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庄电一编著的《胜日寻芳》记录了作者作为光明日报记者多年来异地采写的作品。山河的壮美,文化的神奇,异域的风情,令人陶醉、令人兴奋、令人感怀,也令人欣然命笔。把自已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悟到的告诉他人,让他人和自己一起陶醉、一起兴奋、一起感怀,不也是很快乐、很兴奋、很有意义的事吗?
时代脚步
“中枢”在变革
改革,从国务院开始
西部开发亮点多
西部开发新气象
无边光景一时新
发达国家能做到的,我们也能做到
五彩缤纷:越来越厚实的“长城”
中国,走在世界科技治沙的前列
女童教育:托起明天的太阳
“环保公路”:在大西北延伸
我国电站仿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各地亮点
神州揽胜
观察思考
边走边看
奇人奇事
斑斓文化
异域探奇
附录
后记
1994年4月底的一天,记者来到位于北京故宫后面的红楼,寻觅当年历史伟人活动的踪迹。
从故宫北门沿五四大街向东走几百米,一幢红砖红瓦的四层建筑便映入眼帘 那便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曾留下重要一笔的红楼了。红楼的建筑材料选用的是红 砖红瓦,楼内也多是红色:红地板、红门窗、红楼道,连楼梯扶手也用油漆漆成 红色。红楼的特色不仅在于它的里外皆为红色,还在于它曾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红色中华重要人物的活动地点之一。
在红楼正门外院墙上有一块不算醒目的牌匾,上面有这样一段文字:“红楼 是北京大学旧址的一部分,是五四运动的重要活动地点之一。李大钊、毛泽东同 志曾在这里工作过。”
中国文物研究所67岁的研究员、离休在家的朱希元先生,对红楼的历史及近代史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红楼是由一位外国工程师设计的,历时两年时间于1918年落成,当时是北京大学文学院和图书馆。蔡元培是当时的北大校长,在他的麾下,聚集了许多近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章士钊、周作人、周佛海、陈公博、张国焘……当时这里名家荟萃,学术兼收并蓄,既有研究马列的思想先驱,也有研究孔孟之学的著名学者,还有梳着小辫上讲台的教授。北京大学当时的图书馆馆长是章士钊,继任者是曾当过晨报》记者的李大钊。1918年8月28日,新落成不久的红楼迎来了当时尚是小人物、后来成为历史伟人的毛泽东(当时叫毛润之)。对此,从法围留学归来的著名教授黎锦熙在Et记中曾有明确记载:“润之来,晚饭进的炸酱面。”当时,毛泽东通过老师杨昌济和杨昌济的好友章士钊的引荐在北大图书馆谋到一个每月只有8块大洋的图书管理员职位,但这位当时小小的图书管理员“身无分文,心忧天下”,一边管理书报、打些零工。一边在北大旁听,寻求革命真理,并进行革命活动,就在这期间他筹集款项送蔡和森等一批革命志士赴法过留学。
1919年爆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北大师生是“五四”运动的主力。当年学牛们就在红楼集合,并从红楼走向天安门广场,然后冲到东交民巷,火烧赵家楼,严惩卖国贼,从而掀开现代史的新篇章。在红楼后面的广场上,学生们进行过多次集会、演讲,播撒革命火种。以后爆发的反饥饿、反内战、争民主的“一二·九”运动,也是从红楼和红楼后面的广场上发起的。红楼,是近代革命运动的发祥地之一。
走进红楼,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专家告诉记者,当年一楼是图书馆,二楼是行政办公室,校长蔡元培就在二楼办公。1921年,鲁迅曾在二楼的大会议室里讲过小说史。在一楼西侧的112房间,就是当年的北大图书馆,而东侧的119房间则是馆长李大钊的办公室。在国家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郑广荣的带领下,记者怀着崇敬的心情到这两个房问去寻觅,希望找到一些纪念物品和遗迹。但令人十分遗憾的是,当年的东西已荡然无存。在112房间,记者静思默想,想象当年毛泽东在这里当图书馆管理员的情景。毛泽东当年在此活动时的旧物虽然不见了,但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辉煌业绩将长留人世。P126—P127
这么多年,我走了很多地方,也写了很多东西,也一直想把其中还有可读性、还有信息量、还有认识价值的东西结集出版,奉献给读者。现在,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
事实上,我在异地采写的东西并不是第一次收入专集中?在《悠悠我心》《艺苑飞鸿》 《记者的天空》《这方水土这方人》中都有一些篇章是我在外地采写完成的。其中,我在《悠悠我心》中还单设了一章“异地采风”,足见我自己还是很看重这些东西的。老实说,当时我没有系统的出书计划,所以寸让这些东西,分散到各个专集中。现在要把在外地采写的东西专门出一本书,才想到原来想得不周全。怛为了节省宝贵的出书资源,我仍然不想把那些东西再拿出来重复出版。也许,这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书的质量,但我也在昕不惜。值得说明的是本书在编选中对原稿作了小的技术处理,但基本上保留了原貌。
收入本书的,当然不是我异地采写的全部作品,因为有些东西时过境迁,已经调动不起读者问读的兴趣了,我也就不应该再让它们浪费读者的时间。我想,任何一篇东西,都应该是有价值的,都应该让人有所收获。书籍,是精神产品.更应该对社会有益、让读者受益。出书,不是制造垃圾,不能把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都住书里塞。那样做,不仅对读者不敬,而且对自己也毫无益处。
我已经出过几本书了,但我从来没有沾沾自喜过。过后审视自己的作品,哪怕是当初自己比较满意的,也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如果写稿一篇不如一篇、出书一本不如一本,那就对不起读者了,也就等于是“自毁形象”。因此,我并没有止步不前,总想弥补不足,再有提高。
非常感谢有关领导、有关部门对我的大力支持,非常感谢为本书编辑、出版、发行给予帮助并付出辛劳的朋友!
