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礼乐龙舟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8年编制了记载礼乐龙舟传统文化的《礼乐龙舟》画册,印刷10000余册,分别派送到各机关电位、江门市各大图书馆、江门市各大酒店宾馆等
《礼乐龙舟》画册系统介绍了礼乐概括、龙舟历史、龙舟制作工艺、龙舟传统礼仪等,让人直观具体地认识礼乐,认识礼乐龙舟文化。
礼乐龙舟分公龙和母龙,花蓝桡、白桡、桃果红为母龙,其余均称为公龙,每条龙舟长达35米,乘坐71人。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各业兴旺,从2000年开始,个别村里,行业先后制造了中龙舟、小龙舟共十三条。
1、木材:坤甸木、杉木、樟木、元木。
2、铁钉。
3、桐油、桐油灰。
4、漆油:红、黄、绿、白、黑、金油。
5、毛竹、竹笏、松皮。
1、龙舟:用坤甸木、铁钉、桐油、桐油灰造。
2、龙头、龙尾(又称龙一,礼乐龙舟习俗叫龙尾为“龙一”):用樟木雕刻。
3、龙篸:用杉木制造。
4、挡水板:用杉木制造。
5、龙舟桡:用元木制造。
1、造龙舟工地:
制造龙舟,要选择近河边做工地,工地长约51米,宽15.1米,总面积770.1平方米。
2.工棚(又称龙舟厂):工棚要用毛竹、杉木仔、松皮、竹笏搭建。
1、大锯、小锯、竹锯。2、斧头。3、锥仔。4、手拉钻。5、锯锉。6、凿(鏐)。7、尺。8、水平尺。9、铁窄。10、墨斗。11、墨线。12、木架。
造龙舟选择的坤甸木料很讲究:首先要选择够老身和够直的,其次要判断原木芯内有无虫蛀孔和蚁穴。原枝坤甸木开锯要用人工拉大锯,很费体力,一般35米长的龙舟需木料6立方米,净锯木开料就要约一个月时间。
龙舟的整个制作过程基本靠手工完成,关键是靠经验,特别是造龙舟师傅的眼力,所以俗话有“方、平、圆、直,一眼睇掂”之说。
按龙骨、船底、大旁(船舷)、彩门(船中分隔舱)和船头船尾的顺序制造,龙骨木头必须不短干15米,而且必须是整根的,按照底骨三件板两个掌口驳接而成:大旁的三件板要用专用的船钉象砌砖墙那样骑缝驳接,每颗船钉的间隔为4厘米,接缝处用桐油灰堵平,之后还要打磨抛光。造龙舟最关健是龙骨要直,其次是确定船头船尾的起水位,以减少船在水中的阻力。
船身刷上油,装上用樟木雕刻的龙头、龙一(即龙尾)后,新龙舟就造好了。
(一)太公砧:在船头、船尾各有一块面积不大的船面板,开有二个小圆孔,这块面板叫“太公砧”,是艄公把舡时的坐板。
(二)单格:船头3座、船尾4座是单人座位,叫“单格”,是艄公和帮艄的座位。
(三)双夹单:全船除“单格”外,还有31个双人座,船头第四座、船尾第五座开始坐双人,叫“双夹单”,是最窄的双人座,在站着扒时,可以前后错开。
(四)鼓格:在龙船的中间,有一块面积近1平方米的船面板,是放龙舟鼓的地方,叫“鼓格”,打鼓的、打锣的都站在鼓格上。
(五)龙舟底骨:龙舟底骨又叫“龙骨”,是龙舟底部从头到尾的一条较厚较窄的坤甸木条,一般是三段衔接,龙骨是全船的主骨。
(六)龙筋:两个太公砧之间,有一条大小跟龙骨相仿的坤甸木条拉着各个座格横木,在座格横木面,这木条叫“龙筋”,龙筋和每个座格的横木用藤条扎紧。龙筋又称龙缆,分三段,中间有两个活动接头,用于调矫龙船头尾的翘起程度。龙筋和龙骨承受了整条龙舟的主要重力。
(七)龙舟尖:就是楔子,坤甸木造,用干龙筋中间的两个接头,打上龙舟尖,就可以调矫龙筋松紧而改变龙船头尾的翘起程度。龙筋和龙骨承受了整条龙舟的主要重力。
(八)大傍:船边从上到下的第一块木板。
(九)花傍:船边从上到下的第二块木板。
(十)龙头:用樟木雕刻而咸。
(十一)坊牌:用柏木造,雕刻龙舟的坊名,坊名和牌边涂金色,牌边也有红色的,底色为绿色。坊牌插在龙头后边。
(十二)龙尾(称龙一):用樟木雕刻而成
(十三)龙篸:用杉木造,衔接干船头、船尾,状如篸,近1米长,放龙时装上“龙篸”,防止河水从头尾灌进船内。
(十四)闸水板:杉木造,约20厘米宽,2米来长,用于“双夹单”附近,插在“大傍”上方,在放龙时防止河水进入龙舟,放龙后弃河中让睇水艇执拾。
(十五)龙舟桡:用又轻又韧的元木造,桡柄不易折断,桡板不易开裂,桡板用漆油涂上各龙舟的桡色。
