瑟,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1-13 19:23:23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瑟”,初见于楚系简帛时代,“瑟”是一种古拨弦乐器,后来又在秦朝小篆中发现,“瑟”字简体版的楷书从篆书演变而来。“瑟”的字源演变图如下:瑟的字源演变瑟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名词古代拨弦乐器a twenty-five-stringed plucked instrument, somewhat similar to the zither调瑟瑟,庖牺所作弦乐也。——《
古水名Se River即今河南省罗山县的小黄河
沙沙作响,沙沙的声音rustle瑟缩
形容词庄重严谨majestic
形容茂密varied and many瑟彼柞棫
明洁bright and clear瑟彼玉瓒,黄流在中。——《诗·大雅·早麓》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唐韵】所栉切【集韵】【韵会】【正韵】色栉切,音璱。【说文】庖牺氏所作弦乐也。【徐曰】黄帝使素女鼓五十絃珡,黄帝悲,乃分之爲二十五絃。今文作瑟。【乐书】朱襄氏使士达制五絃之瑟,后瞽瞍判五絃瑟爲十五絃,复增以八爲二十三。

又【礼图】雅瑟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三絃,其常用者十九絃,颂瑟七尺二寸,广同,二十五絃尽用。【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注】长八尺一寸,广一尺八寸,二十七絃。【书·益稷】搏拊琴瑟。【诗·周南】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又【集韵】衆多貌。【诗·大雅】瑟彼作棫。【传】瑟,衆貌。

又【集韵】矜庄貌。【诗·衞风】瑟兮僩兮。【传】瑟,矜庄貌。【朱注】瑟,严密之貌。

又【诗·大雅】瑟彼玉瓒。【笺】瑟,洁鲜貌。【朱注】瑟,缜密之貌。

又【正字通】瑟瑟,珠类。元仁宗时,启金州献瑟瑟洞,请采之,不从。通雅曰:或以爲宝石,纬略以爲珠。程泰之则曰:世所传瑟,瑟皆烧石爲之。然瑟瑟有三种,宝石如珠,眞者透碧。番烧者员而明,中国之水料烧珠,亦借名瑟瑟。

又瑟瑟,风声。【古乐府·陌上桑】风瑟瑟,木,思念公子徒以忧。

又萧瑟,隂令促急风疾暴也。【楚辞·九辩】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又人名。【战国策】公叔之攻楚也,以几瑟之存焉。【注】几瑟,韩爱子。【释文】几瑟,史记作虮虱。

又与索通。【梁武帝诗】瑟居超七淨。

又【集韵】疏吏切,音驶。乐器。

又【韵补】叶式吏切,音试。【祢衡鹦鹉赋】少昊司晨,蓐收整辔。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说文解字

庖牺所作弦乐也。从珡必声。古文瑟。所栉切。

说文解字注

庖牺所作弦乐也。弦乐、犹磬曰石乐。淸庙之瑟亦练朱弦。凡弦乐以丝爲之。象弓弦、故曰弦。淇奥传曰。瑟、矜庄貌。旱麓笺曰。瑟、絜鲜貌。皆因声叚借也。瑟之言肃也。楚辞言秋气萧瑟。从珡。琴之属、故从琴。必声。所栉切。十二部。

古文瑟。玩古文琴瑟二字。似先造瑟字、而琴从之。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全清所栉切ʃ(j)et
集韵次清踈(疎)吏切ʃie
次清色栉切ʃiet
韵略色栉切
增韵色栉切
中原入上支思全清ʂï
中州入作上声支思生止切
洪武全清色栉切ʃət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调声母韵母备注
质术栉rjiet
南北朝北魏后期北齐质术栉物迄rjiet
南北朝齐梁陈北周隋质术栉物迄rjiet
隋唐拟音/高本汉系统ʂi̯æt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ʃǐet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ʃ(j)et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ʂet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jɛt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ʃet
参考资料

方言汇集

[客语拼音字汇]xid5[宝安腔]sit7[客英字典]sit7[台湾四县腔]sit7[东莞腔]sit7[陆丰腔]sit7[梅县腔]sit7[海陆腔]sit7粤语sat1

词语搭配

相关组词

瑟缩、瑟瑟、琴瑟、清瑟、东瑟、点瑟、屑瑟、捺瑟、瑟汩、瑟韵

相关成语

锦瑟华年、琴瑟和好、琴瑟调和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19:23: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753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