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牛,迎春仪式、民间习俗

更新时间:2022-11-12 07:23:07 阅读: 评论:0

民宿起源

送春牛的民俗,源于这种古老的迎春仪式。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演绎成送春牛图的形式,即在立春前后,由“春倌”(送春牛的人)拿着木刻版印的春牛图逐村逐户唱送。

各地风俗

客家风俗

送春牛,一般在年初一,由三、五人组成一个小队,向各户送春牛图,有吹唢呐的,打小鼓的,敲小钹的,在每家门口吹打,送上“恭贺新禧”红贴,主人会给红包。稻草龙 一截一截,插满香火,由小孩抬着到各户灶前和猪舍牛栏去舞,祝贺合家平安、六畜兴旺,各户要给红包,小孩得欢乐,主人求吉利。蝙蝠灯也由小孩逐户去舞,“火龙进屋,要你蜡烛”、“恭喜发财,买田建屋”,蝙蝠灯不收红包,只要蜡烛。

侗族的习俗

在农历立春日,家家修整、打扫牛栏,用嫩草、饭、糯米酒喂牛。晚上舞“春牛”。用竹篾做骨架,上面糊纸,做成牛头,用灰布缀以棉绒做牛身,上挂一朵大红花。两人提着写有“立春”二字的大灯笼引路,二人合舞“春牛”,紧随后面是一群挑担荷锄的青壮年,边走边表演各种耕耘动作,如驱牛耕地、挖泥耙田、送肥、捉害虫等,舞姿简朴粗犷,很有生活气息。

主要唱词

春倌吟唱的徒歌,既有劝耕之意,又有对主人的良好祝福:

送春牛走了一程又一程,不觉来到贵府门。

来到贵府把门进,我为主家送牛神。

牛角弯弯两边分,我说话来主人听。

这张牛图送主人,抓紧时光搞备耕。

修好农具换好种,阳雀一叫闹春耕。

这张牛图送主人,秋来满坝是黄金。

大仓小仓装不下,囤子冒尖齐屋顶。

这张牛图送主人,招财进宝满堂春。

六畜兴旺百事顺,家业鸿发有名声。

春倌唱到这里,便把春牛图送给主人。然后接着吟唱:

恭喜恭喜三恭喜,我把牛图来压起。

牛图压在桌子头,一股银水往屋流。

牛图压在神位旁,牛王慈尊主吉祥。

牛王慈尊到你家,金银财宝用锄挖。

牛王慈尊进你门,东仓西库尽堆银。

不是我今来奉承,招财进宝遇贵人。

自从我今送过后,春满乾坤福满门。

牛是农家之宝,是勤劳、善良、憨厚的象征。几千年来,它默默地为人类耕耘,而从不过问索取,因此,人们把它奉为“牛王慈尊”。为了启迪人们爱护耕牛,有的春倌还用下面的唱词构成线条(从牛鼻子开始到牛尾巴结束)组成一幅春牛图:

世人听我说原由,不要刻薄好耕牛。

它是人间大力神,丑宿星中排在头。

原为上界金牛兽,私与仙女把婚求。

王母娘娘动了怒,才把金牛贬凡域。

金牛下凡把善行,犁田耕土救黎民。

膀上枷担千斤重,吃苦耐劳往前奔。

走得快来不要紧,走得慢来打上身。

冬夏拉车忙推磨,春秋又把田来耕。

不管天气冷和热,水深泥烂都要行。

抬头望见鞭子晃,肚中无草泪长倾。

口渴喝口田中水,叫声快犁莫站停。

肚饿啃把田边草,声声骂它疲踏瘟。

一年四季都辛苦,做出粮食归主人。

白米细面主人吃,耕牛只有谷草吞。

种田之人听我讲,吃饭不要把牛忘。

耕田全靠牛力壮,早栽秧子谷先黄。

不怕年中雨水广,牛强总要多打粮。

人力强来牛力壮,抢水打田也不慌。

满栽满插满坝绿,秋天粮食堆满仓。

牛是农家宝中宝,喂养不好要遭殃。

这段组合成春牛图的文字,春倌也要唱给主人听。

主人收下春牛图,赠给春倌一些钱物,春倌便到下一户农家唱送去了。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7:23:0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8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送春牛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