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农业大学档案馆,前身为1987年成立的党委办公室档案科,1990年划归院长办公室,1991年更名为综合档案室,2004年9月设立档案室,将原隶属人事处的人事档案室划归档案室管理,为副处级建制,同年12月增加学生档案室,进而建立了完备的档案管理体系。2010年4月,档案室更名为档案馆,有专职档案管理人员7名。
学校档案工作坚持依法治档,规范管理,丰富馆藏的指导思想和“三纳入”“四同步”管理的原则,以《档案法》、《山东省档案条例》、《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等为准绳,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制定了《青岛农业大学档案管理办法》、《青岛农业大学教学档案管理办法》、《青岛农业大学档案实体分类方案》、《青岛农业大学党群、行政、教学、科研、产品、外事、出版、财会、声像、人事、学生档案等档案工作规范》、《档案保管制度》、《档案保密制度》、《档案借阅制度》、《档案统计制度》、《档案鉴定销毁制度》与《人事档案转递制度》等一系列档案工作规章制度。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各部门分管档案领导的工作职责和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理顺了档案工作关系,规范了档案工作管理,使学校档案工作有法可依,部门立卷有章可循。
档案馆总建筑面积为430平方米,其中档案库房面积为350平方米,阅档室18平方米,办公室62平方米。库房有密集架67组,档案柜75组,配有空调、吸尘器、复印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空气消毒机和除湿机等专用设备。
学校档案形成于1951年,由于学院调整,1958年至1962年间部分档案移交烟台市档案馆,现有档案总数为36111卷,照片1502张,资料257册。其中党群、行政3384卷,教学科研2420卷,财会5743卷,干部人事2161卷,学生档案22000卷,排架总长度为585米。1951―1994年的馆藏档案实行年度―组织机构分类法,1995年以后的馆藏档案实行实体分类法。
为开发档案信息,档案馆编制了各种检索工具136册,并逐步将案卷级和文件级档案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管理,并把毕业生档案发放信息输入计算机进行检索。充分利用馆藏档案资源,先后编写了《青岛农业大学大事记》、《青岛农业大学机构组织沿革》、《机构与人员一览表》、《校史简编》、《青岛农业大学年鉴》、《青岛农业大学全宗介绍》、《各种数字汇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文件汇编》、《青岛农业大学校庆材料汇编》等多种编研材料和加工成果。
注重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努力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取得档案理论研究成果奖8项,发表论文30余篇。
1998年、2005年档案馆被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档案局评为档案管理“省一级”先进单位,1999年学校人事档案被国家组织部授予“国家一级”先进单位。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1:51: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18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