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蓝田性急,魏晋南北朝刘义庆的文言文

更新时间:2022-11-12 06:22:21 阅读: 评论:0

作品原文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乃下地以屐齿碾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况蓝田邪?”

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云:“已去。”然后复坐,时人叹其性急而能有所容。

王述转尚书令,事行便拜。文度曰:“故应让杜、许。”蓝田云:“汝谓我堪此否?”文度曰:“何为不堪?”但克让自是美事,恐不可阙。”蓝田慨然曰:“既云堪,何为复让?人言汝胜我,定不如我。”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箸(zhù):筷子。

刺:探取,夹取

仍:通“乃”,于是

屐:古人穿的一种木制鞋,鞋底由木齿支撑。

蹍(niǎn):踏,踩。

瞋:同嗔,发怒。

内:通纳,放入。

啮破:嚼破

豪:通毫,丝毫的意思

尝:曾经

食:吃

得:得到

甚:非常

于:在

以:举以掷地,把;以箸刺之,用

犹:以

及:追上去

古今异义

鸡子:(古)鸡蛋、(今)无

通假字

仍:通“乃”,于是

内:通“纳”,放入

白话译文

王蓝田性子很急。有一次吃鸡蛋,他用筷子扎鸡蛋,没有扎到,便十分生气,把鸡蛋扔到地上。鸡蛋在地上旋转,他接着从席上下来用木屐踩,又没有踩到。他愤怒极了,又从地上拾取放入口中,把蛋咬破了就吐掉。王羲之听到后大笑着说:“即使安期(王蓝田父亲王承)有这个脾气,也没有可取之处,何况是王蓝田呢!”

谢无奕性情粗暴固执。因为一件事彼此不合,亲自前去数落蓝田侯王述,肆意攻击谩骂。王述表情严肃地转身对着墙,不敢动。过了半天,谢无奕已经走了很久,他才回过头问身旁的小官吏说:“走了没有?”小官吏回答说:“已经走了。”然后才转过身又坐回原处。当时的人赞赏他虽然性情急躁,可是能宽容别人。王述升任尚书令时,诏命下达了就去受职。他儿子王文度说:“本来应该让给杜许。”王述说:“你认为我能否胜任这个职务?”文度说:“怎么不胜任!不过能谦让一下总是好事,礼节上恐怕不可缺少。”

王蓝田感慨地说:“既然说能胜任,为什么又要谦让呢?人家说你胜过我,据我看,你终究不如我。”

人物介绍

王蓝田:王述,字怀祖,太原晋阳今山西太原人,袭封蓝田侯,官至散骑常侍、尚书令。

王右军:王羲之(321——379),字逸少,出身名门,初仕为秘书郎,累官至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右军将军、会稽内史,故世称“王右军”。

安期:王蓝田的父亲王承。

本篇写王述吃鸡蛋时急躁而可笑的行为。原属《忿狷》第二则。

作品鉴赏

本文是一篇刻画人物性格的精品。仅五十余字便将人物急躁无比的性格活画了出来,使人过目难忘。作者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突出其性格的“急躁”。首句既以“王蓝田性急”点明中心。选取的只是生活中吃鸡蛋的一件小事,但极为典型。吃鸡蛋如此,做其他事可想而知。作者妙用动词“刺、掷、蹍、啮、吐”,进行典型的动作描写,用“怒”真作神态刻画,使读者如见其状,如闻其声,如睹其人,而终得其神,留下极其鲜明而深刻的印象。

同学们从本文可得到启示:写作文要抓本质,写特征;抓典型,写细节。

王蓝田性格:过于性急

作品影响

1.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欲速则不达。

3.不能过于性急

4.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

作者简介

刘义庆刘义庆(403年~444年),彭城郡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其叔父临川王刘道规无子,即以刘义庆为嗣,袭封南郡公。

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著有《后汉书》《徐州先贤传》《江左名士传》《世说新语》。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6:22:2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6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王蓝田性急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