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文明,人类古老文明之一

更新时间:2022-11-08 01:34:41 阅读: 评论:0

基本概念

伊斯兰文明藉由Tawhid将不同文明要素凝聚、整合成一个有机结构体,成为伊斯兰文明之共同标的。Tawhid不仅将不同文明要素整合,且将之改造调合,使之相互支持而达成和谐统一。由于伊斯兰文明的传播幅员相当广大辽阔,因此其吸纳了不同地域的文化传统和文明成果。

天方神韵在伊斯兰文明形成过程中,Tawhid并没有改变那些不同文明要素之本质,而是将旧有的要素转化为具有伊斯兰之特质的新要素。这些特质要素充分表现出伊斯兰文明的多元性;而且,这些文明要素的转化具有轻重之分,完全视该要素间的关系与其功能而确定;换言之,伊斯兰文明在各地域因融合程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信息延伸

当今世界,人类对于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明日益关注。尤其是政治学界和舆论界,对伊斯兰文明表现出强烈而浓厚的兴趣。这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同伊斯兰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是相一致的。因此,一位世界著名的政治人物把伊斯兰文明称为现实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文明。

伊斯兰教同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伊斯兰教7世纪中叶兴起于阿拉伯半岛。这一事件揭开了阿拉伯历史的新篇章。历史学家认为,此前的阿拉伯处于蒙昧时期。不久,伊斯兰风暴便席卷了西亚、北非、中亚、西南欧等广大地区。从此,伊斯兰教具有了世界性品格,成为被征服地区人民的共同信仰。在西方学者称之为“萨拉森帝国”的穆斯林王朝里,同一性的标志就是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内涵是广博而丰富的。“伊斯兰”并不专指一种宗教意识、信仰体系。它同时又指称一种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态,甚至时代特性。而凛然贯通于穆斯林生活所有领域并成为其“脊梁”的,就是伊斯兰精神。在这一精神指导下,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在吸纳原有遗产的基础上,创造了灿烂的伊斯兰新文明。

天启文献

伊斯兰文明的本质是和平与顺服。真主的正道和遵循真主正道的人维护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幸福安宁。伊斯兰的和平与顺服不是委曲求全、苟且偷安的虚假和平﹐而是建立在仁慈﹑公正﹑正义、平等﹑合作基础上的和睦相处﹐并由此创造人类的安宁与幸福。 《古兰经》说﹕真主的确命人公平﹑行善﹑施济亲戚﹐并禁人淫乱﹑作恶事﹑霸道﹔他劝戒你们﹐以便你们记取教训。

在伊斯兰语境中,伊斯兰不是单一的和平主义者。伊斯兰认为战争是令人厌恶的﹐但它不可避免。因为世界上有恶魔和自私﹐就有人想掠夺和称霸。《古兰经》教导穆斯林在受到攻击时有权拿起武器进行反抗和自卫。安拉在《古兰经》中启示说﹕“你们当为主道而抵抗进攻你们的人﹐你们不要过份﹐因为真主必定不喜爱过份者。”这是真主对信士们的命令﹐他们授权开展为维护真主的正道而抵抗进攻他们的自卫战争﹐不论来犯者是否穆斯林。穆斯林的战争只限于自卫的抵御﹐而不许可对敌人残酷虐待和穷追猛打﹐这就是“不要过份”的意思。

重要作用

伊斯兰文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发展起了重要推动作用,并为之做出了世所公认的贡献。在中世纪,伊斯兰世界的“百年翻译运动”使得希腊古代典籍完整保存下来,为欧洲文艺复兴提供了指路明灯。伊斯兰文明在科技方面的成就同样是人类文明遗产中的宝贵财富。例如在医学方面,直至19世纪欧洲的专科院校仍用其著述作为经典教材。阿拉伯语成为《古兰经》的语言后,迅速向世界各地传播,成为最活跃、最富生命力、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之一。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抓住时机》中说:“当欧洲还处于中世纪的蒙昧状态的时候,伊斯兰文明正经历着它的黄金时代……几乎所有领域里的关键性进展都是穆斯林在这个时期里取得的…当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伟人们把知识的边界往前开拓的时候,他们能眼光看得还远,是因为他们站在穆斯林世界巨人们的肩膀上”。“讲阿拉伯语的各国人民是第三种一神教的信仰者,是另外两种一神教的受益者,是与西方分享希腊一罗马文化传统的人民,是在整个中世纪时期高举文明火炬的人民,是对欧洲文艺复兴做出过慷慨贡献的人民”。

