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底涛声

更新时间:2022-11-09 01:33:40 阅读: 评论:0

书籍简介

书名:心底涛声

作者:和仰轩

出书机构:北京时代弄潮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网络推广:个人出书网、老人出书网

媒体支持:时代文化出版社

合作宣传:时代教育出版社、时代文献出版社、时代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年6月

版次:1版

开本:850×11681/32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作者简介

和仰轩,男,1936年出生于陕西省蒲城县。1954年毕业于西安石油工业学校,大专文化程度。

本书序文

想写回忆录,从1996年退休便有这个念头,但直到时过一年多后的1998年3月初才鼓起勇气,拿起笔来,抒写我的生涯春秋。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在回忆梳理,凝神聚思,提炼升华,安排结构,终于文兴大发,行笔如潺潺流水,一发而不可收拾。每日笔耕四小时,历经三个月,终于草成了约10多万字的回忆录──《心底涛声》。草成之后,我没有急于印刷成书,而是将其束之书屋,隔段时间拿出来看看、改改,就这样过了12年时间,才下决心将其结集成书。

我写回忆录,不是为了出版发行,更不是为了成名,在这一点上我是有自知之明的。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既然没有名望,亦就没有奢望。我写回忆录,是为了记录一段真实的历史,倾吐我内心的涛声,讴歌共产党的恩情,赞美亲情、友谊的珍重,总结经验教训,激励我和我的后人脚踏实地地前行。

我的回忆录,试图叙写一个从关中渭北高原贫瘠的土地上诞生,在贫困中渐渐长大,然后背上行李卷儿,离乡背井,走进西安,走进石油工业行列,走进首都北京,走遍大半个中国,以至走出国门的农民儿子的人生轨迹。这个轨迹,既有蜿蜒曲折,又有金光大道;既有电闪雷鸣,又有春风和煦;既有艰难与苦痛,又有美满与幸福。我的回忆录,是我的心底里奔涌激荡的涛声,它想告诉人们:困难、挫折和顺利、成功是和人的命运相应而生、相向而行。做人就要做搏击困难的勇士,掌握自己命运的强者。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原文摘录

…………

星期天,我们就乘车到高台县城去玩。高台县虽说是个县,实际上是个大村庄,只有一条街,汽车从东门进去,喇叭还没打完,已经出了西门。

我们看场电影,逛逛商店,买些小吃和日用品就往回返。这期间发生了一桩有趣的事。我们同学郭建基和姬静是同班同学,他们在学校就恋爱相好,年纪都不小了,到了结婚年龄。

“五一”劳动节那天,我们这些同学和好友为他们结婚作准备,区队特意给了一个蒙古包作新房,井下地质组的姑娘们剪了“囍”字和喜鹊红梅贴在蒙古包,把新房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下午,在帐篷群的中间举行了婚礼,几百名职工围得水泄不通,吆喝着要他们唱歌、谈恋爱经过。姬静是北京长大的姑娘,郭建基是甘肃天水地区的小伙,俩人都是细声慢语的老实人,既不会唱,更不愿谈恋爱经过。

大家不放过,推来搡去,我于是提议叫他俩给大家鞠个躬,才算解了围。晚上他们就住在蒙古包里度新婚,谁料半夜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大风把他俩的蒙古包顶盖给刮跑了,将他们暴露在光天月下,姬静吓得惊叫,我们听到叫声,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快穿衣跑出来一看,看到了难得看到的“西洋景”,大家一边笑,一边帮他们搭好蒙古包

。第二天,我编了段顺口溜和他俩逗乐:“蒙古包里度新婚,相亲相爱是知音。狂风砂石来捣乱,把新郎新娘晾在月光下面。”几十年过去了,我们都已退休,又同在华北油田,每逢见到他俩,我就提起此事,姬静总是笑着说:“你坏,你坏。”

…………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1:33:4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606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心底歌声
下一篇:心底桃花
标签:心底涛声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