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天柱峰顶原本有一座小铜殿,建于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
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成祖朱棣下令在天柱峰顶修建武当山金殿,小铜殿被撤置小莲峰。
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云南、江西的真武信众专门为太和宫金殿捐建了铜皮栅栏。
清代,武当山金殿的南、北、西侧加建了三座配殿。
民国初年,武当山金殿后加建父母殿,左右立签房和印房。
武当山金殿武当山金殿,1961年03月0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在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是中国的名山之一,方圆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山中有二十四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风景名胜,它同时也是著名的道教胜地,山中有很多宫观亭殿,有“五里一庵,十里一宫”之称,是中国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
相传,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有一次和元军交锋,全军覆没,他拼命逃到武当山下的一座小茅庵里,求里面的道士救命。道士说:“救了你,追兵来烧了我的茅庵,我到哪里去住呢?”朱元璋说:“以后我就赔你一座金殿。”于是道士让朱元璋站在柏树下,给他施了个隐身法。元军追来后找不到朱元璋,便放火烧了茅庵。朱元璋等元兵走远后,发现那名道士也已经不见了。朱元璋得了天下后,就命他的四儿子朱棣在武当山天柱峰上为真武神建了一座宏伟的金殿。
金殿图片武当山金殿俗称“金顶”,在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顶端,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建筑物。金殿面阔、进深各三间,高5.54米,宽4.40米,深3.15米,是铜铸鎏金、仿木构建筑,重檐叠脊,翼角飞翘,殿脊装饰有仙人禽兽,造型生动逼真。下设圆柱十二根,宝装莲花柱础,斗拱檐椽,结构灵巧精美。额枋及天花板上,雕铸流云、旋子等装饰图案,线条柔和流畅。殿基为花岗岩砌筑的石台,周绕石雕栏杆,益显庄严凝重。
武当山金殿由九种金属冶炼铸造的合金铜殿,俗称九花铜,是中国现存元、明、清几座铸铜殿堂中最华丽、制作技艺最精的一座,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殿内神像、几案、供器都是铜铸的,中供奉着真武帝君,着袍衬铠,披发跣足,丰姿魁伟,是武当山上现存最美的一尊真武神像,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相传这尊真武神像是按照朱棣的样子造的,所以民间有“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侧立有金童、玉女,拘谨恭顺,素雅俊逸,“水火”二将,列立两厢,威严勇猛,是全山铜铸造像艺术精华所在。
金殿是分件铸造,榫铆拼焊,连接精密,浑然一体,毫无铸凿之痕,虽经历五百余年风霜雪雨和雷电的侵袭,至今仍金碧辉煌,绚丽如初,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明珠。
景区图片殿下的山峰腰绕石城一周,名紫金城,长1.5公里,临崖面险,悬空熊峙,四门石阙巍然屹立,极其险峻。
登上金顶,远眺群峰环峙,苍翠如屏,丹江水库碧平如镜,俯瞰太和、南岩、五龙诸宫,层叠有致,布局严谨,美不胜收。晨观日出,晚看云海,游人至此,如至仙境一般。
在武当山的小莲峰有一座明永乐十四年(1416年)从主峰天柱峰移到此的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铸造的铜殿,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建筑物。
关于武当山金殿内的玄帝像,有一个“真武神、永乐像”的传说广为流传。然而明代的真武神像实际上沿用了宋元时期的真武形象,并非永乐皇帝的形象。
据陈学霖先生考证,“真武神,永乐像”的说法只是明代晚期以后才附会出来的。
