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厝,无施舍之意时打发乞丐的用语

更新时间:2022-11-12 06:54:23 阅读: 评论:0

地方习俗

在莆田市,每逢新盖的房屋落成或喜迁新居,俗称“过厝”。莆田民间对“过厝”十分重视,其礼俗也非常隆重,以示庆贺。

新房建好后,房子主人便为“过厝”选好了吉利的日子。“过厝”前一天,房子主人就在新房子大门前挂上1对印有带自己姓字的大红灯笼,并在每个门、窗贴上对联,在大门楣上挂1个用麻袋装的新米筛,内装龙眼干、花生、红枣、十二金元宝(纸制)等。据了解,挂米筛麻袋,表示布下天罗地网,可驱鬼辟邪,保平安之意;挂其他物品,寓意添丁进财。

当天凌晨5时许,是莆田人新房“过厝”的日子。一家人及亲戚都聚到老房子里,点起灶火,亲戚们也一起忙活着,俗称“请灶公”,祈求日后全家平安好运。起完灶火,简单地举行了一个仪式,一群人就从老房子出发。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房子主人手捧香炉,妻子手拿新扫帚和畚斗,扫帚要一路拖着走,到新房门口时,用扫帚从门外朝门内扫去,意在把老房子的福气、财气扫起来一起带到新居;主人的儿子则手拿杆秤、算盘、笔和簿,俗称“收租”,寓意财源滚滚来。亲戚中,有人挑1担谷箩,内盛米、稻谷、地瓜、芋头、豆腐等,象征五谷丰登;有人挑1担水桶,水中盛放有硬币、花生、红枣、龙眼干等,俗称“进财水”,表示财如水涨;有人提竹篮1个,内置放1只烘炉,上放1个瓷罐,内盛煮熟的线面和米饭,烘炉内点燃木炭,以示一家红红火火;有人滚大“笠盂”,朝新房方向一路推着轮进。

当挑谷箩和水桶的人到新房门口时,早候在房内的家人,立即从房里向外抛撒盐米,表示驱邪;招财人则向房内抛硬币,口喊:“进财啰,进财啰!”

此时,亲戚们也挑着“盘担”赶来庆贺,“盘担”是亲人把线面、米粉、花生、红枣、发糕、红米团、豆腐皮、布、红蜡烛、鞭炮、红灯等礼物装入礼盘,套上红袋子。来到新房后,把这些礼品都摆在厅堂供桌上,供桌上还放有墨斗、鲁班尺、茶、酒等,以谢天地,祭祀祖先。此外,相处友好的邻居们也送灯笼和红包前来祝贺。

晚上,房子主人设宴谢客,俗称“过厝酒”。酒席一般有12道菜,表示一年12个月,月月美满。菜肴中一定有虾,意为一家和气;有鱼,表示年年有余;有汤圆,寓意团团圆圆,甜甜蜜蜜。但菜肴内不能用醋调味,因莆田方言中醋与“厝”谐音,吃醋即吃“厝”,因此禁忌。

意义

“过厝”这一传统习俗具有浓厚的民间文化,也深深感受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6:54: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7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过厝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