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吴琚七言绝句,南宋时期吴琚创作的七言绝句

更新时间:2022-11-11 20:42:12 阅读: 评论:0

简介

吴琚字居父,号云壑,开封(今属河南)人,约生于南宋绍兴间,卒于庆元间。父吴益为宋高宗吴皇后弟,母为秦桧长孙女。吴皇后善书法,喜临《兰亭》,能仿高宗书法。高宗尝书《六经》赐国子监刊石,有倦意时,即命吴皇后续书,“人莫能辨”如此看来吴琚书法能乱真也是有渊源的了。吴益师其妹,有书名。

吴琚少年时从陈传良问学,乾道九年(1173)特授添差临安府通判,历尚书郎,以部使者总淮东军饷,淳熙十五年知襄阳府。绍熙中至少傅。孝宗崩,光宗以疾不能执丧事,吴琚劝太皇太后不要垂帘而立宁宗。吴琚后历知鄂州、庆元府、镇安军,位至少师,判建康府兼留守,曾出使金国,以信见称。卒谥忠惠,世称吴七郡王、汴王。

大字极工。京口(今江苏镇江)北固山“天下第一江山”墨迹,乃为吴琚所书,今字额仍存,佳书为名山增辉。

吴琚毕生都用力于米书,其书法明显特点是酷似米芾,有“米南宫外一步不窥”之说。然而,米芾生性狂放怪诞,而吴琚性情较为温和。据《宋史翼》本传云:“陈传良在太学,琚执弟子礼,惜名畏义,不以戚畹自骄。 ”可见他极有道德修养,所以尽管吴氏学米书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但由于他们性格上的差异,运笔结体,吴书更为俊逸俏丽。董其昌评吴琚云:“书似米元章,而俊俏过之。”吴琚的运笔较米书内敛,落笔沉雄,稍运即止,结体八面呼应,看上去十分舒服,即所谓“俊俏”之意。

赏析

南宋吴琚七言绝句初学书法不外临摹名家名帖,并以形似逼真为准绳。虽曰临摹,但学像已属不易,遑论神似。但历史上也确有一些书家对其所学对象的书法能做到形、神兼似,宋代吴琚学米芾便是一个例子。

吴琚的书法如果不看署名或印章,是很难与米芾书法分辨的。清安岐《墨缘汇观》记其《寿父帖》云“初视之以为米书,见款始知为云壑得意书”。另如清代鉴赏家曹溶误定吴琚的《杂书十帖》为米书。虽然吴书极近老米,但究竟不是复印机,终与米书存在一些差别,比如吴琚书法有圆熟过之之嫌,终不及米芾的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潇洒俊宕之气。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乙集《吴云壑》云“公无他嗜好,居近城,与东楼平……,楼下设维摩榻,尤爱古梅,日临钟王帖以为课。非其所心交者,迹不至此”。贵戚悠哉优哉的生活使吴琚下意识地侧重于米芾书法中温润雅致的书风追求,这是非常自然的结果。应该说,米芾书法用笔中的八面出锋、神出鬼没的优点后人多不能及,但吴琚却是把握的很好,就个性方面来讲吴是欠缺的,甚至可以说是可悲的,但实际情况是吴琚不仅艺史留名,并有佳作传世,做到这一步并不是容易的事。喜欢米芾书法的人在欣赏吴琚书法时竟也体验到了老米的风采,这其实就是吴琚书法成功的重要一面。

这是吴琚少数墨迹之一,《七言绝句》诗文出自蔡襄《访陈处士不遇而作》,它是吴琚存世唯一一件大字行书挂轴之作,也是现在所见最早的一件挂轴形式的书迹。《石渠宝笈初编》著录。上面没有署款,只钤“云壑书印”一印,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一组书屏之一。大字书轴适于悬挂欣赏,重在行气连贯与左右上下字的呼应,吴琚此轴笔势较一般小字快速而强劲,结字紧密,以倾侧取势,上下字相映带,更为强调米芾行书的特色,同时代的陆游(1125-1209)与范成大(1126-1193)都有类似风格,可见一时风气,《宋元学案》提到范成大、陆游与吴琚“引为师友”,因此也可能在书法上互相影响。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20:42:1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541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