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更新时间:2022-11-13 21:53:33 阅读: 评论:0

启动背景

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指出,“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要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加大对师范院校的支持力度,找准教师教育中存在主要问题,寻求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不断提高教师培养培训的质量。”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阐明了教师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教育工作的纲领和指南。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教师教育是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才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提高,但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一些师范院校不关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关起门来办教师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相对滞后,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论“老三门”课程内容“空、繁、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培养出来的师范生与中小学、幼儿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旨在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推动举办教师教育院校深化教师培养机制、课程、教学、师资、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努力培养一大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教师[2014]5号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有关高等学校:近年来,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不断完善,教师教育改革持续推进,教师培养质量和水平得到提高,但也存在着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教师教育师资队伍薄弱等突出问题。大力提高教师培养质量成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为推动教师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升教师培养质量,现就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提出如下意见。一、明确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目标要求主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指导、协同创新、深度融合的基本原则,针对教师培养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深化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协同培养新机制,培养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基础扎实、教育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突出的高素质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各地各校要以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抓手,整体推动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提高教师培养质量。二、分类推进卓越教师培养模式改革1.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针对中学教育改革发展对高素质教师的需求,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培养一批信念坚定、基础扎实、能力突出,能够适应和引领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的卓越中学教师。2.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3.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4.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面向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素质全面、基础扎实、技能娴熟,能够胜任理论和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5.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事业发展需要,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学科交叉,培养一批富有爱心、素质优良、具有复合型知识技能的卓越特殊教育教师。三、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1.明确全方位协同内容。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制定培养目标、设计课程体系、建设课程资源、组织教学团队、建设实践基地、开展教学研究、评价培养质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需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协同。2.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地方政府统筹规划本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科学预测教师需求的数量和结构,做好招生培养与教师需求之间的有效对接。高校将社会需求信息及时反馈到教师培养环节,优化整合内部教师教育资源,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中小学全程参与教师培养,积极利用高校智力支持和优质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四、强化招生就业环节1.推进多元化招生选拔改革。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具有自主招生资格的高校,提高自主招生计划中招收师范生的比例。加强入校后二次选拔力度,根据本校特点自行组织测试选拔。设立面试环节,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职业倾向和从教潜质。2.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加强养成教育,注重未来教师气质培养,营造良好教育文化氛围,引导师范生树立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信念。建立完善师范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五、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1.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比重适当、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课程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融入师范生培养全过程。采取将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请进课堂等方式,丰富师德教育的内涵与形式。落实《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打破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老三门”的课程结构体系,开设模块化、选择性和实践性的教师教育课程。2.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紧密结合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全面改革教师教育课程内容。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将学科前沿知识、课程改革和教育研究最新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及时吸收儿童研究、学习科学、心理科学、信息技术的新成果。3.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推进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研究型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师范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的能力。充分发挥毕业论文(设计)在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反思研究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4.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和教育实践经费保障机制,切实落实师范生到中小学教育实践不少于1个学期制度。建立标准化的教育实践规范,对“实践前—实践中—实践后”全过程提出明确要求。实行高校教师和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师范生的“双导师制”。建设教育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探索教育实践现场指导与远程指导相结合的新模式。培养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高校还应联合行业企业建立稳定的专业实践基地,实践教学时间不少于1学年。5.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高校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卓越教师培养标准,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准确把握并及时研究分析师范毕业生就业状况和供需情况,不断调整学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增强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六、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1.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高校整合优化教师资源,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配足配齐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到高校担任兼职教师,从事卓越教师培养工作。2.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鼓励高校与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双向互聘”“岗位互换”等教师发展新机制。高校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深入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兼职任教、挂职实践,每5年累计不少于1年。通过开展国内专项培训、赴境外访学进修、见习观摩等多种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类课程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在岗位职数、评聘条件等方面专门制定相关政策,为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的职务(职称)晋升创造条件。七、加强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组织保障1.成立组织管理机构。教育部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高校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和办学优势与特色等,联合地方政府、中小学就卓越计划相应改革项目提交申报方案,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教育部研究确定计划实施高校。计划实施周期为10年。专家委员会对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2.加强政策保障。支持计划实施高校在招生选拔、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对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安排推免名额时统筹给予支持;对计划实施高校适度增加教育硕士招生计划;在专业学位授予审核工作中,优先支持计划实施并取得成效的高校。鼓励具有推免资格的计划实施高校,在本校推免名额内重点支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的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交流,包括公派出国留学、实习、交换学生等;优先支持计划实施高校相关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学和出国进修。对计划实施高校承担的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相关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优先纳入国培计划。各地应对计划实施高校在政策、经费投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参与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中小学在办学投入、师资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各地各有关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本意见精神,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各项任务落到实处。教育部2014年8月18日

