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楚国的乐器,1978年河南淅川楚墓出土。每枚钟都有调音槽,音槽两边形成遂部和鼓部的两个音区。该组编钟音质很好,音阶准确,至今仍可演奏乐曲。
钟是古代祭祀或宴飨时用的乐器。钟体上部称为钲,下部为鼓,即发声的部位。钟口呈弧形弯曲,称为于。内壁有深沟漕,系调音磨锉所致,由于钟口弯曲,钟体表面铸有钟乳,形成声音衰减较快,并有双音的特点。用多件频率不同的钟按大小不同依次排列, 编成一组,构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为编钟。
本文发布于:2022-11-09 00:17:5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57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