(十六)龙舟鼓:龙舟鼓用杂木、牛皮制造,为龙舟专用,传统的龙舟鼓,鼓身的制作选料非常讲究,要用够粗大的水雍树整段树干,挖空中心做成,这样的鼓声音雄浑响亮,数里外也能听到。
(十七)锣:铜锣,又称“马锣”。
平常各传统大龙舟都有专门安放的地方,叫“龙舟坞”,是一条约50米长的水沟,周边树木蔽天,龙舟沉在水沟下,船身用泥浆封盖。端午节前,各坊把龙舟从龙舟坞挖起,洗净淤泥,扎好龙筋,每天进行训练,准备迎接龙舟竞赛。节后又把龙舟藏回龙舟坞,用时才起出。
礼乐龙舟的分布区域,自古至今都是按里划分,从不受行政区域划分而改变。礼乐龙舟经过历史的变迁,原9条龙舟,分别是联捷坊的桃果红、朱紫坊的花蓝桡、南桥坊的九社、东门坊的黄桡、乌纱坊的红桡、南兴坊的天字号、忠联坊的七星、中正坊的白桡、月塘里的黑桡。黑桡在一百多年前已经湮没,现存8条传统大龙舟。
(又称柑皮红;桡柄原色,桡板桃红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白色和绿色)
桃果红(联捷坊)所属东仁村:福禄里、芳兴里、新城里、东仁里、五福里、永兴里;英北村:大社里、英盛里、兴盛里、民乐里、九如里、扳龙里、镇龙里;东红村:攀桂里。
东红村:北有南溪桥通墟镇社区新街,村南有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的九层名阁——扶风阁,1957年被拆除。东仁村:咸丰年间之前,礼乐原有的墟道、店铺、集市、墟期开设在本村的芳兴里、福禄里、新城里,至今仍存有旧铺和墟地。礼乐人有两句民谚:“有女便嫁芳兴和福禄,朝买鲜鱼晚买肉,若然无食就女无福”、“好睇戏,嫁墟地”佐证。同治年间,随着商业的发展,店铺逐步兴建在立新街、长兴街。古建筑有礼乐乐善堂、芳兴里门楼。英北村:水陆交通便利,村东有恩西路,村西有三多里河。镇龙村东有个“合罗围”,故镇龙俗称“合罗冲”。
桃果红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62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三名,获黑底金字“三分鼎足”匾
1978年、1979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二名
1980年、1981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一名
1983年获外海龙舟竞渡第一名
1988年礼乐镇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90年礼乐镇庆国庆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93年礼乐镇庆国庆龙舟竞赛获第二名,获“二龙比翼”匾
1994年江门市江海区成立庆典,在江门蓬江举行江海区第一届龙舟赛获第二名,获“飞龙逐冠”匾
1999年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三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赛桃果红获“一龙齐冠”匾
2006年荷塘镇(2006)龙舟节企业杯龙舟赛获第四名
2009年“国庆杯”礼乐龙舟竞渡获第三名,获“三跃龙门”匾
2014年礼乐龙舟竞渡获第一名,获“三龙共赏”牌匾
(又称花蓝桡:桡柄、桡板均为浅蓝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黄色和红色)
花蓝桡(朱紫坊)所属新华村:新墩里、华宁里、新宁里、新龙里;新兴村:西兴里、仁让里、仁兴里、纸扇里:新丰村:三福里、流沙里;新创村:丰安里、永安里、新安里、建安里、沙咀里。
1961年前,新华村隶属武西大队,1961年6月建立新华大队时,村中有新墩和华宁两里,各里取一字,定名为“新华”。礼乐“唯一山”坐落在礼乐乡门楼的北面,礼乐是冲积平原地区,并没有山,在1958年这个土堆被命名为“唯一山”。礼乐上堡至善堂在礼乐乡门楼西侧,至善堂曾为诊所,中医区翼良曾长期在此为乡民诊病。至善堂现已拆除。