培养特点

总体来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主要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一是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教师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教育实践质量不高等突出问题,《意见》从创新协同培养机制、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二是反映基层创新。在多次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将相关院校的试点经验上升为国家政策。三是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特殊教育改革发展需要,遵循不同类别教师的培养规律,分别提出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模式的改革重点和目标要求。四是把握国际趋势。对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教师培养政策进行比较研究,将先进理念、先进经验充分反映在《意见》的各个方面。

培养模式

面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根据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教师的培养特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将分类推进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卓越中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模式;卓越小学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重点探索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培养体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重点建立健全高校与行业企业、中等职业学校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高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重点探索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联合培养机制、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

主要任务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明确了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等四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在建立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新机制方面,明确了高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全方位协同的具体内容,提出要建立“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长效机制。在强化招生就业环节方面,提出通过自主招生、入校后二次选拔、设立面试环节等多样化的方式,遴选乐教适教的优秀学生攻读师范专业;要求开展生动有效的就业教育,鼓励引导师范生到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任教。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方面,提出建立模块化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体系之中;突出实践导向的教师教育课程内容改革,在教师教育课程中充分融入优秀中小学教育教学案例;推动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变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变革教师教学方式和师范生学习方式;开展规范化的实践教学,提出将实践教学贯穿培养全过程,分段设定目标,确保实践成效;探索建立社会评价机制,提出试行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制度。在整合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方面,提出高校建立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聘请中小学、教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形成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共同体持续发展的有效机制。

实施工作

为推进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教育部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将就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工作进行专项宣传,通过集体宣讲、经验交流等各种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二是加强组织管理。教育部将成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计划的指导、咨询服务等工作。还将发布《关于开展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具体布置计划实施的各项工作。三是组织督导检查。教育部将依托专家委员会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实行计划实施高校动态调整机制。四是鼓励社会监督。向社会公布卓越教师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等,欢迎媒体和社会各界对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报道和监督。

基本简介

加强版2.0

为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2018年10月,教育部日前发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

这一计划是此前实施的“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加强版,目标是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师教育质量文化基本建立。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提出,全面开展师德养成教育,分类推进卓越中学、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培养改革。

为建强优化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意见提出,推动高校配足配优符合卓越教师培养需要的教师教育师资队伍,在岗位聘用、绩效工资分配等方面,对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实行倾斜政策。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指导高校建立符合教师教育特点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引导和推动教师教育师资特别是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开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研究。通过共建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工作室、特级教师流动站、企业导师人才库等,建设一支长期稳定、深度参与教师培养的兼职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指导推动各地开展高等学校与中小学师资互聘,建立健全高校与中小学等双向交流长效机制。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院校名单

根据《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教师〔2014〕5号)和有关申报遴选要求,经高等学校申报、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推荐、专家会议遴选,教育部确定80个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覆盖62所高校。