最为奇特的地方就是它本身是良导体,每逢电闪雷鸣的时候,光球在金殿四周滚动,但霹雳却击不到金殿,金殿经受多次雷击后,不仅豪无损伤,无痕无迹,反而其上的烟尘锈垢被烧去,雨水一洗,辉煌如初。这一奇观被称为“雷火炼殿”。金殿造了已经有六七百年了,但还是完好如初,仍然光彩夺目。【原因:其实这是一种自然现象。金殿本身就是一座庞大的导电体,雷雨前夕,带电荷的积雨云向金殿移动,当达到一定距离时,云层与金殿的电位差增大,使空气电离,金殿上的电荷与云中的电荷间频频闪击,火球滚动,于是产生了“雷火炼殿”奇观。
夏秋雷雨季节,有时,金顶上空晴朗无云,烈日当空;天柱峰四周乌云滚滚,千山万壑沉没在云海之中,八百里武当如银铺平地
这座纯铜打造的宫殿。这个金殿大概用了20万斤铜,几千两黄金制作而成,应该说在这种建筑物当中的规智非常高的,首先使用的是重檐庑殿制的建筑,再有,在它这个上面还有仙人、兽头,一共是五个,第一个是龙,第二是凤,第三个是狮,第四个是天马,第五个是海马,今天的故事就说说这个海马。这个海马实在是太奇怪了,据说每到夏季下雨的时候,这个海马就会口吐云雾,这个云雾升华到空中,马上就变成了紫色的烟霞,非常非常的美丽,
其实,这与烧水时水壶嘴喷出白雾是一个道理。海马本身是铜制的,内部中空,当温度过高,造成内部温度也很高,当温度下降的时候,形成汽化现象,使海马内部空气形成水蒸气,,然后从海马的嘴里散发出去
相传,殿内藻井上,曾悬挂一颗铜质鎏金宝珠,能镇住山风,确保神灯长期不灭,故名“避风珠”。实则金殿设计精确,构筑科学,无论春夏秋冬,金殿各构件之间均严丝合缝,没有任何空隙。这样殿外山风呼啸,殿内神灯却纹丝不动,所以金殿内不进风,并非是“避风仙珠”的神力。然而,在海拔1612米的天柱峰顶,气温温差大,金属构件会产生严重的热胀冷缩,明代工匠们是怎样完成这些既让金属严丝合缝,又不留焊接痕迹的技术难题?我们现还是个谜,只能反映我国明代铸造技艺的高超。
武当山金殿正中供奉真武大帝坐像,着袍衬铠,披发跣足。侧侍金童、玉女,捧册端宝。水火二将,擎旗捧剑。神案下置玄武,俗称“龟蛇二将”,蛇绕龟腹,翘首相望。殿内金匾上书“金光妙相”四字,是清代康熙皇帝的御笔。殿内还有一颗“避风仙珠”,传说能镇住山风。
武当山金殿金殿左为签房,是古代信士抽签、问卦的地方。右为印房,是古代专门为信士盖“神印”的场所。金殿后的父母殿,供奉真武父母。金顶前置“金钟玉罄”两座,为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铸造。
武当山金殿是中国现存元、明、清几座铸铜殿堂中最华丽、制作技艺最精的一座,具有极高的科学和艺术价值。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5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堪称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武当山金殿的建成,使“金殿(铜殿)”成为武当真武信仰传播的重要形象标志。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当时的云南巡抚陈用宾命人在昆明东北郊的鸣凤山,仿照湖北武当山太和宫内金殿式样铸成真武殿,亦称“金殿”,用以供奉真武大帝。金殿外面同样仿武当山太和宫筑砖墙、城楼、宫门环护,亦称太和宫,俗称铜瓦寺。
此外,泰山碧瑕祠天仙金阙铜殿、峨眉山铜殿、山西霍山铜殿等都受到了武当山金殿的启发和影响。武当山金殿
1958年,有关部门在武当山金殿上安装了避雷针,不仅使得雷击次数增多,损坏了父母殿,而且连金殿本身的“须弥座”也多次被损坏,金殿后的一棵千年古松也因此而丧生,“雷火炼殿”的奇观也完全消失。
1961年3月,武当山金殿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0年,丹江口市再次为武当山金殿安装了避雷网、避雷针。
1994年12月,武当山金殿作为武当山古建筑群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武当山金殿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武当山天柱峰顶端,海拔1612米。
飞机:从中国国内大中城市乘坐航班抵达十堰武当山机场后,乘坐机场大巴车到武当山景区。
高铁:从武汉市汉口火车站乘坐高铁抵达武当山西站后,乘坐公交到武当山景区。
长途汽车:从武汉市、十堰市(丹江口市)或襄阳市都可以乘坐长途汽车前往武当山汽车站,汽车站位于武当山山门对面,可步行直达景区。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1:5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29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