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1988年滕文骥执导电影

更新时间:2022-11-09 02:04:29 阅读: 评论:0

剧情简介

西南某镇有一老者下得一手好棋,外号“钉子李”。他用钉子把老“将”钉死在棋盘上,声称谁能在对弈时让他拔钉挪将,他就服输。从北京来了一批下乡知青,其中有一个名叫王一生(谢园饰)的棋呆子。他虽家境贫寒,但少年迷棋,精通棋道。不久,地区召开运动会,王一生的同学阿钟、铁汉和小瑛等人,拦住了八个得奖棋手,要王一生和他们比试,全场顿时轰动。此时,“钉子李”也派人邀请王一生赛棋,王一生决定下盲棋,和他们九人进行一场“车轮大战”。观棋人熙熙攘攘,王一生独自坐镇中央,静得像块铁。经过一番激烈拼搏,八个棋手相继败北,独剩下与“钉子李”那盘棋仍在继续。不知过了多长时间,“钉子李”终于招架不住,派人拔钉挪将,全场哗然。王一生却像铁铸一般,似无所见,也无所闻。“钉子李”最后派人送来信函,要求平手言和。王一生喉咙嘶哑,半晌才说出:“和了吧。”阿钟递给王一生一颗闪亮的无字棋——那是王一生母亲当年用旧牙刷柄磨成的。骚动的人群挤掉了他手上的棋子。翌日,王一生终于找到了那颗无字棋。此后,他虽被选入棋队,但再也不下棋了。棋王

角色介绍

获得荣誉

1988年最佳剪辑奖提名金马、周得阳
1989年最佳男主角获奖谢园
最佳摄影提名王新生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1984年,作家阿城于《上海文学》发表了中篇小说《棋王》,该小说为其处女作。1988年,导演滕文骥任导演,并与张辛欣对小说进行改编,滕文骥在开拍前宣城要“拍一部雅俗共赏的艺术片”。在对小说进行改编时提出了所谓改编的八字方针,即“抛开小说,另起炉灶”。他把原著小说的四节分成了三大段落。第一段是北京和路途上,第二段在农场驻地,第三段是车轮大战,并要求各部门都在意“统一”两个字。

幕后花絮

该片根据阿城的同名小说改编。

该片是拍了多年娱乐片的滕文骥导演首次拍摄艺术片。

导演滕文骥曾经声称要将《棋王》拍成一部“武侠片”,后来则坦然承认这只是“宣传策略”。

电影制作团队中的“象棋指导”何连生正是棋王的原型之一。

谢园为了演好《棋王》,专门学下围棋,并由此喜欢上了围棋。棋王

作品评价

滕文骥的《棋王》显然是以“棋”为中心的,整部电影就是讲述了一个特殊年代的象棋故事,这一点是完全尊重原著的。电影一开头,银幕上就显示了一个象棋残局,随后在这残局上打出的字幕则郑重其事地介绍有关象棋起源的历史传说,这一般可以解读成编导对于故事中心或主题的揭示。电影虚构了新调来的本地区文教书记,一个象棋爱好者和当地象棋高手“钉子李”的棋局恩怨,并以此结构全部故事,这虽然带有明显的时代和政治色彩,核心还是在于棋。

影片的若干改动显示了对于传奇性的排斥,和对于现实性的突出。电影增加了红卫兵抓人、知青放炮、烧荒及知青点失火等情节,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展示得更加真实而完整。电影凭空设置的文教书记与“钉子李”的棋局恩怨,使全部故事都笼罩在政治阴影之下,潇潇洒洒的王一生变成了政治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以上这些改编代价换来的,则是一种20世纪80年代大陆所允许的、温和的、合情合理而中规中矩的知青记忆。(《电影评介》评)棋王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2:04: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61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棋王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