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为齐相,出,其御①之妻从门间而窥②其夫。其夫为相御,拥大盖,策③驷④马,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既而⑤归,其妻请去⑥。夫问其故⑦,妻曰:“晏子长不满六尺,身相齐国,名显诸侯。今者妾观其出,志念⑧深矣,常有以自下⑨者。今子长八尺,乃为人仆卿,然子之意,自以为足⑩,妾⑪是以⑫求去也。”其后,夫自损抑⑬。晏子怪而问之,御以实对⑭。晏子荐以为大夫⑮。(选自《晏子春秋 ˙内篇杂上》)
①御:马夫
②窥:偷看
③策:鞭打
④驷:同架一辆车的四匹马
⑤既而:不久
⑥去:离开,这里指离婚
⑦故:原因
⑧志念:志向和思考的东西
⑨自下:谦虚
⑩足:满足
⑪妾: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
⑫是以:因此
⑬自损抑:克制自己,保持谦卑
⑭对:回答
⑮大夫:古代官名
晏子担任齐国之相时,有一天出去,车夫的妻子从门缝里偷看她丈夫。她丈夫替国相驾车,坐在伞下,用鞭子鞭打车前的四匹马,趾高气昂,十分得意。车夫回来后,他妻子要求离婚,车夫问她是什么原因,妻子说:“晏子身高不满六尺,身为齐相,名闻各国。今天我看他出门,志向和考虑都很深远,常常以为自己不如别人。眼下你身高八尺,却做人家的车夫,然而你的表现,(已经)自认为很满足了,我因此要求离婚。”从此之后,她丈夫处处收敛,谦卑多了。晏子觉得奇怪,就问他怎么回事,车夫据实相告,晏子就推荐他做大夫。
晏子,名婴,字平仲,春秋后期齐国的国相,曾在齐灵公、庄公和景公三朝任事,是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以有政治远见和外交才能,作风朴素闻名诸侯。他爱国忧民,敢于直谏,在诸侯和百姓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他博闻强识,善于辞令,主张以礼治国,曾力谏齐景公轻赋省刑,汉代刘向《晏子春秋》叙录,曾把晏子和春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管仲相提并论。 《晏子春秋》是一部记叙春秋时代齐国晏婴的思想、言行、事迹的书,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说集。相传为晏婴撰,时下一般认为是后人集其言行轶事而成。书名始见于《史记·管晏列传》。《汉书·艺文志》称《晏子》,列在儒家类。全书共八卷,二百一十五章,分内、外篇。主要记述了晏子的言行思想,语言简炼,情节生动,写出了晏婴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性。书中寓言多以晏子为中心人物,情节完整,主题集中,讽喻性强,对后世寓言有较大的影响。
四个”其”分别都是什么意思?
1.其御(者)之妻从门间而窥:其,他的/晏子的(指晏子)
2.其夫为相御:其,她的/御者之妻的(指晏子驾车者的妻子)
3.其妻请去:其,他的/御者的(指晏子驾车者)
4.妾观其出:其,他/晏子
本文说明“满招损,谦受益”的道理,也从侧面写出了晏子的风度。
不自满,谦虚谨慎,知错能改。从侧面表现了晏子谦虚谨慎,批评晏子车夫骄傲自满。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乎所以,骄傲多半是因为自己的无知。
这件事主要想说明晏子做人很低调,谦虚恭谨,善于举荐。但给人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晏婴,而是这个御者之妻。她从晏子的态度举止中看到了做人的“志念”,用以教导自己的丈夫,从而让容易自满的丈夫,树立起了远大的志向。有妻如此,是御者之福。
但在读此故事后,所感是,做人:须谦恭、勿张扬、深沉些,方能见其志在不小;反之,骄傲、得意、自足,只能说明浅薄,胸无大志。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11:32: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894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