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国学教育悄然升温,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深切关注,这无疑是一件好事。重建国学,不仅是中华民族强大自信的标志,而且也是进入世界多元文明体系、开展文化对话的时代为我们提出的要求。在中国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历史时期,进行世界范围的文明对话,必须凸显中华文化的主体性。不能盲目崇外,不能丢掉传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应该认识到增强中华文化主体意识、时代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代以来,国学势微,国学的意义和地位遭到质疑,甚至被否定。正如英国庄士敦先生1913年所说的那样:“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的价值的时候,中国人自己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不耐烦的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
古二十四孝
一 虞舜圣君 大孝格天
二 文帝事母 亲尝汤药
三 曾参至孝 母子连心
四 闵子芦衣 感化后娘
五 子路事亲 百里负米
六 董永卖身 天赐良缘
七 郯子鹿皮 取乳孝亲
八 江革背母 逃难尽孝
九 陆绩六岁怀橘孝亲
十 唐媳乳姑 子孙孝如
十一 吴猛爱亲 以身喂蚊
十二 王祥卧冰为母求鲤
十三 法师诚孝 感动白骨
十四 杨香十四 打虎救父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1:39:5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609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