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篇,孔稚珪诗作

更新时间:2022-11-12 04:32:08 阅读: 评论:0

作品全文

其一

骥子跼且鸣,铁阵与云平。

汉家嫖姚将,驰突匈奴庭(1)。

少年斗猛气,怒发为君征。

雄戟摩白日,长剑断流星(2)。

早出飞狐塞,晚泊楼烦城。

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3)。

嘶笳振地响,吹角沸天声。

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4)。

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

陇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5)。

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

县官知我健,四海谁不倾(6)。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

当令丈夫志,独为上古英(7)。

其二

白马金具装,横行辽水傍。

问是谁家子,宿卫羽林郎(8)。

文犀六属铠,宝剑七星光。

山虚弓响彻,地迥角声长(9)。

宛河推勇气,陇蜀擅威强。

轮台受降虏,高阙翦名王(10)。

射熊入飞观,校猎下长杨。

英名欺卫霍,智策蔑平良(11)。

岛夷时失礼,卉服犯边疆。

征兵集蓟北,轻骑出渔阳(12)。

集军随日晕,挑战逐星芒。

阵移龙势动,营开虎翼张(13)。

冲冠入死地,攘臂越金汤。

尘飞战鼓急,风交征旆扬(14)。

转斗平华地,追奔扫带方。

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力彰。

会令千载后,流誉满旂常(15)。

注释

(1)骥子:良马。良马的子嗣。比喻英俊的人才。跼jú且鸣:弓身并且嘶鸣。跼,腰背弯曲,曲屈。铁阵:铁打的战阵。与云平:与浓云平齐。汉家:汉朝皇家。嫖piāo姚将:指汉朝名将霍去病。初为汉朝剽姚校尉,故称。曾率领八百骑兵孤军深入匈奴龙庭,捕斩首虏二千余人,大获全胜。驰突:奔驰突击。快跑猛冲。匈奴:古代北方民族之一。战国时游牧于燕、赵、秦以北地区。其族随世异名,因地殊号。战国时始称匈奴和胡。庭:朝廷。指龙庭。匈奴单于祭天地鬼神之所。

(2)少年:年轻人。斗:争斗。猛气:勇猛的气势或气概。怒发:愤怒出发。勃发。怒发冲冠。为君征:为了君王出征或征战。雄戟jǐ:雄壮的战戟。戟,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摩:接触。摸,抚。白日:白天的日头。长剑:锋刃较长的剑。断:割断。流星:星际空间分布的叫做流星体的细小物体飞进地球大气层,跟大气摩擦,燃烧发光而形成流星。古代一种宝剑名。

(3)飞狐塞:简称‘狐塞’。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县界。泊:停泊。楼烦:北狄的一支,约在春秋之际建国,其疆域大致在今山西省西北部的保德、岢岚、宁武一带。以其兵将强悍,善于骑射,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并对相邻的赵国构成极大威胁。赵武灵王因此推行“胡服骑射”。汉将卫青“略河南地”,赶走楼烦王,在此置朔方郡。原来汉朝的朔方是指楼烦古国。虏骑:敌虏的骑兵。四山:四座山。四面的山。合:合围。合拢过来。胡尘:胡地的尘沙。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千里惊:惊动千里。

(4)嘶笳:马的嘶鸣和胡笳的乐声。嘶鸣的胡笳。振地:震动大地。吹角:鼓吹乐和号角声。吹响的号角。沸天:沸腾天空。形容声音极度喧腾。左碎:左面撕碎。呼韩:汉时匈奴单于呼韩邪的省称。古代亦借指我国北方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首领。阵:战阵。右破:右面击破。休屠:原来是河西走廊的一个部落,被匈奴征服后,成为匈奴一部,匈奴设“休屠王”管理。该部汉武帝时期投降汉朝,在陕甘宁一带。

(5)横行:犹言纵横驰骋。多指在征战中所向无敌。不循正道而行。喻肆行无忌。绝漠:断绝人烟的沙漠。极远的沙漠地区。表:地表。表面。瀚海:地名。其含义随时代而变。或曰即今呼伦湖、贝尔湖,或曰即今贝加尔湖,或曰为杭爱山之音译。唐代是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迤西今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陇树:陇山一带的树木。泛指边塞之树。枯无色:干枯没有颜色。沙草:沙漠之草。

