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承袭元诗一贯不尚浮华、平朴浅白的语言特点。中秋的寒意中映射出艰辛的社会生活状况。
前两句平铺直叙,第三句“溪声喧石滩”由流水的声响反衬周围环境的静,而“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一句更可看出诗人此时的心境。中秋原本是赏月的时候,诗人却无心吟诵,可见别有一番忧愁萦绕在心头。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
元好问自幼聪慧,有“神童”之誉。金宣宗兴定五年(1221年),元好问进士及第。正大元年(1224年),又以宏词科登第后,授权国史院编修,官至知制诰。金朝灭亡后,元好问被囚数年。晚年重回故乡,隐居不仕,于家中潜心著述。
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宪宗七年(1257年),元好问逝世,年六十八。
本文发布于:2022-11-11 16:30:4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435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