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汉语汉字

更新时间:2022-11-13 00:15:06 阅读: 评论:0

字源演变

“脉”,初见于金文时代,从月,从永,表示人体内的脉,血管。后来又在《说文》中发现,“脉”字简体版的楷书从《说文》演变而来。“脉”的字源演变图如下:

脉的字源演变脉的字源演变

 

 

详细释义

拼音词性释义英文例词例句
mài名词血管arteriesandveins动脉、静脉骨著脉通,与体俱生。——
指事物如血管连贯有条理者vein山脉、矿脉雪缕青山脉,云生白鹤毛。——
脉搏pul脉气、脉候如今看了脉息,看小弟说的是不是。——《红楼梦》
地下水underground water脉发、脉散
血统、宗派等相承的系统system一脉相传
动词号脉,按脉诊病feelsb.'spul脉诀、脉学一时
参考资料: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正字通】俗脉字。【韵会】毛氏曰:字从月从。今从永者,误也。永,古咏字。反永爲。音普拜切,水之邪流也。从,取邪流义,不当从永。但相承已久,不敢废也。

(脉)【集韵】莫获切【正韵】莫白切,音麦。【说文】血理分袤行体者。【玉篇】血理也。【正字通】五脏六府之气分流四支也。【释名】脉,幕也,幕络一体也。【左传·僖十五年】庆郑曰:张脉偾兴。【注】血脉必周身而作。【史记·乐书】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前汉·艺文志】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隂阳表里。

又地脉。【周礼·天官·疡医】以咸养脉。【注】咸,水味。水之流行地中,似脉。

说文解字

血理分衺行体者。从从血。

脉,或从肉。

衇,籒文。莫获切。

说文解字注

血理分衺行體中者。理分猶分理。序曰:見鳥獸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異。衺行體中,而大在寸口。人手卻十分動脈爲寸口也。从从血。會意。不入血部者,重也。亦聲。莫獲切。十六部。

(脈)或从肉。

(衇)籒文。左血左。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书法欣赏

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字形韵书声调韵目字母声类开合等第清浊反切拟音
广韵 次浊莫获切mæk
集韵 次浊莫获切mɐk
韵略      莫获切 
增韵      莫获切 
中原 入去皆来   次浊 mai
中州 入作去声皆来     叶卖 
洪武   次浊莫白切mək/miək/muək/myə
参考资料:

中古音系

时代声韵系统名称韵部声母韵母
  riek
  riek
隋唐拟音/王力系统 mæk
隋唐拟音/董同龢系统 mæk
隋唐拟音/周法高系统 mæk
隋唐拟音/李方桂系统 mɛk
隋唐拟音/陈新雄系统 mæk
参考资料:

方言汇集

客家话[海陆腔]mak7[客英字典]mak7[台湾四县腔]mak7[梅县腔]mak7[沙头角腔]mak7[宝安腔]mak7[东莞腔]mak7粤语mak6

本文发布于:2022-11-13 00:15:0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25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