(6)勒石:刻石勒功。刻字于石颂德歌功。亦指立碑。燕然:古山名。即今外蒙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道:大路,官道。凯归:凯旋归来。长安:长安城。长安地名始于秦朝,西汉、隋、唐等朝的都城,在今陕西西安一带。亭:驿亭。驿站所设的供行旅止息的处所。古时驿传有亭,故称。县官:县的长官;县的官吏。朝廷;官府。汉朝时天子之别称。健:强健。四海:犹言天下,全国各处。古以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南海”“西海”和“北海”。倾:倾倒,拜服。

(7)但使:只要使。但,只,仅。强胡:强大的匈奴或胡人。何须:何必须要。为何必须。甲第:甲等府第。豪门贵族的宅第。指功成封爵建立府邸。成:建成。当令:应当使。丈夫志:大丈夫的志向。独为:单独成为。独自成就。上古:较早的古代,中国多指商周秦汉这个时期。英:英名。英雄。

(8)具装:马的铠甲。横行:犹言纵横驰骋。多指在征战中所向无敌。不循正道而行。喻肆行无忌。辽水:即今辽河的古称,为我国古代六川之一。在辽宁省。傍:旁。子:小子。孩子。男子。宿卫:在宫禁中值宿,担任警卫。皇帝的警卫人员;禁军。羽林郎:禁军官名。汉置。掌宿卫侍从。《后汉书·百官志二》:“羽林郎掌宿卫侍从。常选汉阳、陇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凡六郡良家补。”羽林,禁卫军名。汉武帝时选陇西等六郡良家子宿卫建章宫,称建章营骑。后改名羽林骑,取为国羽翼,如林之盛之意。

(9)文犀:有纹理的犀牛皮甲。【汉典】有纹理的犀角。六属铠:由六叶兕牛皮组连而成的铠甲。属,连接。属连。七星:七星剑。剑柄有七星图纹的宝剑。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鸟七宿的第四宿,有星七颗。山虚:山林空虚无人烟。弓响彻:弓箭声音响彻空山。地迥jiǒng:大地迥远。角声:号角声。

(10)宛河:南宛河是云南陇川县第一大河。推:推崇。推行。勇气:敢作敢为毫不畏惧的气概。陇蜀:陇和西蜀。山西陇山和四川西部。擅:擅行。擅自施行。威强:威力和强势(包括武力、刑罚等)。轮台:古西域地名。在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轮台县。受:接受。接收。降虏:投降的敌虏。高阙:高大的宫阙。古地名。在今内蒙古杭锦后旗西北。阴山山脉至此中断,成一缺口,望若门阙,故名。西汉时卫青领兵出此,与匈奴右贤王作战。翦:同‘剪’。剪除。名王:指古代少数民族声名显赫的王。泛指皇族有封号的王。

(11)射熊:射杀熊罴。皆为猛兽。飞观:高耸的宫阙楼观。古代宫门前的双阙。校猎:校场狩猎。遮拦禽兽以猎取之。亦泛指打猎。长杨:长扬宫。秦汉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周至县东南。《三辅黄图·秦宫》:“长杨宫在今盩厔县东南三十里……,宫中有垂杨数亩,因为宫名;门曰射熊馆。秦汉游猎之所。”英名:英雄的名字。英武杰出的名声。欺:欺压。压过。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皆以武功著称,后世并称“卫霍”。智策:智慧和策略。蔑:蔑视。小看。平良:陈平与张良的并称。二人皆为协助刘邦统一天下的功臣。

(12)岛夷:古指我国东部近海一带及海岛上的居民。南北朝时南北双方封建统治者各以正统自居,互相诋毁,北朝称南朝为岛夷。时:时常。时时。不时。失礼:失去礼节。不合礼节;没有礼貌。卉服:用絺葛做的衣服。《书·禹贡》:“岛夷卉服。”借指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或岛居之人。犯边疆:侵犯边境的疆土。征兵:征调军队。谓征集百姓服兵役。蓟:蓟县。秦置。治所在今北京城西南。轻骑:轻装的骑兵。进入战斗状态的骑兵。渔阳:地名。战国燕置渔阳郡,秦汉治所在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西南)。

(13)集军:集结军队。日晕yùn:太阳光透过云层中的冰晶,折射而产生在太阳周围的光环。通常被当做天气变化的预兆。挑战:激使敌方出战。星芒:星的光芒。指彗星出现。阵移:战阵移动。龙势:龙腾之势。指战阵妇人威势。晋王嘉《拾遗记·少昊》:“有水屈曲亦如龙凤之状,有山盘纡亦如屈龙之势。”后指盘屈夭矫如龙之物。营开:阵营打开。虎翼:老虎的两翼。古战阵名。

