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生于郑州;
1960年,满五岁,随母学戏;
1972年,考入郑州市豫剧团学艺;
1973年,赴云南14军当文艺兵;
1978年,复员,考入河南大学艺术系学习声乐;
1982年,毕业分配到郑州热电厂子弟小学教音乐;
1985年,远赴美国;
1987年入俄亥俄州立大学进修声乐两年;
1990年,初定居美国;
1995年4月,回国探亲;
2002年5月,准备学习常派戏曲艺术;
2003年清明,陪同母亲常香玉去登封陈宪章墓地祭奠;
2003年——2004年6月,陪伴常香玉至生命终结;
2009年12月21日上午,常香玉基金会为两校捐赠了价值4万余元的电脑、体育用品、图书等,让山区的孩子们感受到了爱的暖流。新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刘耀林,常香玉基金会理事会理事长常如玉参加了捐赠仪式,并亲手将精心挑选的图书送到了孩子们的手中。
2005年——至今为与常小玉、陈小香等一道发展、传承常派声腔及表演艺术;
2005年,参加央视春节戏曲晚会与王惠合演常派名剧《花木兰》;
2007年,参加“戏比天大——纪念国务院授予常香玉人民艺术家“专场戏曲晚会;
2013年5月31日,晚参加“常韵流芳”纪念豫剧大师常香玉逝世9周年常派声腔艺术展演会;
2013年,《香玉·如玉》常如玉艺术专辑出版(纪念常香玉诞辰九十周年);
2014年12月27日,参加纪念香玉剧社成立66周年图片展暨“送戏下乡”专场演出活动;
2015年10月14日,在郑州收徒李培、李响乐(年近六旬的常如玉首次收徒)。照片
《香玉·如玉》常如玉艺术专辑由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天道助勤,功夫不负有心人,尽管如玉已年逾“知天命”,但其音色依然那样甜媚,扮相依然那样俊美,有些地方还真具大师当年的风韵和姿色。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她的吐字行腔,中规中矩,韵纯味正,不温不火,刚柔兼济,是“真常腔”,也是她们常氏三姐妹(常小玉、陈小香、常如玉)长年来在常派声腔艺术中推行“拨乱反正,正本清源”的师范性展示。《DVD+CD香玉如玉常如玉艺术专辑》(5碟装)是为纪念常香玉诞辰九十周年而录制的,收录其代表作传统戏:《六部西厢·拷红》《白蛇传·断桥》《花木兰》《破洪州》《五世请缨》《大祭桩》《三哭殿》《杜十娘》及现代戏:《李双双》《人欢马叫》《红灯记》等11个剧目中41段唱腔,专辑包括2张DVD,3张常派经典伴奏和一本珍藏版常派曲谱。照片1
怎一个悔字了得
著名豫剧大师常香玉的小女儿、49岁的常如玉,悄然现身武昌,为一场纪念母亲的全国巡演作筹备。
抛下自己在美国的生意和尚未成年的女儿,以知天命之年,来办这样一件事,对常如玉来说,并不容易。她说,这是她为年轻时违拗母亲的意愿而必须付出的代价之一。因为不愿从母命学豫剧,母亲和她差点断绝关系。母女二人多年的矛盾虽在母亲辞世前消除,但常如玉说,她的心情,不是一个“悔”字可以概括的。
将来不愿像常香玉
常如玉常听家人说,她出生时的哭声特尖特响亮。父亲在一旁喜得对母亲说:这孩子嗓子好,将来一定可以继承你的事业。常如玉是家里第4个、也是最小的孩子。父母喜欢按排行依次给孩子取乳名。因为漫画《三毛流浪记》的“三毛”太苦,家里不排“三毛”,常如玉就“顺延”成了五毛。五毛要上小学了,临到学校报名前,二姐才突然对父亲说,五毛还没名字呢。父亲想了半天,写下“常如玉”三个字。识字后,五毛觉得“如玉”这个名字没啥个性,像妈妈也没啥好的,就自作主张在“如”字上加了个草头。父亲坚决不让加,说“你将来就是要像常香玉。”
常如玉
不学豫剧母亲举刀相向
常如玉本来是很喜欢豫剧的。可正因为她是常香玉的女儿,最终却没学成豫剧。
常如玉记得,上幼儿园时,有一次,她不小心把手弄伤了。妈妈看到她手背皮开肉绽、血流如注,焦急地对大夫说:你一定要治好她的手,否则她就不能登台演戏了。
敏感的如玉突然觉得,母亲眼里只有豫剧,根本没她这个女儿。于是她赌气坚决不学豫剧。
见女儿不想继承自己的衣钵,常香玉非常生气,有次竟气得拿刀要砍她。
那天常如玉一回家,妈妈因为她不愿学豫剧说了句难听的话,她当即顶了一句,妈妈气得拿起菜刀冲她劈过来。二姐见势不妙,赶紧抱住妈妈,爸爸惊恐地大喝:你还不快跑!父亲和姐姐的解围,让她躲过一劫。常如玉长大参军了,儿时在家里的耳濡目染,让她随口哼一段豫剧,就像模像样。在母亲眼里,她的声音、个头、扮相、悟性,简直就是为豫剧而生,因此想让她学戏的心不死。一次,部队派如玉和战友们回来学一个豫剧小戏,她带了几个战友到家里吃饭,想顺便跟妈妈学几招。妈妈以为这下有了希望,不料,如玉在摆筷子时随口哼了一句戏文,妈妈当即指出:你唱得不对,站那儿重唱!妈妈在战友们面前这么不给自己留面子,如玉心里对妈妈极为怨忿:我怎么这么倒霉,竟做了常香玉的女儿?
18年母女不相往来
1985年,为了摆脱母亲让她学戏的烦恼,年已30岁的常如玉毅然离家去了美国。
常如玉出国后,每次打电话回家,就发现妈妈不愿跟她说话,常常一句硬邦邦的“我很好,家里也很好”就挂断了电话。她心里窝着气,索性好长时间不打电话回家。直到在美国成了家、做了母亲后,常如玉才渐渐体会到母亲对自己的一片苦心。常如玉希望自己的女儿将来当电影演员,她花了很多钱让女儿上模特学校,结果女儿几天的兴趣一过,就不。如玉气得想打她,女儿高声叫着说:我如果不做演员,你是不是就要打死我?在女儿的反抗声中,常如玉发现了自己的影子。她突然觉得,自己对女儿的伤心、失望,一如当年的母亲。为此,在出国10年后,她萌生了回国探望母亲的念头。然而,那次归国探亲,让母亲意识到,如玉已在美国定居,永无学戏的可能。因此,横亘在母女内心的冰山并未完全消融。两年前,常如玉在网上看到一条消息,说常香玉的豫剧艺术正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可能成为千古绝唱。常如玉感到心痛,她想母亲肯定比她心痛千万倍。她当即拨通了电话,问母亲,她要学戏的话,还来不来得及?喜出望外的母亲在电话里哭了。抛下在美国的生意和未成年的女儿,如玉的归来对晚年的常香玉是极大的欣慰,母女间多年的矛盾,在两人的一教一学中彻底消除。2004年6月1日,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因病辞世。常如玉感到十分痛心——母亲终究没能等到自己为她推出“音配像作品”的那一天。——摘自《专访常香玉小女儿常如玉:悔不如玉》2004年12月新华网报道。常如玉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20:46:5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7150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