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校求婚

更新时间:2022-11-10 00:54:20 阅读: 评论:0

作品简介

《少校求婚》是俄国十九世纪杰出的风俗画家、批判现实主义的创始人费多托夫的讽刺性风俗画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件作品。这件作品以小见大地触及到了当时俄国社会的一个本质性问题,即由于彼得大帝的改革,使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俄国经济开始有了发展。《少校求婚》这幅画揭示了这个时代的特征---新兴资产阶级暴发户和官僚相互勾结主宰着俄国的一切,他们一个有钱,一个有权,揭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19世纪的沙皇俄国处在一个社会变革的时代,反动的官僚权势在握,但手中没钱,而新兴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则相反,是有钱而没权,这两个阶级的相互勾结将形成一股势力,主宰着俄国的一切,这就是现实。

费多托夫这一幅《少校求婚》即揭示了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有权的沙俄少校军官,在媒婆的引导下来到暴发户商人家求婚,很显然这是一门互相利用、互相勾结、狼狈为奸的联姻,是一幕表面是喜剧实为悲剧的场面。神气十足、装腔作势的少校正临门外,画家着意描绘室内发生的瞬间情景:作为新兴资产阶级代表——商人怀着难以明言的心态等着少校,佣人们交头接耳地议论这桩婚姻的是非,母亲拖着害羞的女儿,显得无可奈何。

画面主体形象是女儿,一个情窦初开的姑娘,期盼着美满姻缘,在求婚者到来之际,内心充满紧张和幸福之感,少女的羞涩,本能地欲避又止,慌乱中将手帕掉落在地上,这些心理细节刻画,十分真切生动,是一幕舞台剧画面。

画家很注意通过环境描绘表现人物,商人客厅摆设显得富有而格调不高,佣人在桌上摆放的粗陋食品,表明商人的小气吝啬。画家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费多托夫的人物造型极富表现力,他通过人物的姿势、面部表情、衣着和环境道具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作品的社会意义,他的画具有丰富的文学性。由于他的作品揭露社会的丑恶现象,所以没有人愿望购买,但它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

作品赏析

这幅象舞台戏剧场面的绘画作品,以贵族少校的突然登门,引起商人一家不知所措这一戏剧性情节展现给你。画面分三组人物及其三个细节:门口,身穿军服、腰佩军刀、一脸傲气的少校由媒婆带领来到富商家,他不失高贵地站在客厅里,捻着胡须,一副贵族派头。从他那装腔作势的神态中,我们可以窥见他的心底看不起商人,然而他压抑不了对金钱的渴望和贪婪,他不得不屈尊向没有社会地位但很有钱的商人攀亲。媒婆进门通报,老商人得知后激动万分,他边扣衣服边往外走,要迎接这位未来的姑爷。从他那似乎低头弯腰的奴相,不难看出商人想依附贵族、高攀权势的暴发户嘴脸。第二组人物是商人的老婆和他的女儿。知道少校上门,商人的女儿惊慌之中丢掉了手帕,转身要躲进自己的闺房,她那矫揉造作的姿态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商人的老婆一把拉住她,嘴里似乎嘟囔着,不让她离开。虽然商人的老婆穿着华贵,但那衣服的色彩和她那粗鲁的动作毫无保留地流露出极差的修养。这组人物刻画得最为成功,尤其是小姐的玫瑰色裙子的色彩、故作羞态的神情和转身欲走的动态,达到了完满的程度。

第三组人物是左边的几个佣人,她们忙着准备招待客人,同时又在议论着什么,这也给画面增添了戏剧的效果。室内的陈设是典型的俄国富商家庭布置,贵重的大吊灯、墙壁上的肖像画、天花板上俗气的饰纹等无不反映出画家对生活的了解和认真,体现了画家的观察力和描绘复杂生活情节的能力,以及寓以辛辣的讽刺于这种描绘之中的犀利的思想和艺术语言。费多托夫在贫困中逝世,年仅37岁。

作者简介

巴维尔·安德烈耶维奇·费多托夫(1815—1852),俄国19世纪上半期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出生于莫斯科九品文官的家庭,11岁时考入第一陆军学校,后在圣彼得堡芬兰团队的禁卫军中服役,由于酷爱绘画,在29岁时入美术学院夜校学习。38岁退伍。之后进入美术学院接受正规训练,师从于布留洛夫,起初他想成为一位战争画家,后来却成了一位讽刺风俗画家。

本文发布于:2022-11-10 00:54: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249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少校手记
下一篇:少校头冠
标签:少校求婚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