(14)冲冠:头发把帽子冲起。形容非常愤怒的样子。死地:无法生存的危险境地。绝境。攘rǎng臂:捋起衣袖,伸出胳膊。攘,推,排斥。越:凌越。金汤:“金城汤池”的略语。金属造的城,沸水流淌的护城河。形容城池险固。风交:大风交汇。征旆:远征的旗帜。行旅的旗帜,亦泛指旅行。

(15)转斗:转战争斗。平:平定。华地:中华大地。追奔:追逐奔驰。扫:扫荡。扫平。带方:郡名。东汉建安时公孙康分乐浪郡南部置。治所在带方(今朝鲜凤山附近)。辖境约当今朝鲜黄海南道、黄海北道一带。本持:原本秉持。本来抱有。身许国:以身许国。许国,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况复:况且又。更加;加上。仿佛,好像。武力彰:彰显武力。以武力昭彰。会令千载后:会使千年以后。流誉:流传声誉。没有根据的称誉。旂常:也作‘旗常’。旂与常。旂画交龙,常画日月,是王侯的旗帜。《周礼·春官·司常》:“日月为常,交龙为旂……王建大常,诸侯建旂。”

作品赏析

骥子是良马驹,跼是被拘束之意。这匹生气勃勃的马驹被勒紧了缰绳,掉头长鸣。诗人写马,意在写人,读者可想象骑士勒马顾盼的英姿。“铁阵与云平”写己方阵势的坚强壮大。第三句才直接写到马上的少年将军。嫖姚,劲疾貌。汉代名将霍去病少年时曾为嫖姚校尉。接着写经过急速行军,来到前线。

虏骑四山合,胡尘千里惊。嘶笳振地响,吹角沸天声。

敌人众多,敌情严重。“嘶笳”二句真使人有惊天动地之感。笳,最初是胡人卷芦叶而吹,后以竹为之。角是牛角,也有以竹、皮革或金属制者,其声凄厉。敌人虽强大,但将军把他们打得七零八落:

左碎呼韩阵,右破休屠兵。横行绝漠表,饮马瀚海清。陇树枯无色,沙草不常青。勒石燕然道,凯归长安亭。

呼韩指呼韩邪,是汉代匈奴单于名号。休屠也是指匈奴,汉代匈奴有休屠王。瀚海,指极北边的湖泊,霍去病北征,临瀚海而还。用一“清”字,喻形势已平定。“陇树”二句画出塞外荒寒景色,并以战后空阔寂静的境界、气氛反衬战斗之激烈,颇可寻味。唐人王昌龄《从军行》:“战罢沙场月色寒。”杜甫《悲陈陶》:“野旷天清无战声。”都与此有某种相似的韵味。将军刻石纪功于燕然山上(东汉窦宪曾有此举),奏凯归京。最后,诗人还歌颂了将军公而忘私的高尚品德和昂扬的意气:

但使强胡灭,何须甲第成?当令丈夫志,独为上古英。

《汉书·霍去病传》说,汉武帝因去病征伐匈奴屡建大功,要为他修建宅第,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但使”二句便是用此典故。

这首《白马篇》虽是用乐府旧题,诗中出现的是汉代的人物、典实,但体现了诗人渴望良将扫清塞垣的思想感情,恐与当时现实颇有关系。孔稚珪生活的宋、齐之世,曾与北魏多次交战。宋时魏太武帝拓跋焘曾直趋瓜步(山名,在今江苏六合东南),扬言渡江。齐高帝萧道成初即位,数年之间,北魏频频犯境。齐明帝建武元年(494)至五年,魏孝文帝雄心勃勃,屡次南寇,两度亲征,号称大军三十万、一百万。曾南渡淮河,沿淮东下;又曾攻拔沔(今汉水)北五郡,齐室大震。因此,这首豪迈的诗篇,或许正与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的诗句一样,豪放中还包含着深深的感慨及对于良将的期待。

作者简介

孔稚珪(447~501),南朝齐骈文家。一作孔珪,字德璋,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刘宋时,曾任尚书殿中郎。齐武帝永明年间,任御史中丞。齐明帝建武初年,上书建议北征。东昏侯永元元年(499),迁太子詹事。死后追赠金紫光禄大夫。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4:32: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720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白马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