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华晴隆

更新时间:2022-11-08 14:45:39 阅读: 评论:0

基本介绍

晴隆千峰翠,隆地万物华。睛隆县域地貌属高源峡谷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最高点为2025米,最低处为543米,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具有“十里不同天”之称。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小麦次之;经济作物有茶叶、柑橘、苡仁米、油菜、甘蔗、花生等,其中茶叶、柑橘、苡仁米等在国内久负盛名。全县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煤,锑、黄金、铅锌、钛、萤石、大理石、硅石、贵翠等。主要经济支柱产业除农业外,工业方面有煤炭工业和电力工业,蓄量极大的钛矿正待开发。沧海桑田,万象更新,晴隆县名,多有更迭,上溯其源,可至秦汉。春秋战国时期,县为牂牁国(郡),夜郎国(郡)属地。秦汉时期设立县制,在县属地一度置夜郎县、谈指县。蜀汉时为贲古县和漏江县,可称贲古县,亦可称漏江县,后废贲古县,称漏江县。魏晋时期,西南少数民族爨蛮势力扩张,东爨乌蛮首酋阿轮占据盘江地,废除县制,称于矢部。唐贞观年间,太宗遥置盘州,县地属盘州,仍归于矢部领。直到元代,于矢部附元,置普安路总府。在今县城设尾洒驿(尾洒系苗语,为“水下”驿之意)。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置尾洒驿紧卫,继在今县城内设尾洒堡。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由指挥使梁海择地,在尾洒堡设安南卫,建安南卫城,今县城始定。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裁卫建安南县。1941年5月,时逢抗日战争期间,因安南县名常与邻国法属殖民地安南(今越南)名相混淆,贵州省政府决定,取县城莲城镇西南隅名山晴隆山山名,作为县名,更安南县名为晴隆,晴隆县名至今已七十个春秋。

历史

晴隆县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历史进程中,曾发生许多重大事件。明洪武十四年十二月(1382年1月),普定指挥使顾城率兵进入尾洒地,伐阿黑诸寨土著,阿黑十余寨归附明王朝;正统十三年(1448年),安南卫辖地苗人鄢十班率众起义,围攻安南卫城近年余,景泰元年(1450年),安南总兵梁瑶邀普安州土判官隆本率土兵驰援,与安南卫指挥使肖能夹击鄢十班,起义失败;弘治十一年(1498年)土判官隆畅之妻米鲁与土司营长阿保造反,在安南卫城外高筑寨垒,围困安南城,取寨名为“阿先”,隆畅之妾和儿子在城南门外筑一寨,寨名“承天”,其自字号“无敌大王”。黔国公沐昆率兵讨伐,破阿光、承天二寨,米鲁、阿保等败逃,继游战于安南卫与普安州之间,十六年(1503年)沐昆靖平米鲁;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安南卫辖地河塘、毛口的少数民族首领老光凹聚苗、夷等族人起义,北盘江中上游沿岸民族随之响应,声势浩大。贵州巡抚率兵镇压无果。四十七年(1618年)省巡抚张鹤鸣与安南卫指挥使梁东旭等,集汉军、土兵进行包抄围剿,起义失败;清咸丰同治年间,白族起义军占领安南县城达十年之久,至同治十年(1871年),驻守安南的义军失败;民国后期即1940—1941年间,侵华日军先后派遣飞机63架次,对县属盘江,鲁打乡乡长及联保主任抓太平头村民刘老大的独儿子当壮丁,引发乡民暴动,国民晴隆县府及第三行政公署连续三次派兵镇压未果,是年腊月,当局集保安一、三团部分兵力,对暴动队伍进行围剿,暴动失败。

文物

晴隆县民族风情浓郁,风景这边独好。晴隆县建制历史悠久,在县境内尚存一些文物名胜古迹,有城西的“欲飞”摩岩石刻,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江桥摩岩石刻群、安谷砖牌坊等,均为州级重点保护单位;位于城南1公里处的二十道拐,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三望坪草场,光照湖景区等别具一格。

本文发布于:2022-11-08 14:45:3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31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翠华晴隆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