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时间
1963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聂荣臻提出要研制和导弹配套的核弹头问题。
1964年1月,中央专门委员会决定待原子弹试验成功后,立即开展核弹头的研究设计,并加快中近程地地导弹的研制,力争早日将配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装备部队。
1965年11月,中近程地地导弹首次飞行试验成功。
1966年9月,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研制成功。同年10月7日,进行中近程地地导弹安全自毁系统的飞行试验,导弹飞行正常,并在地面控制下成功实现空中安全自毁,达到预定的试验目的。10月13日和16日,分别进行了两次携带模拟核弹头的“冷试验”,两枚导弹所载模拟核弹头在弹着区预定高度起爆,进一步检验了导弹及引爆控制系统的安全可靠性。10月2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两弹结合”专门会议,听取关于发射区和弹着区试验准备情况的详细报告,着重指出:两弹结合关系很大,要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试验只许成功,不能失败,而且只能进行一次。周恩来委托聂荣臻赴试验现场主持试验。
10月25日,聂荣臻抵达导弹试验基地,对试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和部署。26日,核导弹安全转运至发射阵地。27日凌晨,完成导弹与核弹头的对接。9时,核导弹起飞,9时9分,经894千米的飞行,核弹头在新疆罗布泊核试验场的靶区上空569米的预定高度爆炸,爆炸威力为1.2万吨梯恩梯当量。在此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在本国国土上进行导弹核武器试验。“两弹结合”试验成功,标志着中国有了能用于实战的核导弹。此后,未再进行导弹与核弹头结合发射试验。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3:07:46,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2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