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初见于秦朝小篆时代,会意字。从艸篆书形体像草,表示用草编制成茵,从因,因是茵的本字,像人躺在席子上,因兼表声,本义是古代车子上的席垫,引甲为垫褥的通称,“茵”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茵”的字源演变图如下:茵的字源演变茵的字源演变
拼音 | 词性 | 释义 | 英文 | 例词 | 例句 |
yīn | 名词 | 车垫子。字本作“因” | mattress of a car | 茵伏、茵冯 | 绿草如茵。——清· |
衬垫;褥子 | mat | 茵席 | |||
形容词 | 通“氤” | 茵蘊 | 茵蕴祗冥。——《江文通集·莲花赋》 | ||
参考资料 |
【唐韵】于眞切,音因。【说文】车重席。【诗·秦风】文茵畅毂。【注】文茵,虎皮也。【前汉·丙吉传】此不过污丞相车茵耳。【注】茵,蓐也。
又【班固·西都赋】乗茵步辇。【汉仪注】皇后、婕妤乗辇,馀者以茵,四人对举四角,舆而行也。
又【本草】茵蔯,蒿。【注】经冬不死,更因旧苗而生,故名因陈。【杜甫诗】茵蔯春藕香。
又茵芋,药名。茵蓐。或作鞇。【集韵】亦作箇,通作絪、裀。
车重席。从艸因声。鞇,司马相如说:茵从革。于眞切。
说文解字注
车重席也。秦风文茵。文、虎皮也。以虎皮爲茵也。从艸。因声。于眞切。十二部。
司马相如说茵从革。葢亦凡将篇字。广雅释器曰。靯?谓之鞇。释名曰。靯?、车中重荐也。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参考资料 |
字形 | 韵书 | 摄 | 声调 | 韵目 | 字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茵 | 广韵 | 臻 | 平 | 真 | 影 | 开 | 三 | 全清 | 于真切 | ʔjen | |
集韵 | 臻 | 平 | 谆 (真) | 影 | 开 | 三 | 全清 | 伊真切 | ʔjen | ||
蟹 | 去 | 祭 | 影 | 开 | 三 | 全清 | 于例切 | ʔiæi | |||
韵略 | 平 | 谆 | 伊真切 | ||||||||
增韵 | 平 | 谆 | 伊真切 | ||||||||
中原 | 阴平 | 真文 | 影 | 全清 | iən | ||||||
中州 | 平声 | 真文 | 衣斤切 | ||||||||
洪武 | 平 | 真 | 影 | 乌 | 全清 | 伊真切 | ʔiən | ||||
参考资料 |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调 | 声母 | 韵母 |
晋 | 真 | jiən | |||
宋北魏前期 | 真谆臻 | jien | |||
南北朝 | 北魏后期北齐 | 真谆臻 | jien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真谆臻欣 | jien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ʔ | i̯ĕn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0 | ǐěn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ʔ | jen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ʔ | iɪn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 | jiĕn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ʔ | ǐen | ||
参考资料 |
客家话[海陆腔]rin1[客英字典]jin1[台湾四县腔]jin1[陆丰腔]jin1[梅县腔]jin1[宝安腔]jin1[客语拼音字汇]yin1粤语jan1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23:38: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86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