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介绍:所有的画面都是实景拍摄,外景地是巴西著名的“马拉尼昂被单”国家公园,不仅有柔软“沙躯”让人深陷其中,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各式各样的沙丘内,竟然还隐藏着如海一般湛蓝的大湖泊。看到其中一个沙与湖各占1/2蓝白分隔的场景时,才知道敦煌的“月牙泉”实在是不值一提。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两种都是可温柔万种又可霎时风云变色的两面体,不和谐的共处更有特别的魅力。影片每一个画面都不用雕琢便已成美景,大量的全景、航拍和长镜头,似乎是在单调的重复,但却始终看不厌。
《沙漠家园》的构思是由一张照片引起的,照片取景于巴西东北部沙地上的一所被遗弃的房屋。本片制片人路易兹·卡洛斯·巴雷托将照片拿给导演安德鲁卡·瓦丁顿(Andrucha Waddington),鼓励他拍摄一部与此相关的电影。“事实上,我从未看过那张照片,路易兹向我讲述照片中房屋的故事,建议我拍摄一部讲述住在房屋中的女子终生与沙漠相抗争的电影,那天夜里,我梦到了那个景象,第二天,我们开始构思《沙洲家园》。”瓦丁顿如是说。
随后,导演瓦丁顿找到了编剧埃琳娜·索亚雷兹,不过从最初的构思到最终定稿,经历了长达两年的漫长时间。后来,本片剧本获得了2002年的圣丹斯/NHK国际影人奖。
全片在生态保护区进行拍摄,于马兰农沙丘国家公园取景,这座占地155000公顷的国家公园位于巴西的马腊尼昂州,涵盖了巴赫西亚斯、温贝多平原和布里梅拉库鲁斯三个地区,沙漠深入地下50公里,在地表更是蔓延70公里。公园中的自然景观包括40米的沙丘,以及在6月至9月的丰水期时湖水幽蓝、而枯水期长达8个月的咸水湖。
在影片拍摄前,剧组仅寻找外景地就用去两年时间,规划用去一年,而在开拍前建造小村庄又耗时三个月。“在每个季节中我们都要去国家公园一次,一共去了11次,以获取气候、地形和道路的情况并认知公园的规则,”导演瓦丁顿回忆道。最后,剧组被巴西环境和可再生自然资源协会(Ibama)授权,在国家公园的缓冲地带开始建造外景,主要包括12栋房屋,全由当地的传统工艺修建,而运送工人和建材更是费尽周折。剧组兴建的村庄在影片拍摄后仍被保留下来,以当作旅游景观。
本片参加了2005年的多伦多电影节和2006年的圣丹斯电影节,荣获圣丹斯电影节的Alfred P. Sloan(前通用公司总裁)电影奖,该奖项于2003年开始设立,旨在表彰讲述科学、技术以及相关人物故事的优秀影片。
片中的两个主要角色是导演安德鲁卡·瓦丁顿为自己的妻子和岳母所写。
影片大致的内容是1910年奥芮亚的丈夫瓦斯科在巴西西部诺马良洲买了一块地,并带着妻子以及岳母经过一个多月的跋涉来到这块“不毛之地”。丈夫到来不久之后就精神崩溃,不久以后就死了。而奥芮亚在怀有身孕的情况下一直努力的想回到“文明”世界中。每天都在期盼有外人经过此地把他们救走。影片花了很长的篇幅来描写奥芮亚在一次又一次的等待与失望中度过。最后过了很多年以后还是没有成功走出沙洲。看到这里是让我几次想到了卡夫卡的《城堡》,唯一不同的是城堡的K一直想走进城堡。而奥芮亚是一直想走出沙漠!看过本片使人相信环境与时间最终会完全改变一个人!当多年之后奥和女儿有机会回到“文明世界”时,奥芮亚却放弃了,让把女儿一人带走。导演对结尾的处理令人深思,很多年后奥芮亚的女而来探望年老的母亲,个人感觉晚上母女之间对于人类登上月球的对话就是对文明与愚昧的最好注解!
本文发布于:2022-11-12 00:41:3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638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