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才良

更新时间:2022-11-12 05:04:39 阅读: 评论:0

忻才良简历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在中学任语文教师12年。1979年夏进《青年报》,历任青年修养编辑组长,采访部主任、编委、总编办公室主任。1984年春起任《劳动报》副总编辑、总编辑,市总工会七届常委。1988年秋任《上海经济时报》总编辑。1990年夏,任《新闻报》副总编辑、法人代表。1994年7月,《新闻报》由《解放日报》主办,任副总编辑。八十年代初,创办上海市企业报新闻记者协会,任首任会长、顾问。现任上海市伦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庭院经济与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百老讲师团副团长。市委宣传新闻阅评督查组成员。

作者作品

著有诗歌、散文、游记、随笔杂文等体裁的作品集《定格美丽》,散文集《自学之路》,杂文随笔集《宠辱不惊》,报告文学集《火红的战旗》、《在新的起飞线上》,新闻作品选《报端春温》,新闻通讯集《随访情缘》,新闻作品选《什色斑斓》,青年修养读物《大善如常》及少儿故事集《为有牺牲多壮志》等著作。

部分作品内容提要

《定格美丽》内容提要

《定格美丽》封面本书的作者聚诗歌、散文、游记、随笔杂文等体裁的文学作品集,展现了处于时代大潮中,多视角、多方位地记录生活多彩多姿的色调与社会人生的轨迹。同时展现了作者的大爱之心,智性雅趣、悲悯情怀,为改革开放30年来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提供了一幅如诗似画的长卷。

作品语言流畅质朴,文笔流畅,叙写生动,蕴含着作者对人生、对社会文化和历史的深邃思考。

本书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有较强的史料价值,是对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什色斑斓》内容提要

《什色斑斓》封面本书是作者的新闻作品集,作者忠于职守,牢记新闻记者肩负的光荣而神圣的使命,自觉做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认真履行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敢遣春温上笔端,为民代言,为民维权,为民服务。

作品多为通讯、专访、评论、杂文、随笔以及学术论文。

书名取自贾树枚为作者作序的语句“彩笔什色斑斓”。

《宠辱不惊》内容提要

《宠辱不惊》封面本书是作者的杂文随笔集,题材涉及较多,有政治、经济、文艺、体育、商贸、伦理,作者的知 识丰富,行文款式各异,有洋洋洒洒的纵论,有如嚼橄榄的小品,有激情澎湃的雄辩,有行云流水的散文。

作品中的杂文柔中有刚,绵里藏针,有对社会时弊的针砭,有对腐败之风的抨击,有对“看不懂”的社会现象的剖析,有对懵懵少年的善诱,有对四化大业的讴歌,有对新人、新事、新风的赞美。

作品中的随笔蕴含更多的博识和文采:他对国企改革的关注和思考,颇有见解;他对“王婆卖瓜”现象各个视角的观察与分析,别具慧眼;他对时行“承诺制”的史学考证与精细阐述,鞭辟入里;他对雷锋等时代英雄的热情礼赞和成因思考,充满激情。

在作者的杂文随笔中可以谛听到祖国开放的时代脉搏,矢志振兴中华的民众之心声;也可以从中寻觅到作者在党的阳光雨露沐浴下茁壮、刻苦成才、终取成功的清晰轨迹。

《报端春温》内容提要

《报端春温》封面本书是作者的新闻评论集,《报端春温》里的“春温”二字,源于鲁讯先生的诗句:“敢遣春温上笔端”。鲁讯呼唤春温,是希望作家们多写一点光明的未来,以增加人们生活下去的勇气。

从收在这本集子中的近两百篇文章可以看到,作者满腔热忱地从方方面面为改革开放鼓与呼。改革开放既然是新生事物,自然伴随着许多矛盾、困扰和艰辛,作者的许多评论文章鞭辟入里、切中肯綮,廓清了一时緾绕在人们心头的迷云,坚定了人们改革开放的信心。

集子中的许多篇章,短小锋利,一语中的,直接而迅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提纲挈领地表达了新的思想,这是新闻评论所需要的明快风格。

《随访情缘》内容提要

《随访情缘》封面本书是作者的新闻通讯集,作者笔下有领导干部、著名企业家、学术权威、艺术明星、优秀园丁、科学精英、先进模范人物、杰出科学工作者,还有私企业主、海归人士、青年个体户等众多形象,而且写得各具行业、立德栩栩如生,别具风采。作者饱蘸缘情写精英,讴歌先进,褒扬正气,传播真理,催人奋进。

《大善如常》内容提要

《大善如常》封面本书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文字生动,主题凸现,那就是做人的道理:于人为善,大善如常。百多篇文稿,包含着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诸多内容,如爱国、求知、成才、诚信、勤劳及交友、互助,是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提高青少年的思想修养的好读物。作者采用于青少年朋友的促膝谈心的形式,博古论今,寓教于乐,文字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教育的责任感。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朋友阅读。

社会评价

《报端春温·忻才良新闻评论选》评价

集子中的许多篇章,短小锋利,一语中的,直接而迅速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提纲挈领地表达了新的思想,这是新闻评述所需要的明快风格。新闻评论,是评论中“快速反映部队”。鲁讯曾提倡短论要成为“攻守的手足,感应的神经”,这一特点,在忻才良的文章中得到了体现。

作者:周瑞金。

《宠辱不惊》评价

“赤橙黄绿表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浏览忻才良的杂文随笔选《宠辱不惊》,我的眼前的确呈现出这样文采璨然,目不暇接的感觉。

阿忻的杂文、随笔,早已在上海新闻界作家群中成名。他是一位多产作家,也是坚持在报业领导岗位上不辍笔耕的主笔。阿忻的“什色斑斓”,题材涉及较多,有政治、经济、文艺、体育、商贸、伦理,作者的知识丰富;行文款式各异,有洋洋洒洒的纵论,有如嚼橄榄的小品,有激情澎湃的雄辩,有行云流水的散文。

阿忻的散文,或许并不尖刻辛辣,但柔中有刚,绵里藏针:有对社会时弊的针砭,有对腐败之风的抨击,有对“看不懂”的社会现象的剖析,有懵懵少年的善诱,有对四化大业的讴歌,有对新人、新事、新风的赞美。作者:贾树枚。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5:04: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3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马才良
下一篇:寿才良
标签:忻才良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