堂从教室扩展到了家庭、社会,从而改变了以往的简单说教,甚至高压的教育方法,真正把孩子当孩子看待,还孩子一片蓝天。在生活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如:“绿色小天使在社区”、“邻居互关心”这样的课后延伸,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达成了教学目标,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

胡锦涛于2006年3月4日,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联组会上,亲切看望各位委员,并参加了他们的讨论,第一次提出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八荣八耻”在当前确实有很强针对性,应该作为每个青少年的信条来奉行。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价值导向的集中体现。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强烈愿望。

“八荣八耻”分清了什么是善恶美丑,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不能好事不香坏事不臭;体现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它充分发挥文化启迪思想、陶冶情操、传授知识、鼓舞人心的积极作用;倡导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有利于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赋予了青少年新的人生信条,有利于带动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四:知行统一之与职业

要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上实现知与行的统一、实现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必须有好的途径和载体。胡锦涛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特别强调,要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方式宣传和树立“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道德力量。近年来,新闻战线相继开展了“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三贴近”学习实践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有效增强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新闻工作的自觉性、坚定性,增强了贯彻执行党的新闻工作方针原则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了弘扬新闻宣传职业精神、恪守新闻宣传职业道德、维护新闻队伍良好形象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我国社会当前基本的价值取向,同样也是加强新闻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安排部署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后,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会率先在新闻界提出了开展新闻职业与“八荣八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为了开展好这项“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紧密结合干部职工的思想实际和集团的改革发展实际,制定了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集团各项工作的实施方案。集团各部门,无论是采编岗位的编辑记者,还是从事经营生产的人员,以及综合管理部门的人员,都把这次“主题学习教育活动”作为促进知行辩证统一,牢固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佳途径和载体,严格按照实施方案开展好这项活动。

第一,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学习和实践的自觉性。报业集团开展新闻职业与“八荣八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进程中,集团领导班子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带头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发挥了表率作用,集团干部职工通过认真自学、集中讨论、专题讨论、专题演讲等形式,充分认识到开展新闻职业与“八荣八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是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作为促进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净化新闻宣传行业风气,推进党报新闻事业改革发展的创新举措;只有认真开展新闻职业与“八荣八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才能迅速把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一个重要的价值标准融入到平时的新闻采编、经营发展和综合管理工作中,促进各项工作的开展,才能完成既是“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者,也是实践者和推动者的光荣使命和任务。

第二,紧密结合报业集团的改革发展实际和干部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抓出成效。开展新闻职业与“八荣八耻”主题学习教育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以学习教育来推动新闻宣传和经营发展工作,以新闻宣传和经营发展工作成效来检验学习教育的成果,在促进集团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因此,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以促进云南日报报业集团改革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十一五”我省文化产业新一轮发展的历史机遇,按照“做优新闻,做大发行,做强广告,做宽领域,形成大宣传、大产业格局,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做大做强报业经济”的发展思路,立足本职工作深入学习、积极实践。(下转第48页)(上接第26页)具体来说,就是按照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编辑必须做到“六增强六提高”(增强大局意识,提高把握正确导向能力;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增强质量意识,提高自律能力;增强格调意识,提高报刊品位;增强创新意识,提高业务水平;增强奉献意识,提高思想境界)。记者必须做到“十要十不要”(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忠诚党的新闻事业,以高度的责任感完成好重大活动、突发事件、典型报道、舆论监督等新闻报道任务,不要有损于新闻职业;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努力改进采访作风和写作文风,不要捕风捉影、夸大其词;要转变作风、深入采访,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不要采写虚假报道和不实报道;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不断提高采写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水平,不要因循守旧,按部就班;要实事求是、立场公正,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要弄虚作假、虚报浮夸,不能以批评报道和舆论监督相要挟,谋取部门和个人私利;要团结协作、平等相待,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不要狭隘偏见、各自为政;要遵纪守法、保守机密,严格执行新闻宣传纪律,不要违纪违规;要一身正气、不骄不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见利忘义、采写有偿新闻;要严格实行新闻报道实名制,不要匿名刊发报道;要公正无私,不要采写人情稿、关系稿)。经营人员必须做到“九重九忌”(重责任,忌贪欲;重实绩,忌空谈;重效率,忌拖拉;重协作,忌推诿;重规范,忌无序;重节约,忌浪费;重创新,忌保守;重服务,忌被动;重诚信,忌违约)。总之,报业集团的全体干部职工,都要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深入学习打基础,联系实际找问题,认真整改求提高,建立制度保长效,确保“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第三,立足长远,持之以恒。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然是一种价值标准的树立和道德修为的养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可完成的。开展“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已经使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教育活动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内有了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应该在“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注意把集中性宣传教育与经常性宣传教育结合起来,把加强学习教育与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结合起来,按照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在云南调研时提出的“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际行动,重在持之以恒,重在形成机制”的要求,发扬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在实践中逐步积累,在常抓不懈中扎实推进,彻底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树立行业新风,推动党报集团又快又好发展。

