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伏,进入三伏天

更新时间:2022-11-09 07:04:08 阅读: 评论:0

三庚

我国古代用天干、地支合并记载时间。天干的数字有10个,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的数字是12个,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把天干与地支相配,就得甲子、乙丑、丙寅、丁卯……,交叉配合60次,故称60花甲子。“三庚”就是遇上3个“庚”字,到第3个庚日为初伏。由于天干是10个,所以每隔10天就出现一个庚日,如庚子日、庚寅日、庚辰日等。一年365天(闰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今年某一天庚日,明年就不一定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

伏,分为初伏、中伏、末伏,叫做三伏。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这是因为逐渐夜短昼长,阳光接近直射。但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这时地面吸收的热,晚上又散发了一大部分。不过,每天吸热多,散热少,积累下来一天比一天热,大约再过20多天到了三伏,天气就最热了。

三伏的日期是从夏至日后数到第三个庚日是初伏,

伏,是避暑之意。从夏至开始,昼开始变短夜开始变长,热的中间潜伏着寒冷的因素,当初起名“伏”是很科学的。

三伏

“三伏”是指初伏、中伏和末伏,约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一段时间。夏至以后,虽然白天渐短,黑夜渐长,但是一天当中,白天还比黑夜长,每天地面吸收的热量仍比散发的多,近地面的温度也就一天比一天高。到“三伏”期间,地面吸收的热量几乎多于散发的热量,天气也就最热了。再往后,地面吸收的热量开始少于地面散发的热量,温度也就慢慢下降了。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一般出现在夏至的“三伏”。

依传统历法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进入头伏,第四个“庚日”起进入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进入末伏,合称“三伏”。初伏和末伏都是10天,中伏有时是10天,有时是20天。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   

什么情况下中伏是10天或是20天?这与夏至后第一个“庚日”出现的早晚有关。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的5天之后,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只能有4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只有10天时间;如果第一个“庚日”出现在夏至后的5天之内,那么从夏至到立秋的45天中便会出现5个“庚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距进入中伏的第4个“庚日”,要有20天的时间,民间俗称“俩中伏”。

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间。

日期统计

通过对1900~2050年入伏和中伏天数的统计,由此看出:

1,入伏在7月11日至7月21日之间;

2,中伏20天的可能性较大,会出现连续几年都是中伏20天的情况;

3,中伏10天的可能性较小,中伏10天的情况至少过2年出现一次,不会连续几年出现;

4,入伏在7月16日之前的,中伏都是20天;

5,入伏在7月20日之后的,中伏都是10天;

6,入伏在7月17日的,中伏多数是20天,极少数是10天;

7,入伏为7月18日的,中伏半数是20天,半数是10天;

8,入伏在7月19日的,中伏多数是10天,极少数是20天。

9,1997年的出伏日应该在8月26日而不是8月16日,最晚出现在8月28日(1911年)。

2019年

2019年夏至时间:2019年6月21日

2019年夏至后第一个庚日时间:2019年6月22日(庚寅日)

2019年夏至后第二个庚日时间:2019年7月2日(庚子日)

2019年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时间:2019年7月12日(庚戌日)

所以,2019年“入伏”第一天就是2019年7月12日(庚戌日)。因为初伏是10天,所以2019年的初伏就是7月12日-7月21日。

2020年

2020年7月6日23时1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标志着即将“出梅”入伏,炎炎盛夏开始登场。

北京时间7月6日23时14分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标志着即将“出梅”入伏,炎炎盛夏开始登场。7月16日入伏,而7月6日至7月21日为“小暑”,其间正逢“三伏”的“头伏”。

初伏:7月16日-2020年7月25日;

中伏:7月26日-2020年8月14日;

末伏:8月15日-2020年8月24日。

2021年

北京时间2021年7月11日正式入伏,2021年的“三伏”,7月11日至7月20日为初伏,7月21日至8月9日为中伏,8月10日至8月19日为末伏。“三伏”时长40天。这是从2015年起,连续7年的“三伏”都是40天。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7:04: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746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入伏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