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阳采薇,汉语成语

更新时间:2022-11-11 22:04:04 阅读: 评论:0

词语解释

原意:伯夷、叔齐辞让王位,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在周灭商后,耻于吃周家天下的粮食,采薇首阳,最后饿死。

后用来比喻人坚守气节。

首阳:山名。一称雷首山 ,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诗·唐风·采苓》:“采苓采苓,首阳之巔。” 毛传:“ 首阳,山名也。”《论语·季氏》:“ 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

采薇: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叩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 首阳山,采薇蕨而食,及饥且死,作歌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典故原文

伯夷 叔齐《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222~

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唐·司马贞《史记索隐》:“薇,蕨也。”

典故译文

伯夷、叔齐是孤竹国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将王位禅让给叔齐,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让位给伯夷。伯夷不肯接受:“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逃走了。叔齐也不肯即位而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为王。这时候,伯夷、叔齐听说西伯姬昌擅长让老人得到充分的照顾,心想:“何不去归附他呢?”等到达的时候,西伯已经死了,武王车载着灵牌,说是奉了文王的遗命,东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便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安葬,却要发动军队打仗,能说是孝子吗?做臣子的要去弑杀国君,能说是仁者吗?”武王左右的人想要杀掉他们。太公说:“这是有气节的人。”于是把他们搀扶开去。等到武王平定殷纣的暴乱以后,天下都归附周朝了,而伯夷、叔齐却以做周的臣民为耻,为了坚守节义,便不吃周的米粮,隐居在首阳山,采些山菜来充饥。等到饿得将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歌辞说:“登上那个西山啊,去采些薇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还不知道自己的错误哩!神农、虞、夏的时代已很快地过去了,叫我到哪里去好呢?唉!我将死了,命运真是衰薄啊!”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典故解释

伯夷、叔齐辞让王位,勒住武王的马缰谏诤,在周灭商后,耻于吃周家天下的粮食,采薇首阳,最后饿死。后遂以“伯夷、夷齐、夷叔”等称有高尚情操之人;用“首阳、西山”等作为隐居、守节的地方;用“首阳采薇、西山薇蕨、采薇”等写坚守气节。

同源词语

伯夷食菜、叩马西山、夷齐采薇、薇老首阳、西山薇蕨、西山遗老、西山食粟、采蕨为粮、双麋不返、饿死西山、首阳二子、

用法示例

作者诗题诗句
可惜官仓无限粟,
罪松伊吕代封爵,
伯夷在首阳
白水可洗心,
巢由洗耳有何益,
李白饮水
铜雀妓
何日一名随事了,与君
早发薇蕨饿首阳
种术留连树蕙辞,婉娩
复笑
访陶公旧宅(并序)立惟孤
夷齐饿死日
家叔徵君自惟负贞意,何岁当
采薇
钱起落第刘拾遗相送东归独收和氏玉,还
西山伤遗老
故山可往
余卧疾深村闻一二郎官今称继使闽越笑余迂古潜于异乡闻之因成此篇枕流方

人物简介

采薇而食,饿死首阳上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22:0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57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首阳采薇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