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楼感事

更新时间:2022-11-12 14:55:37 阅读: 评论:0

摘要

《北楼感事》是一首宋朝时期的诗词。

唐朱崖李太尉卫公为滁州刺史,作怀嵩楼,取怀归嵩洛之义也。卫公自为之记,其中述在翰林时同僚存没,且有白鸡黄犬之叹,颇露知退之心。及自滁徵拜,再秉钧轴,卒以怙权贾祸,贬死海外,则向之立言诚空文尔。皇宋至道元年夏五月,仆自翰林学士,尚书礼部员外郎,知制诰,除工部郎中,知滁州军州事。到郡之日,访卫公旧迹,楼之与记皆莫知也。而郡有北楼,通刺史公署,登眺终日,甚亦自得,作《北楼感事》以见志。

北楼感事-诗词正文

北楼出林杪,登览开病姿。旁带滁州城,雉堞何逶迤。下人刺史宅,却临统军池。伊予翰林客,失职方在兹。两衙簿领外,尽日吟望时。晚窗度急雨,夏木交繁枝。淮南气候殊,经秋啭黄鹂。檐前有山果,采掇亦甘滋。樽中有官酝,倾酌任醇醨。忘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念昔李太尉,落落邦家基。下笔到西汉,料兵如六奇。谪官来此郡,郁郁时一麾。尝作怀嵩楼,记文悲盛衰。甚得进退理,深明祸福机。未几再入用,斯言忽如遗。君恩匪胶柱,天殃若影随。六月万里行,炎荒竟不归。功成又名遂,不退将安之。姑以人事较,忽凭天命推。矧予草泽士,被褐复羹藜。谬因弄文翰,八载侍丹墀。三入承明庐,古人期并驰。玉堂百日罢,所累非文词。强仕未为老,望郎不为卑。淮边永阳郡,人物自熙熙。费用量所入,豊约从其宜。一妻本糟糠,不识金翠施。三男无庶孽,讵爱纨绮赀。甘贫绝诛求,易退无羁縻。五十拟归耕,何必悬车期。且予望卫公,云龙与山麋。唐贤昔际遇,文雅道光辉。进士取将相,易于俯拾棋。自从五代来,素风已陵迟。干戈为政事,茅土输健儿。儒冠筮仕者,仅免寒与饥。至今明圣代,此风犹未移。自无经济术,乌用碌碌为。归欤复归欤,无忘北楼诗。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年),字元之,北宋大文学家,济州巨野(今巨野县城内王街)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成武县主薄、长洲知县、迁大理评事、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

王禹偁为人刚正不阿,“遇事敢言,喜臧否人物,以直躬行道为己任”,有守正不屈的斗争精神。端拱初年,太宗下诏纳言,时任右拾遗的王禹偁,立即献上《端拱箴》一文,对封建统治阶段的奢侈生活做了深刻的披露,“一裘之费,百家衣裳”、“一食之用,千人口腹”。他斥责统治者“聚民膏血”;而对于“室无环堵、地无立锥”的广大贫苦人民,则表示深切的同情。并劝告太宗选贤任能,做一个勤政爱民的君主。端拱二年,京师大旱。王禹偁上疏说:“一谷不收谓之馑,五谷不收谓之饥。今旱云未沾,宿麦未茁,国无积蓄,民饥可忧”。建议“除宿卫军士、边庭将帅外,从君臣,依次减少奉禄,放赈救灾,待丰年后再恢复如常。吾虽家贫俸薄,甘愿首先捐献,以济苍生。”由于触犯统治阶级的利益,未能实行。至道三年五月,真宗下诏纳言,他又上疏言五事:提出加强边防、减少冗兵冗吏、沙汰僧尼、严格官员选拔、谨防小人得势等主张。

咸平初,修《太祖实录》,直书“杯酒释兵权”事,贬官黄州(今湖北黄冈)。从太宗淳化元年到真宗咸平元年的八年间,因他刚直敢言,三遭贬官,作《三黜赋》,有“屈于身不屈于道兮,任百谪而何亏”之句。

王禹偁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奠基者,他反对宋初的浮华之风,首先提出改革文体的主张,倡导写作通俗畅达的诗文。于诗,他推崇杜甫、白居易;于文,推崇韩愈、柳宗元。提倡写诗文要象“韩柳文章李杜诗”的口号号召同道,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独自表现了现实主义精神。他的诗文多是抒情达意、托讽寄怀的言意之作,语言自然流畅,风格简朴淡雅,对时政多有规谏,对民间疾苦多有深厚的同情。其散文代表作有《待漏院记》、《黄冈竹楼记》、《唐河店妪传》、《录海人书》等。王禹偁的诗,在他的全部著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充满着现实主义精神,如《感流亡》、《畲田词》、《春日杂兴》、《黑云裘》、《寒食》等。他以具有人民性的现实主义诗文创作实践,奠定了诗文尊杜、尊韩、尊白的基本倾向,成为宋初诗文革新运动中的中流砥柱。《宋诗钞》里说:“元之独开有宋风气”。宋代文人林和靖说:“纵横吾宋是黄州”。苏轼称赞王禹偁“以其雄文直道,独立当世”。

真宗咸平四年,王禹偁卒于蕲州任所,年48岁。朝廷闻讣追悼,厚葬于巨野龙泉寺东酒庄(今属嘉祥县),立墓碑,建乌头门,旌表天下。其著作有:《小畜集》20卷、《小畜外集》13卷、《承明集》10卷、《集议》10卷、《别集》3卷、诗3卷。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4:55:3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988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北楼感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