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词主要写五月端午节的风物人情。
上片首先借榴花和绿杨写仲夏自然景象。“五月榴花妖艳烘”,在此,词人用一“烘”字形象展现了五月榴花盛开如燃烧之火的艳丽,充满了热烈的仲夏气息。写带雨绿杨“垂垂重”,则将五月垂杨开得茂盛时沉甸甸下垂的样子生动苒现了出来。红榴绿柳,交相辉映,为夏季平添几分美丽。接着词人展现的便是五月端午的节日气氛了。家家户户都做粽子了,粽子用五色线缠扎,用美丽的盘子装着送上桌来。天气渐热了,绣着双凤的丝扇又成了人们手头的常用物品了。
下片则首先写端午的节日活动。人们用兰汤沐浴,去秽洁身,以除不祥;共饮菖蒲酒,祛邪健体,以佑天年。接下来,词人写的是热闹的节日活动之后的一幕场景。树梢叶下,黄鹂声声,茜纱窗下,主人公酒后小憩。只见他睡眼蒙咙,因为清脆的黄鹂声惊醒了他的美梦。词作至此作结,主人公此时并无嗔怒之意,反而见一片悠闲自适之情。
全词写仲夏风光及端午风俗,充满着愉悦欢快的气氛。词作用语色彩斑斓,如“榴花”“金盘”“绿杨”等等,这也正好与之相得益彰,是一首辞情相称的时令词。
这首词是欧阳修于治平(1064-1067年)年间任参知政事时创作的。在一个端午节,李端愿邀请欧阳修做客,欧阳修即席作了此词,未留有底稿,后他人得于李端愿家,校书者续补也。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邓绍基:首句要用仄声字作韵脚,作者用了一个“烘”字,就字面来说或有俗嫌,就端午节气炎热来说,或也能收到以触热感觉来深化视觉的作用。
欧阳修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籍贯吉州庐陵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欧阳修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以进士及第,历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其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死后累赠太师、楚国公,谥号“文忠”,故世称欧阳文忠公。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7:31: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91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