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说书是由最初盲人行乞、谋生的一种手段演变而来的。旧社会,因出“天花”(麻疹)或其它原因致盲的孩子,为谋求生存,父母在他们刚刚懂事的时候,就送他们拜师学书演唱。学成后,就走村串乡说唱,混一碗饭吃。像著名的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张俊功等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说书逐渐登堂入室,成为人民大众喜爱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
说书用的乐器很简单,最初用琵琶,后来逐渐被淘汰改用三弦。说书人除了抱在怀中的三弦外,便是绑在右小腿上的“刷板”了,这是说书人的主要“打击乐器”。三四片两寸宽、不足尺长的杜梨木,熏干刨光后,上端打上两只小眼儿,用羊皮绳或细麻绳穿绾起来,组合成类似于“快板”一样的乐器,演唱时将下片牢牢地捆绑在右小腿上,利用脚尖的闪动,带动其煽动发响。此外,说书人在自己的右手虎口上,还要挽上一个小“连花乐”,利用弹拨三弦时的颤动而发响。有了这个莲花乐,弹三弦就有了很别致的声音,顿时显得热闹了许多。
每逢说书,村里男女老少都要围坐在一孔窑洞里。说书人摇头晃脑,指手画脚,嘻笑怒骂,表情夸张,时而扮男,时而扮女,幽默滑稽,令人目不暇接,啼笑不止。说到高潮时,场内不时爆发出哄堂大笑,整个窑洞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说到悲苦时,艺人声音嘶哑,如泣如诉,声泪俱下,听众也往往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再加上弦音低沉,似断非断,悲从中来,整个书场无人不悲、无人不恸。小时候,我常常坐在人堆里,听那些盲人艺人说书。前面往往加一段“小段子”,然后才开正本。如《五女兴唐传》、《薛仁贵征西》、《乌鸦告状》等,常常听得我如痴如醉,仿佛身临其境,久久不愿离去。现在说书越来越进步了,由盲人说唱到健康人说唱;由单人说唱到二人或多人演唱;由山野村落为场地说唱到以舞台为阵地演出。传播和表现方式也由直接观看到听录音、看录像等,方言土语也开始变成了陕北普通话。相信陕北说书这朵开放在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一定会经久不衰,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说书陕北说书,据民问口碑传说,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榆林一带就有活动。当时把“琵琶”叫“蝎子”(乐器像一个大蝎子),二片木板叫“楞子”,不少艺人或盲艺人靠弹琵琶、敲板说书谋生,唱腔多以“双音调”连带敲竹板唱“莲花落”;后来,在晋北、陕北一带渐渐形成双音、单音、落子调、慢板、竹板等调子。陕北说书各地有“九胫十八调”之多,琵琶在延安、甘泉、延长、吴旗一带流行;三弦在绥德、神木、府谷、内蒙、黄河畔、甘肃省一些邻县流行,说书是单音调;佳县、吴堡是东路调;定边、志丹、靖边是西凉调、梅花调。双音调有慢板、武调、快板三种调子,长短书均用。
陕北说书的风俗特点:一、以15传为主,多半没有历史记载,不见成本,如:《花柳记》、《黄鹰记》、《汗巾记》等约120多本,多以15传后手抄,民间流传;二、语言、词汇丰富,多为农民语言,通俗易懂,易于流传,为农民喜闻乐见;三、沿袭古代民间乐会形式,简便易行,冬天可放在炕上,炎夏可放树下、地上。这些特点,经著名说书艺人韩起祥继承发展,已成为一枝独秀的奇葩。
韩起祥:1915年出生于横山县韩家塬子村,祖宗三代都是揽长工的。他3岁眼睛失明,6岁离开父亲卖豆腐,9岁给地主家赶毛驴,13岁拜师学艺——说书,14岁开始以说书卖唱维持生活,会说百余本传统书目,会弹50多个民歌小调,1940年到陕甘宁边区,开始走上以“陕北说书”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几十年如一日,编说了《时事传》、《王丕勤走南路》、《刘巧团圆》、《回乡记》、《翻身记》等著名作品,为陕北说书奠定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给中国曲艺文苑里增添了新的光彩。建国后,韩起祥曾任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曲艺家协会陕西分会主席。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16:40: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601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