花蓝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61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62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二名,获红底金字“二龙争珠”匾
1963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73年参加司前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78年参加开平水口振华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79年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80年、1981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二名
1988年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渡获纪念奖
2009年“国庆杯”龙舟竞赛获第一名,获“一统群龙”扁
(桡柄红色,桡板绿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白色和红色)
九社(南桥坊)所属雄乡村:西贤里、汇龙里、南龙里:跨龙村:护龙里、忠心里、南安里、西安里、南胜里、东胜里、龙兴里。
雄乡的名称源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清政府划定此村征粮点为“雄”字号,派粮船来收粮,粮船插“雄”号旗,称雄号船,后引用粮船“雄”宇,称“雄乡”,沿用至今,跨龙村村名源于村中心有座古建筑石拱桥跨龙桥。礼乐书院座落在跨龙村东南角,村有南胜里,巷口有座古闸口门楼,门楼外上刻“南胜里”,有楹联:“南地往来敢谓闾门容驷马:胜流建议还期雨露浥芝兰。”门楼内上写“网顶大巷”。
九社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清代至民国,九社连夺六科第一:
光绪元年(1874年)获“破碧先去”匾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获“泳中脱颖”匾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获“孰能一支”匾
宣统二年(1910年)获“群龙首见”匾
民国四年(1915年)获“功北萧何”匾
民国十七年(1928年)获“独擅胜场”匾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在外海参赛获第二名
1961年国庆节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77年、1978年1987年龙舟竞赛均获第三名
1988年江礼大桥通车剪彩龙舟竞赛获第三名
1999年端午节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赛获“一龙夺锦”匾
2006年荷塘镇龙舟节企业杯龙舟赛获第三名
2014年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一名,获“一龙圆梦”牌匾
(桡柄原色,桡板黄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蓝色和红色)
黄桡(东门坊)所属武东村:益兴里、茂隆里、刘家里、东隆里、仁厚里、东和里、兴隆里、仁和里、仁家里、广丰里、天福里。
武东村位于礼乐东北部,距礼乐街道中心1.5公里;东临环镇公路,西邻新创村,南邻威东、乌纱村。
黄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民国三十四年(]94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出科“胜利飞龙”第一名获“为鳞之长”匾
1982年获外海龙舟竞渡第一名