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
1华东师范大学德业双修的卓越中学教师开放式养成计划
2北京师范大学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研究
3东北师范大学基于协同、追求融合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4西南大学“三段五级”UGIS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改革实践
5华中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字化教师培养
6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中学教师培养体系建设
7首都师范大学创建教师教育协同发展机制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
8华南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教师“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9浙江师范大学基于UGS教育共同体的实践创新型中学卓越教师培养
10南京师范大学地方高师本硕贯通教师教育模式探索
11福建师范大学基于“名师实验班”培养模式,探索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新路径
12江苏师范大学“三位一体”协同培养中学卓越教师的探索与实践
13西北师范大学语数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改革
14湖南师范大学4+2本科-教育硕士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15河北师范大学实践型教师教育——河北师范大学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16山东师范大学实践取向本硕一体化的卓越中学化学教师培养研究与实践
17安徽师范大学卓越中学语文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18云南师范大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19哈尔滨师范大学打造“精品师范”,培养“卓越教师”
20上海师范大学语文教师教科一体化培养
21四川师范大学西部复合型卓越中学教师培养综合改革项目
22河南大学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
23贵州师范大学卓越中学数学教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24江西师范大学基于专业领导力的中学高端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
25山西师范大学实践取向的本硕一体化卓越中学生物教师培养模式改革
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
1东北师范大学全科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
2首都师范大学小学卓越教师培养路径的研究与探索
3天津师范大学“U-G-S”模式下小学教育专业多能型、研究型教师培养探索
4上海师范大学面向教育国际化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
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公费定向农村卓越小学教师培养
6杭州师范大学师德·师能·师艺并重的小学卓越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7大连大学“1+X”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8重庆师范大学基于UGIS联盟的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9南通大学定向培养初中起点多科型小学本科卓越教师模式探索
10临沂大学“校地联盟”协同培养农村小学卓越教师新模式的探索
11哈尔滨学院协作共同体模式的探究与实践——基于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改革的诉求
12吉林师范大学“全科发展,学有专长”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创新设计
13华南师范大学卓越小学教师“学训研”共同体协同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4内蒙古科技大学构建民族地区“三位一体”小学卓越教师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探索
15贵州师范大学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改革项目
16楚雄师范学院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卓越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17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实践取向”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研究
18青海师范大学西部农牧区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项目
19海南师范大学综合型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理论与实践研究
20合肥师范学院卓越小学全科教师培养计划
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
1南京师范大学鹤琴之旅——研究型幼儿园教师培养
2浙江师范大学保教融合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
3北京师范大学“优能型”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构建研究
4四川师范大学研究实践型卓越幼儿园教师融合培养项目
5华中师范大学中澳合作办学——国际性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探索
6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男幼儿园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7长沙师范学院实施“2+4”模式,优化幼儿园教师培养
8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于园校共融理念的幼师分园实践研究
9西北师范大学西部幼教精英培养计划
10江西师范大学基于“六P式素养结构模型”的卓越幼儿园教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1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卓越学前教育双语师资闽台协同培养计划
12沈阳师范大学贯通式“三性合一”卓越幼儿教师培养计划
13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学研训一体,全程能力递进”多方协同培养卓越幼儿园教师
14陕西师范大学基于“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建设
15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体系综合改革
16河南师范大学河南省幼儿教师卓越化培育工程——两校联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探索
17广西师范大学民族地区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创新实践
18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职前职后融通的“双导师制”学前师资培养
19山东女子学院幼儿园教师协同培养综合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西南大学“三级立体大课堂”卓越幼儿园教师行动计划
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
1同济大学国际合作背景下中职师资“四位一体”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
2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四位一体”协同培养硕士层次“双师型”卓越师资的改革与实践
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双师型”电子信息类职教师资培养
4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校-企-校”协同育人、“一-二-三课堂”立体设计——卓越职教师资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5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卓越职教师资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6浙江工业大学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理实交替式”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探索与实践
7湖北工业大学中职“双师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8河南科技学院农科类卓越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9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基于“TLD-T”理念的美术与设计类卓越中职教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10湖南师范大学卓越中职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专业教师本硕一体化培养模式的探索
序号高校名称项目名称
1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知识技能与学科教育教学融合培养机制研究
2重庆师范大学复合型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与实践
3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医教结合、学科融合的复合型特殊教育卓越教师培养
4郑州师范学院地方师范院校与医学院校、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培养卓越特教教师的改革与实践
5泉州师范学院跨学科多领域协同培养卓越特殊教育教师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21:53:3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823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