五 : 知行统一之与道德

“我要为孤寡老人和残疾人服务一辈子,永远做一名新时期弘扬社会公德的宣传员和实践者”、“我们所从事的崇高的职业决定了,在患者与家人之间,我们的天平永远倾向于患者”、“尊老爱幼、助人为乐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愿做一棵树,为人们遮阳,我愿做一棵草,固住泥沙,我愿做一股清泉,滋润您的心田”。6月19日,东城区委、区政府召开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团成立大会。在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中,三位身披绶带的讲演者真情而激昂的演讲,拉开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团百场巡回宣讲的帷幕。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宋贵伦、首都精神文明办宣教处处长孙平,东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出席成立大会并聆听了宣讲。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市九次党代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心城区的功能,深入宣传、贯彻和实践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培育首善之区一流的市民素质、一流的人文环境、一流的服务水平和一流的社会风气,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东城区委、区政府成立了“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团”,并在全区开展百场巡回宣讲,引导和带动全区人民不断增强首都意识、首善意识和公德意识,逐步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确保实现首都公民道德建设“一年有突破”阶段性目标和将东城区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目标的顺利实现。

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团成员由十名社会公德先锋、十名职业道德标兵和十名家庭美德楷模组成,这三十名先进典型是在全区各系统、各单位层层推荐选拔中产生的。在他们中间,有机关干部、企业职工、也有政法干部、医务工作者、个体工商户;在社会公德先锋中有坚持39年为病残人、孤寡老人义务理发的王祖义,义务为群众指路的退休老人谢亮,维护站台秩序的文明乘车监督员胡雅丽;在职业道德标兵中有织网穿弦热诚服务的董兴宪,有交出整个身心,一切为了孩子的五中教师张毅,有和患者心贴心的白衣天使东城区和平里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的护士们;在家庭美德楷模中,有先后赡养五位老人为四位老人送终的好女婿李义,有培养出世界体操冠军的白金泉家庭,有热心为邻居服务,关心他人的王清风家庭。他们以自己实践公民道德的实际行动,在广大干部职工、居民群众宣讲公民道德,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弘扬者和先行者。

首场宣讲之后,东城区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团将深入到东城区各系统、各街道、市民文明学校、社区教育学院等基层群众中开展巡回宣讲,在全区形成宣传先进,学习先进,弘扬公民道德的良好氛围,掀起做知行统一道德先锋,建设国际化一流中心城区的高潮。

东城区委、区政府要求全区各单位要以公民道德建设宣讲团巡回宣讲为契机,以“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崇德尚义,自强日新”的东城精神,把学习、宣传公民道德先进典型的事迹,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市九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区委八届十三次全会上提出的东城区要在首都率先实现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列的要求结合起来,与努力实现全区“两业、三区、六个突破、三大举措”的发展战略结合起来,与“增三力,促发展,争优创先”活动结合起来,在深入、广泛上下功夫,在实践知行统一上下功夫,调动全区人民的建设热情,抓住有利时机,巩固已有成果,加强薄弱环节,通过建设北京站无烟头地区,吴裕泰茶叶公司讲信誉重质量连锁行业,崇雍大街自行车管理有序大街,10街道创建一个无乱停乱放文明小区道德实践工程的示范作用,带动全区在文明行为上有新的突破,培育首都中心城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东城人,使全区的公民道德建设始终走在全市的前列,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召开。

知行统一

本文发布于:2022-11-14 01:58: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926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知行统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