作 者
2011年11月18日
虽然只是一名驻站记者,但我并没有囿于一隅之地,而是不时搞点“劳务输出”:我曾回总社驻地采访,曾回报社值班编稿,也曾到异地参与重要采访活动,这些活动让我有机会走向更广阔的天地。屈指一算,我已踏访了全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了。
驻地记者走出驻地,机会不多,机遇难得,应该格外珍惜,充分利用。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如果漫不经心地随便走走,而没有留下一点文字,那差不多就算白走了,因此,我总是在公务活动之余睁大新闻的眼睛,观察、发现、记录,想在留下足迹的地方留下点墨迹。现在回头一看,这类文字已有几十万字了。
黄梅戏《女驸马》中有这样几句唱词:“我也曾赴过琼林宴,我也曾打马御街前……”表现的是女驸马中状元后的得意心情。我虽然没有那么风光过,也没有那么荣幸过,更没有那么得意过,但还是有不少难忘的经历和值得回味的往事。
我曾经参加报社的重点报道组,专门采写带有全局性的重点稿件。当时报社给我们每个人的采写任务是两篇,有一篇要争取上头版头条,并要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其他记者也都是这样做的,而我在规定的时间内竟采写了10余篇稿件,其中头版头条2篇、二版和四版头条5篇。就是在那次采访中,报社领导让我采访国务院机构改革。当时,这项重大改革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并已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一直没有对外公布,也没有任何一家中央、地方媒体作过报道,因此,我的采访也变得很艰难。我先向有关部门提出采访要求,但对方以需要请示高层领导来回绝。我没有气馁,每隔三五天就打电话催问一次。一次又一次打电话,一次又一次落空,但我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当然,这段时间我也没有傻等,我抽空采访了国家文物局、影视制作单位,抓到许多独家新闻。也许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吧,距第一次联系采访一个月后,有关部门终于答应接受我的独家采访。由于是有备而去,我的采访十分顺利也十分深入,有关人员像找到了知音,向我透露了许多有新闻价值的信息。这次采访,不仅让我完成了重点稿件《“中怄”在变革——国务院精简机构和转变职能纪事》,而且让我写出另外3篇有新意的报道。我的这篇重点稿件,作为对机构改革的最全面、最权威的独家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也成为许多研究学者引述的依据,很多年后还被人引述。
我曾经两度兼管甘肃记者站的工作,也写下了不少报道;我曾奉命到河南省某地采访突发事件,带病坚持工作;我曾借在郑州开会之便踏访豫东、豫北,也写出一些有特色的稿件;我曾两次回报社值中班,在编发大量各站来稿和外界投稿之余,还抽时间参加一些活动、到相关部门采访,也颇有收获。我曾奔赴青海西宁、吉林长春采访中宣部确定的重大典型李建保、冯志远,除了完成指定任务外,我还借“搂草”之机打了几只“兔子”。更值得一提的是,我一次不落地参加了中宣部组织的四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两次“三个代表在基层”、一次“落实科学发展观”、一次“建设新农村”。在这几次采访活动中,我在东北三省、西北五省区和内蒙古、河南的多个地方留下了足迹。此外,我还借到外地开会、休假之便,留下一鳞半爪。
弹指之间,这些都成为往事了。虽然如此,它们还是为我的记者生涯抹上了浓重的几笔。我特别珍视,因为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不会有很多了。
这么多次“走南闯北”,让我领略了山川景物的壮美、多彩文化的神奇、各地风情的魅力,也让我看到历史的脚印,听到时代的足音,体会了生活的美好、领略了智慧的威力、感受了创造的伟大,也正是这些,让我一次次“欣然命笔”。写出自己的发现,写下自己的观感,畅叙自己的心得。我禁不住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同时也是读者希望了解的、应该了解的、了解后会有收获的东西写出来,这才有了这些文字,这才有了这本小书。
选入本书的,并不是我在各地采写的全部作品。对有些写法简单、意义不大、只有瞬时“新闻价值”的作品,我都毫不可惜地放弃了,因为我不想让它们占据版面、挤占出书经费、浪费读者阅读时间。我希望选入书中的东西,都有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从业30年来,我一直把鲜活、生动、耐读作为自己写作追求的目标,我也一直想“延长”新闻作品的寿命,让它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为此,我作出了自己的努力,自认为还是有收获的。
我“四处奔波”的这段时间,正是我国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之一。没有战乱,没有饥荒,没有动乱,没有令人心悸的运动,人民安居乐业、享受太平、体会盛世,新闻工作也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我也像采花酿蜜的蜜蜂一样,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工作。对采写的每一篇东西,我都寄托着某种追求、蕴涵着某种感情、坚守着某种信念。
起个什么书名好呢?根据这本书的内容,我从古诗中“偷得”半句,取书名日《胜日寻芳》。但愿我是真的寻到了“芳”,如果我所寻之“芳”,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并且能够由此有所收获、进而身心愉悦、有所感悟,我将不胜欢喜。
我不太喜欢请别人作序,不希望借作序者的名望抬高自己,也不希望看到有些让自己脸红的文字。说实话,我认识的高层人物、学问大家不在少数,请他们提笔写序也并非难事,但我不想那样做。前几本书,我都没有“麻烦”他人,这本书也不希望有什么改变。我想,如果读者感兴趣,自然会阅读;如果读者不感兴趣,谁来作序都没用。何必要让别人的文字跟着自己一起受冷落呢!在这个问题上,我既有点“自信”,叉有点“固执”,敬请读者见谅。
是为序。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17:26: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458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