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扣住富有淇县地方特色的淇水与竹园落笔,调动视觉、感觉、嗅觉,突出一个“早”字。全诗意境优美,文字清新,十分动人。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这首七绝前两句是说,我经过高登桥的时候,在朦胧夜色中,见到桥下水流汤汤。河边露气正浓,带着凌晨的丝丝凉气。“汤汤”:水势盛大貌,《诗·卫风·氓》有“淇水汤汤,渐车帷裳”之句,这里用“汤汤”形容水势,用词是极为恰当的。次句“朝涉河边露气凉”,借“凉”字显示河边露气正浓,带有凌晨的凉气。
后两句“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是说,当我走过淇园的时候天还未破晓,远处的天边,挂着一钩下弦的残月,近处的杏花,在清晓淡淡的月光下,正吐出沁人心脾的香气。第三句“行过淇园天未晓”,淇园多竹,经行至此,又使诗人感受到竹园春夜的清气。第四句实为妙丽之笔,这句笼罩全局,有此一句,境界齐出,全篇俱见精彩,这首诗佳妙的地方,在于诗中处处涵有凌晨的清气。“一痕残月杏花香”所豁出的境界,又使诗中满含残月的清彩,杏花的清香,人行走在图画之中,其境界的优美,诗句的清俊自然,使人神往。
这一首短短七绝中,调动眼、耳、身、鼻多种感官,描绘了一个清新宜人、幽美可喜的环境,令人神往。小诗写得这样浑然天成,似信手拈来,清俊自然,别有韵致。
这首诗是诗人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回北京途经河南淇县所作。诗人于拂晓朦胧中登上高登桥,时值仲春,景色清艳迷人,诗情油然,写下这首诗。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朱惠国《中国古典文学精品选注汇评文库》:诗扣住富有淇县地方特色的淇水与竹园落笔,调动视觉、感觉、嗅觉,突出一个“早”字。全诗意境优美,文字清新,十分动人。
查慎行
查慎行(1650年6月5日—1727年10月14日),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晚年居于初白庵,故又称查初白。杭州府海宁花溪(今袁花镇)人,清代诗人、文学家。诗坛“清初六家”之一,继朱彝尊之后被尊为东南诗坛领袖。
年少聪颖,声名早著。受教于黄宗羲,得陆嘉淑赏识、朱彝尊提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举。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赴殿试,进士出身,授翰林院编修。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乞休归里,潜心著述。雍正四年(1726年)受弟嗣庭讪谤案牵连被逮入京,次年放归。
在诗歌创作、诗歌艺术研究和诗学理论研究均有建树,生平诗作,不下万首。其诗兼采唐宋而以宋为长,尤深得力于苏轼、陆游。诗风清新隽永。艺术上以白描著称,对后来袁枚及性灵派影响甚巨,主要作品有诗歌结集《敬业堂诗集》《查初白诗评十二种》等。
1727年10月14日,去世。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6:5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76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