1990年礼乐镇国庆节龙舟赛获第一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竞赛第二名,获“二龙竞标”匾乌纱村位于礼乐东面,东临三江公路,西邻威东村,南临恩西路,北邻武东村。
红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龙舟赛第一名
2004年端午龙舟赛第二名,获“二龙竟标”匾
2014年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二名,获“二龙献瑞”匾
(桡柄、桡板均为红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白色和黑色)
红桡(乌纱坊)所属乌纱村的乌纱里。
乌纱村位于礼乐东面,东临江三公路,西邻威东村,南临恩西路,北邻威东村,以盛产西洋菜著名,1949年,村民邓荣安从江门白沙引西洋菜在村内种植,初期只有0.7亩地,现全村发展到200多亩地。
红桡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龙舟赛一名,获“飞龙夺锦”匾
1987年国庆龙舟赛获第一名
1988年礼乐镇庆祝江礼大桥落成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93年国庆赛龙第一名,获“群龙至尊”匾
(又称红须;原色桡,桡板一红色圆中有黑色“天”字)
天字号(南兴坊)所属东红村:业兴东里、业兴西里、东兴里、英东里;
英南村:南乐里、北乐里、聚兴里、西龙里、南雄里。
英南村位于字礼乐的最南面,东面、北面邻东红村,西邻跨龙,又与东仁村隔河相望,南临南环公路,交通便利,往新会三江、古井客车路经村前。东红村:北有南溪桥通墟镇社区的新街,村南有建于清朝同治元年(1862年)的九层名阁——扶风阁,1957年被拆除。
天字号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84年庆祝国庆35周年龙舟竞渡获第三名
(桡柄红色,桡板黑色,有白线相连的七颗白圆星)
七星(忠联坊)所属雄光村:新城里、新积里、北盛里、西昌南里、西昌北里、东兴里、新雄里;雄乡村:西兴里、源兴里。
七星龙舟部分获奖情况
1977年、1978年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79年、1980年、1981年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三名
1984年庆祝国庆35周年龙舟竞渡获第二名
1996年中国江门市首届国际龙舟“高路华杯”邀请赛获纪念奖
1999年礼乐镇端午节龙舟赛获第二名
2001年端午节礼乐镇商会杯第一届龙舟竞渡比赛第一名
2004年端午节龙舟赛第三名,获“三龙争辉”匾
(桡柄原色,桡板白色,桡板有一太极图,为黑色和红色)
白桡(中正坊)所属敬和村:祁丰里、敬和里、月塘里、张围里、新塘里、金和里、祁新里;威西村:南昌里、新地里、接龙里、迎龙里、聚龙里、东胜里、泗源里、新龙里、永胜里、永贤里;威东村:东华里、中路里、荣江里、华路里。
白桡龙舟获奖情况
1961年国庆节礼乐镇龙舟竞赛获第三名
1962年礼乐镇龙舟竞赛获第一名获绿底金字“一登龙门”匾
1968年礼乐镇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77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二名
1984年庆祝国庆35周年礼乐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1987年国庆礼乐镇龙舟赛获第二名
1990年国庆礼乐镇龙舟赛获第三名
1993年国庆礼乐镇龙舟赛获第三名,“三捷龙门”匾
1994年江门市江海区成立庆典龙舟赛获得第一名,获“捷夺群龙”匾
1995年龙舟竞赛获奖纪念奖
1999年端年节礼乐镇龙舟赛获纪念奖
2004年江门市江海区第一届龙舟竞赛获第一名
2009年“国庆杯”礼乐龙舟竞渡获第二名,获“二龙争鼎”匾
