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诗

更新时间:2022-11-12 12:16:49 阅读: 评论:0

作品赏析

在本诗题下,陈熙晋有这样一段评论,临海少年落魄,薄宦沉沦。始以贡疏被惩,继因草檄亡命。播迁陵谷,晦匿姓名,狙击一朝,鸿冥万古。此篇叙述生平,徘何岁晚,悲愤无聊之慨,长歌当哭之辞,信遁逃后所作。胡元瑞谓作于广陵起义之前,非也。

诗的开头二联是写自己早年的思想状态。由于世事太浅,思想过于单纯,听人一言,就以诚相待,把世上的一切都看得十分美好。结果终因交友不慎,上当遭谴,罢官摈斥,吃了不少苦头。诗人回首往事,颇有追悔自省之意。接着二联写当年的抱负及事业的无成。“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是说自己怀有申包胥、张良那样的爱国之心,一心想报效国家,充满壮志豪情。但结果却是报国有心,效死无所,怀才不遇,时不我用;只落得因循随俗,碌碌无为。“太息”以下六句,喟叹道路坎坷,岁月长逝,但表示报国忧时之心,并未泯灭。“忘机殊会俗,守拙异怀安。”表明自己抛弃机巧之心,但并不迎合世俗;坚守拙直之道,也决不贪图安逸。正如阮籍、刘琨一样,空野长啸,穷途恸哭,矢志报国,晷刻未还。表示虽然仕途蹭蹬,穷途落魄,但报国济世之心,一如往昔。“十步”以下四句,摄取眼前景色以寄意。时已深秋,月光冷冽;眼前老槐疏枝,但生意未尽;山上松树虽老,但却更能凌霜。显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心志。

最后四句抒发情怀。“悲调弦中急,穷愁醉里宽。”骐骥千里,未能展足;鹏鸟戢翼,终难抟空。只有急弦奏悲调,长歌当哭;杯酒浇穷愁,醉中自宽。悲愤之情,郁勃之气,溢于言表。“莫将流水引,空向俗人弹!”愤世嫉俗之心,更是情见乎辞,令人悲感不已。

创作背景

胡元瑞即明代的著名诗歌评论家胡应麟,他在《补唐书骆侍御传》中,称骆宾王在写了“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之句以后,毅然参加徐敬业领导的扬州起义,以匡复唐室为己任。陈熙晋断定此诗作于亡命之后,所以否定了胡应麟的说法。其实胡应麟对这首诗写作时间的意见是正确的。这首诗的主旨是回顾早年抱负、诉说生平坎坷、表示晚年壮心不已的心志,写于扬州起义之前,当不致有错。只是胡应麟把“宝剑”、“金椎”一联,视作诗人参与扬州起兵心迹的表白,未免和整首诗的原意有悖。

作者简介

骆宾王

骆宾王(626年?—687年?),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唐代大臣、诗人、儒客大家,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

骆宾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间,成为道王李元庆文学、武功主簿,迁长安主簿;仪凤三年(678年)担任侍御史,因事下狱,遇赦而出;调露二年(680年)出任临海县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随英国公徐敬业起兵讨伐武则天,撰写《讨武曌檄》。徐敬业败亡后,下落不明,或说被乱军所杀,或说遁入空门。

骆宾王诗作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有《骆宾王文集》存于世。清代陈熙晋辑有《骆临海集笺注》。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2:16:4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914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咏怀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