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叶蛱蝶,鳞翅目枯叶蛱蝶属下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2-11-09 02:20:17 阅读: 评论:0

形态特征

(图)枯叶蛱蝶枯叶蛱蝶翅面褐色或紫褐色,有藏蓝色或蓝色光泽。前翅中域有一横贯翅面的桔黄色宽带,亚顶部有一小白斑,中区有一小透明斑。后翅大部分紫色,后缘区灰白。翅腹面枯叶色,静息时从前翅顶角至后翅臀角有一连贯的明显的深褐色纵线纹,纵纹两侧有几条斜线纹,极似叶脉。翅反面的色泽线纹因个体和季节不同而有差异,但不脱离枯叶状。枯叶蛱蝶属的蝴蝶是世界著名的拟态昆虫。

分布地域

分布于陕西、四川、江西、湖南、浙江、福建、广西、云南、海南、台湾及日本、越南、缅甸、泰国、印度。

生活习性

(图)枯叶蛱蝶在枯叶蛱蝶通常生活在树木茂盛的山岳地带,常见其出没于悬崖峭壁下葱郁的混交林间。雄蝶在活动时,常常飞栖到伸出在溪涧流水上空2米多高的阔叶树叶上,等候雌蝶飞过而追逐交尾,这时挥网兜捕,极易成功。如若漏网立即飞入丛林,栖止于藤蔓或树木枝干上,它飞翔迅速,行动敏捷,更凭借其翅里酷肖枯叶而隐匿起来,一时极难发现其栖息所在。它的栖息姿态是头端向下,尾部朝天,常静止在无叶的粗干上。

特性和饲养

(图)枯叶蛱蝶在自然界枯叶蛱蝶Kallima inachis Boisduval分布在潮湿天然阔叶林,成虫主要发生期在5-9月;卵期约6 d;幼虫期约36 d,5~6龄,以5龄居多;蛹期约10 d;1个世代约需50余d.在温度22~31.5℃,湿度48%~98%条件下繁殖饲养状况良好,生长情况近似野外,但是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幼虫生长速度加快,幼虫期从野外的36 d左右缩短为16.8~23 d.在重庆,除取食马兰外,还有爵床Rostellulariapracumbens(L.)Nees和狗肝菜Dicliptera chinensis(L.)Nees等为其寄主植物。枯叶蛱蝶是一种野外种群数量低、不易见到,观赏、研究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成虫出现期长达7-9个月,容易养殖的蝴蝶并且寄主植物容易大量栽培,在蝴蝶养殖产业化过程中,可作为先导种之一.

繁殖情况

一生发育要经过完全变态,即要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发育

(图)枯叶蛱蝶为促进枯叶蛱蝶人工规模化养殖,观察了人工气候箱中20℃时不同光周期下枯叶蛱蝶幼虫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光周期对枯叶蛱蝶幼虫及幼虫在不同光周期下蛹的发育历期影响明显,1~5龄幼虫发育历期分别在4.1~5.2、4.8~6.6、4.8~7.0、6.3~8.3 d和11.2~13.8 d之间,蛹发育历期在19.5~24.4 d之间;幼虫最长和最短历期分别相差1.1、1.8、2.2、2.0 d和2.6 d;蛹相差4.9 d.同时,光周期对幼虫和蛹存活率也有一定影响,不同光周期下幼虫期存活率在64%~92%之间,除12.0 h光照时为64%较低外,其余光照下均超过80%;蛹存活率除12.0 h光照时为77%和12.5 h光照时为87%略低外,其余均在90%以上。在20℃时,人工规模化养殖选择12.5 h或14.0 h光照较好。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2:20:1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62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枯叶蛱蝶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