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乚 háo ㄏㄠˊ
◎ 古同“毫”。
● 乚 yǐ ㄧˇ
◎ 古同“乙”。
◎乚
(一)拼音:háo,注音:ㄏㄠˊ
〈名词〉
乚,十丝也。俗用字。——《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 按,《孙子算经》:“度之所起,起于忽。欲知其忽,蚕吐丝为忽。十忽为一丝,十丝为一毫,十毫为一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一寸。”
乚,同“毫”,十丝。见《直音篇》。——《中华字海· 乙部》
◎乚
(二)拼音:yǐ ,注音:ㄧˇ
乚,同“乙”。字见清《张槐生墓志》。——《中华字海· 乙部》
乙,《说文》作:“乙,象春艸木冤曲而出也。”笔迹小,异亦作“乚”。(yǐn),与(⿱亠⿱,xuán)鸟之“乚”相混。——《隶辨·入声·质韵·乚字》
用“乚”作部首的例字有:乳、乩(jī)、乱、乢(gài)等。
(一) háo 音毫〗同“毫”,十丝。见《直音篇》。
(二) yǐ 音以〗同“乙”。字见清《张槐生墓志》。
“乚”与“”是音义皆不相同的两个字,但是两者的字形很接近,故而“(yǐn)”多与“乚”相混淆。《说文》及《康熙字典》收录了“(yǐn)”字,但没有收录“乚”字。后人多有把“”误识为“乚”者,以下是“乚(⺃)”与“”的区别。
一、笔画不同,写法上稍有差异。
“乚”的笔画名称是“竖弯钩”,例字如:扎、儿、圠(yà)、孔等。“乚”字在拐弯处平滑弯环,以向上提钩结笔。
“”的笔画名称是“竖折”,例字如:山、兦(wáng)、亾(wáng)、(⿺虫,nì)等。“”字在转折处没有弯弧,竖横笔画成垂直之态,与“乚”相比没有向上提钩。
二、音义不同。
乚,①《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音毫,训为:“乚,十丝也。俗用字。” 《中华字海· 乙部》云:“乚,同‘毫’,十丝。见《直音篇》。”②又音义同“乙”,《隶辨·入声·质韵·乚字》引《孔宙碑》:“乙”,异亦作“乚”。《中华字海· 乙部》:“乚,同‘乙’。字见清《张槐生墓志》。”
,音隐,《康熙字典· 乙部》:“《玉篇》古文隐字。注详阜部十四画。《说文》象(qì)曲隐蔽形。”许慎《说文解字》:“,匿也。象曲隐蔽形。凡之属皆从。读若隐。”
háo《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音毫。
同“毫”。十丝。《改并四声篇海》引《俗字背篇》:“乚,十丝也。俗用字。”
乚(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字形对比
本文发布于:2022-11-08 06:11:2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5095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