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名诗

更新时间:2022-11-09 05:05:54 阅读: 评论:0

基本介绍

嵌名诗出现时间可以一直追溯到南朝梁的梁元帝萧绎。当时并没有嵌名诗的称呼,但事实上萧绎的诸多创作中已经包含了大量后世所谓“嵌名诗”,如《鸟名诗》、《歌曲名诗》、《将军名诗》等。其成型于唐代,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朵不可多得的奇葩。这种将人名巧妙嵌入句首、句中或句尾的奇诗,创作精心,含义隽永,意境优美。其高雅性、文化性、针对性、独特性,充分展现了汉语的神奇与精妙,堪称汉文化之一绝。她既有阳春白雪的高贵,又有下里巴人的谐趣;既受到文人雅士的青睐,又受到黎民百姓的普遍欢迎!

区别藏头诗

嵌名诗其实是一个偏广义的模糊现代用词,古人并没有用“嵌名诗”或“嵌名”一词来特指,故也未被当今的权威汉语词典收录。只是人们约定成俗地把嵌入特定名字或词组的旧体诗(含楹联)泛指为嵌名诗。有关嵌名诗的明确内涵和外延,还有待学者、专家进一步厘定完善。

至少古至唐代,诗家已有“藏头”一说,因其使用频繁更被人们单独称为藏头诗,又叫藏头格,演变至今主要有三种形式,均体现在现代汉语词典“藏头诗”的解释中:

第一种按明朝梁桥在其所撰的《冰川诗式》中所云:“藏头格,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具言所寓之景与情,而不言题意,至结联方说题之意,是谓藏头”。

第二种是循环将每诗句首字暗藏在上一句末字中。

第三种是将所言的事依次藏在各诗句首字位置上。

可见藏头诗的所含范围也甚广。清朝以后亦有人把上述第三种藏头诗归为嵌字格,而他们都可划入嵌名诗的范畴。

案例说明

古代案例

如《水浒传》中吴用题卢俊义宅中诗,就在四句的首字暗藏“卢俊义反”四字:

芦花丛里一扁舟,

俊杰俄从此地游。

义士若能知此理。

反躬逃难可无忧。

.

早期的嵌名诗,如南朝梁元帝萧绎的这首《针穴名诗》:

金推五百里,

日晚唱归来。

车转承光殿,

步上通天台。

钗临曲池影,

扇拂玉堂梅。

先取中庭入,

罢逐步廊回。

下关那早闭,

人迎已复开。

诗中所嵌的五里,归来、承光,通天、曲池,玉堂、中庭,步廊、下关,人迎等,都是中医穴名,这是属于散嵌式的。

嵌名诗 七绝 食茶至禅 黄胤然嵌名诗 七绝 玺石阁聚 黄胤然嵌名诗联:浩歌千古意,淳演一天香。黄胤然.

藏头嵌名诗最关键、也是最难的地方在于不让人轻易识出所嵌之字词,而完全被全诗字面本意的意境所吸引。诗之整体内容和意蕴必须能立得住,不能以所嵌之字害意,以所嵌之词损诗,否则就是失败。明朝人王骥德在《曲律》卷三《论巧体第二十九》中借用宋人诗理亦有曰:“需字则正用,意却假借,读去不觉”(陈多,叶长海《曲律注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04页)。

如宋朝著名的文化集大成者苏东坡,他自杭州通判任上被召回京路过润州,被润州知州许仲途邀至府上宴待。席间有官伎郑容和高莹二女请求“落籍”和“从良”。苏轼于是就在许仲途的公文上写了《减字木兰花·赠润守许仲途》。把这首词每句首字联起来读,便是“郑容落籍,高莹从良”八个字(见于清赵翼所著的《陔余丛考》)。词的全文如下:

郑庄好客,

容我尊前先坠帻。

落笔生风,

籍籍声名不负公。

高山白早,

莹骨冰肌那解老?

从此南徐,

良夜清风月满湖。

. 和苏轼同时代的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晚年有一首《定林所居》,每句均散嵌有“溪”“山”二字而不觉拖沓: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

还有元代关汉卿的《杂剧·望江亭》里,女子谭记儿为向恋人白士中示爱,写有一首嵌字诗,内含“愿随君去”四字:

愿把春情寄落花,

随风冉冉到天涯。

君能识破凤兮句,

去妇当归卖酒家。

白士中看后立明其意,旋即还以嵌字诗作答,内含“当不负卿”四字:

当垆卓女艳如花,

不记琴心未有涯。

负却今宵花底句,

卿须怜我尚无家。

以上两首诗情真意切,虽然内嵌藏字机妙却毫无斧凿之感。

.

现代案例

可喜的是,在当今社会,这种汉文化的优秀形式,并未被经济的浪潮淘汰,反而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随着人们越来越浓厚的个性追求,嵌名诗这种独具特色且具有唯一性的特质,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并正在成为一种新的职业。稍稍留意一下,你就会看到,报刊杂志以及网站上,不时会有名人雅士的嵌名诗作一展风采;更不用说那各地城市以及风景名胜区中,活跃着一大群嵌名队伍。观者、写者、买者、卖者,其乐融融。

比如中国德高望重的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人会长赵朴初老先生的嵌名茶诗《咏天华谷尖茶》:

深情细味故乡茶,

莫道云踪不忆家。

品遍锡兰和宇治,

清芬独赏我中华。

.

以及《中国——茶的故乡》

东瀛玉露甘清香,

楞伽紫茸南方良。

茶经昔读今茶史,

欲唤天涯认故乡。

这两首诗把著名的日本宇治产玉露茶,斯里兰卡(古称楞伽)产红茶——锡兰等都嵌入诗中。从赞颂日本名茶宇治玉露茶及斯里兰卡楞伽紫茸茶入手,点出了中国茶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欲唤天涯认故乡”,日本宇治玉露茶及楞伽紫茸茶分别是从中国传播出去的,它们的故乡都在中国,所以“清芬独赏我中华”。

七绝《食茶至禅》黄胤然

食调五味理阴阳,

茶饮千家论短长。

至道中和天地意,

禅香不二草花香。

这是一首嵌“食茶至禅”的七绝(藏头)。悟得不二,茶酒饮食皆有禅趣,禅茶本一味,花佛自同香。

七绝(依中华新韵)黄胤然

天玺怀来日月光

兰石境界引华章

高阁自有禅茶韵

雅聚时贤鹤梦长

该嵌名诗嵌入的是“玺石阁聚”。

.

浩歌千古义,

淳演一天香。

此嵌名诗联(藏头)嵌入的是“浩淳”两字。

无双泉涌无穷意,

有道媒传有益人。

这幅诗联嵌入的是“泉媒”二字。因为嵌于每句第三字上,也即是古人所谓“鹿颈式”。

在新的语境下,藏头嵌名诗会比在古代受到更多的重视及应用。但无论是嵌名诗的需求者、创意者以及诗文化的监理者,都应该维持一种中国诗词与生俱来的、基本的格调美、意境美、庄重美。

话说回来了,现今嵌名诗不少,但真正含金量高的却不多见。为推广传统诗歌文化,提高嵌名诗创作水平,灵通山工作室,提出“每个人都是一首诗”的创作主张,并把“让嵌名诗成为每个人的一张文化名片”当作自己的文化梦想。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5:05: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692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嵌名诗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