丘镇黑桡龙舟停泊在丘镇河边的龙舟坞,长期没人管理,树根缠绕,龙舟破败,已在一百多年前湮没。在合作化时期积集土杂肥,社员在原黑桡龙舟坞挖到了不少龙舟坤甸木,还可用来做锹板。传说礼乐初有龙舟时,丘镇地近大河,不少村民靠打鱼为生,行舟划艇了得,扒丁鼎盛,每逢龙舟竞渡,屡获第一,辉煌多年。丘镇只有一个里,本来地域较小,人口不众,后来河涌渐窄,渔业不兴,扒丁乏人,以致黑桡湮没。现今礼乐只保留有八条传统大龙舟。
龙舟新造或修葺完工,择好吉日良时,时辰的尾数必定是“1”,如八点一(即8时05分)、九点一(9时05分)等,请喃无佬旺龙,祭天地、拜龙王,用补禄(柚)叶水洒过身穿新运动服、腰系红布带、口衔黄榄的全体扒丁(即运动员),人员盛装,龙舟也盛装,装好龙头、龙尾、龙篓、坊牌,扎好龙筋,龙舟外面涂抹猪膏油,鼓手站在鼓格上,由扒丁们协力抬龙舟下水,各就各位后,艄公把龙尾拔除甩落河中,叫“甩尾”,寓意竞赛永不留尾,喃无佬高声祝贺“第一!”,然后燃放鞭炮,庆贺龙舟升水,再划去“取青”。因忌“下水”意头不吉利,故不说“龙舟下水”,而称“龙舟升水”。
龙舟“升水”仪式后或“出大标”前,都要“采青”,采青的地点各有不同,上堡的花蓝桡、黄桡,中堡的白桡、红桡地点是第一涌,近几年黄桡选择第一号(田围名),南堡的七星、九社、天字号、桃果红地点是第一化围。扒龙舟前往采青,沿途扒丁不得出声舷喝,也不敲锣鼓,到达地点后,由带水佬(在前头的艄公叫“带水佬”)跑入围中挖取一棵水稻苗或青草,连根带土栽在船头上,此时锣鼓齐鸣,扒丁齐声呼喝“第一!”,并奋力划船。采青地点选择第一涌第一号、第一化围,皆寓意誓夺第一。
贺庙:新龙舟升水采青回来、每次新挖起龙舟或“出大标”后,都要贺庙。扒丁们装好龙头、龙尾、龙篓、坊牌的盛装龙舟,扒到庙前转鼓,庙前人群燃放鞭炮,递送茶水、饮料给运动员,庙宇的主持送一面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小红旗和一封“利是”,由带水佬接过,插在船头。如此在庙前三次转鼓,谓之贺庙。
晒标:凡“出大标”获得第一名的龙舟,为庆祝夺冠,必定到各坊主要河段扒龙舟三天,沿河燃放鞭炮,显示实力,这叫“晒标”。
食龙舟饭:夺得第一的龙舟组织者,一定在本坊大摆宴席,邀本坊年长者、有声望者、对扒龙舟有贡献者食龙舟饭,小孩也可参加。
做第一龙舟戏:“出大标”夺冠龙舟的坊,传统要做第一龙舟戏,过去是做大戏(演粤剧),后来也有放电影或粤曲演唱的。开演时,扒丁是理所当然坐前排“对号位”。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红桡做第一龙舟戏,搭戏台15丈,牌楼13丈,撰联:“彼有金龙此有银龙四方八面云述别称我是飞龙竟慕群龙首选大地齐欢安乐景;昔者亚元今者解元数十年来先后并美还冀状元希望三元连捷普天同祝太平年。”请来了“胜寿年”粤剧团,有罗家群、靓少佳等名演员演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农历八月十二日出科“胜利飞龙”,黄桡获“胜利飞龙第一名”,东门坊卖沙仔滩几百棵荔枝树做戏祝夺锦,在关帝庙前搭戏台,仁厚里村民黎华润撰戏台联:“黄龙出西海冲波破浪力挫七雄技艺超群竞得双夺锦;彩舟入东门耀武扬威光照五里腾欢鼓舞演戏祝胜利”,请来“万年青”粤剧团演戏七晚七夜。过去演第一龙舟戏,是从傍晚开场直到翌日清晨,通宵达旦一场一场不间断地演出的,傍晚时分,各坊各里,男男女女相约睇龙舟戏,甚为热闹,本坊更是万人空巷。1990年黄桡夺冠,武东管理区在第一号(围名)地堂搭台,益兴里村民区兆炯撰戏台联:“凤翔武乡朝圣地地灵人杰占魁榜:鱼跃东门觐黄龙龙生虎猛夺先锋”,请新会粤剧团演戏三晚,也十分热闹。
礼乐的龙舟竞渡是最受乡民喜爱而又能广泛开展的体育竞技运动,闻名于珠江三角洲。礼乐龙舟竞渡场面激烈,人心激动,号令一发,锣鼓喧天,水花飘洒,鞭炮齐鸣。礼乐龙舟竞渡,分有“扒端午节龙”、“出大标”和“到外地参赛”三种形式,但仍保留了古老的竞技模式:在全长5至8公里的赛道上来回14次,需3个多小时。每次竞渡都需精心组织,各方人员通力合作。如今,礼乐龙舟加强了对外交流,在珠三角众多的龙舟竞赛中屡获佳绩:每次赛龙舟都邀请礼乐籍港澳同胞回乡观看。在礼乐龙舟竞渡广泛开展的今天,礼乐龙舟已成为活跃乡民文体生活,以龙会友,招商引资,联系外界的纽带。礼乐龙舟的制作、保护、传承、推广是一项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大事。
一、组织、参加人员及经费筹集
每条龙舟的组织者叫“龙舟头”,参不参赛,如何参赛,怎样筹款要靠龙舟头定调,再去组织实施,“龙舟头”是各坊自然产生的。龙舟的鼓手是指挥员,礼乐人称为“打鼓佬”。把舵的艄公称“肽艄”,又称“带水佬”,分“正艄”和“帮艄”,正艄退位,由帮艄接任。船头船尾都有“正艄”和“帮艄”,正常情况下,在后的艄公负责掌舵,在前的“正艄”和“帮艄”分两边用桡板角勾起两弯水柱,状如龙须,威风八面,让人赏心悦目,有紧急情况,在前的艄公也协助把舵。龙舟头、鼓手、肽艄,还有打锣的都要有技艺,在乡民中有威信,方可胜任。其他划龙舟的运动员,礼乐人称“扒仔”,亦称“扒丁”,也经严格挑选。出赛时每条龙舟有打鼓手、打锣手、头艄、帮艄、扒丁共71人。
赛龙所需经费由各坊按丁筹集,男丁要交定额龙舟款,女性不用交款。每条龙船派人抬个谷箩,逐家逐户捐米粮,发动较富裕人家捐款,礼乐人称为“掷斗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费由村(大队)、生产队出资及村民、港澳同胞捐款。筹集的龙舟款,专人管理,由龙舟头安排使用。
二、扒节龙
每年端午节,礼乐乡民都扒节龙,以纪念屈原。在农历四月底,各坊把龙舟从龙舟坞挖起,洗净淤泥,扎好龙筋,每天扒到张围河,三条或两条进行非正式竞赛。一河两岸,人山人海,助威的人声、炮竹声响彻张围河,热闹非常,尤其是初一和初五(端午节),呐喊声、锣鼓声、喝彩声交汇在一处,在河面上回荡,震耳欲聋。端午节当天,各条龙舟也在本坊各个里的河段扒节龙。龙舟扒到庙宇前的河段贺庙,故有民谚“好睇龙舟嫁庙堂”,在庙堂前擂鼓击锣。村民们放鞭炮、递茶水(或饮料)给运动员,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欢庆端午节,过了端午节,龙舟便被安放回龙舟坞,礼乐人称“龙舟埋坞”。
在礼乐,有组织的龙舟竞赛,叫“出大标”,又称“出科”,多在农历八月秋凉期间举行,竞赛方式为珠江三角洲特有,一是赛道长,从起点至终点,赛道长5千米至8千米,来回共14次,取14支标旗。赛道多选择在礼乐河(又称睦洲水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起点在南口,终点在江门造纸厂涌口,全长8千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赛道缩短,起点在夹橹(今礼乐大矫),终点在江门造纸厂涌口(即第一涌口),全长5千米。赛道也曾选择在二星公河。二是“转鼓”,由于礼乐的河道狭窄,龙舟又长,不能转弯,只能“转鼓”,礼乐人说的“转鼓”,就是到达目标时,前头的“带水佬”竖起桡板示意,鼓手擂鼓,扒丁齐齐闸桡,使龙舟骤停,然后迅速转身起桡,原来在后的变在前,原来在前的变在后,如此往返竞渡,每次“转鼓”取1支标旗。三是所需时间长,从放龙到收龙要3个多小时,运动员要有耐力,古时有人云:“任槌一鼓先去,到底是谁夺锦”,起鼓在先,未必可以夺锦,起鼓在后,未必不可夺标。四是竞赛时运动员站着扒。
各龙舟参加出大标的“扒丁”,要经过严格挑选。扒丁训练,礼乐人叫“操桡”,一般是7天,每天4小时。在训练中,龙舟头派有经验的前辈在岸上观察,逐天挑选,进行淘汰、补充,故有民谚“水上扒龙船,岸上有眼看”.到第五天拟定出赛运动员。
【2009年“国庆杯”礼乐龙舟竞渡赛★获奖情况★】
《礼乐龙舟》画册礼乐龙舟引
时间:2009年10月18日上午8:30开始 (比赛接近3小时)
地点:江门市江海区睦洲水道流沙河段
第一名奖金:13800元 花蓝桡 一统群龙 牌匾
第二名奖金:10800元 白桡 二龙争鼎
第三名奖金:8800元 桃果红 三跃龙门
第四名奖金:6800元 九社 优胜奖
未列入前四名的获得:3800元的参与奖
五、天字号
六、红桡
七、七星 优胜奖
八、黄桡 优胜奖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6:06:4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718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