相关评价

在漫长的中世纪,伊斯兰文明承担了联接东西方的责任,宽容并保护了欧洲古典文化的遗产,为今天的世界格局奠定了基础。

易中天认为:“伊斯兰文明为什么会这样强悍呢,一个根本的原因或者说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是先立教后建国,先有伊斯兰教,然后才有阿拉伯帝国。也就是说对于伊斯兰文明来说,宗教和文明是同格起源,同步诞生,同位发展的。这是世界上的唯一。而且穆罕默德做到了一条,就是天上人间打成一片,伊斯兰这个词不但是宗教意识,是信仰体系还是社会制度,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所有穆斯林都是按照伊斯兰教的教义在生活。能够事无巨细地管到这种程度的,历史上只有中国的儒家,但是儒家思想第一不与中华文明同步产生,第二儒家思想不是宗教。

伊斯兰文明成功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皈依的手续极为简便,任何人要归伊斯兰教,只要诚心诚意地念一遍清真言和作证言就可以了,清真言的内容就是万物非主,唯有真主,穆罕默德使主使者。然后我作证万物非主,唯有真主,我作证,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那么你就是穆斯林,手续非常简便。但是在这种简便的手续背后,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文明的精神,文明的精神是伊斯兰文明具有世界性品格的重要原因,那么伊斯兰的精神是什么呢,至任至慈。伊斯兰文明尊重生命,反对杀戮”。

趋势特点

当今伊斯兰世界,只有民族与宗教两种基本力量。他们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战后伊斯兰国家文明建设中,如何理顺民族与宗教的关系问题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共同的课题。一些事实表明,偏于保守的政治制度似乎与伊斯兰教有较多的兼容性,如在沙特阿拉伯王国,王权、家族、宗教形成三位一体、互为依托的格局,社会更加稳定一些。反观一些采取激进政治制度的国家,如在纳赛尔主义的故乡埃及,民族主义政权经常因为遭到传统宗教势力的反对而陷入政治合法性危机。

伊斯兰文明除民族、宗教视角外,当代伊斯兰文明建设另一观察角度是现代化进程问题。地处中东的阿拉伯世界是伊斯兰世界的核心,中东现代化进程势必对伊斯兰世界的现代化进 程产生重大影响。中东的现代化不仅要妥善解决好宗教文化传统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关系问题,而且首先要求创造一个和平安宁的社会环境。然而,战后中东地区战乱不止,外部势力以各种方式介入地区冲突,使中东的和平建设一再遭到破坏。战乱对于现代化进程的负面效应成为文明研究的重要关注点之一。

古老的伊斯兰文明是以伊斯兰宗教为精神世界之文明、制度文明的基础。传统上伊斯兰教不仅是一种信仰体系,而且是一种社会制度、文化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式。一句话:伊斯兰本身就是文明。因此,当伊斯兰文明因近代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及殖民化浪潮而陷入困境时,从自足的宗教文化资源本身来寻求出路就成为一种巨大的历史惯性。“宗教兴则民族兴”,近代以来伊斯兰复兴运动的历史一再重复这一传统思维模式。在此意义上,伊斯兰世界的现代主义、民族主义、社会主义、原教旨主义等现代文明思潮,几乎都没有完全脱离作为传统重要体现的伊斯兰宗教。如果说现代伊斯兰文明是中世纪伊斯兰文明的继续和发展,那么全面地、历史地、辨证地来对待特定时空条件下形成的传统,就应当成为确定伊斯兰文明走向的重要理论原则。但不同的国情又使各伊斯兰国家对自身的传统采取多种不同的立场、态度和做法,结果也各不相同。

其次,伊斯兰文明的解释主体愈益多元化。多种不同的文明思潮勃然兴起,既互相竞争又互相补充。

中世纪伊斯兰文化的统一性是多种因素所促成,其中解释主体的单一性可谓决定性因素之一。历史上伊斯兰制度文化唯一的权威解释主体是精通经训、教法教规的宗教学者阶层。他们上有统治者的庇护,下有民众的敬重,不仅为传播宗教文化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以其特有的方式精心守护着宗教思想的正统性和一脉相承的历史连续性。然而,近代以来随着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的解体,文化解释主体的多元化已成为主导趋势之一。

伊斯兰文明什么是伊斯兰?谁代表伊斯兰?谁是伊斯兰宗教的权威解释者?诸如此类的疑问,如今在伊斯兰世界不会找到标准的答案。近代最早兴起的泛伊斯兰主义,是“政治伊斯兰”的一种形态,它对伊斯兰文化的诠释,强调的是“团结意识”和“奋斗精神”(伊斯兰圣战)。后起的现代主义潮流本质上是文化适应主义,它对伊斯兰教的诠释具有“辩护主义”倾向,认为伊斯兰文化传统中同样富有近代西方工业文明中的科学思想、理性主义精神。民族主义对伊斯兰教的诠释有两大流派,土耳其民族主义强调世俗主义、政教分离、宗教个体化等非宗教思想原则,而阿拉伯民族主义注重政治功利主义,其诠释既肯定宗教的民族性,也不断然否定民族性格中的宗教因素。甚为活跃的原教旨主义是当今“政治伊斯兰”的主要形态,其解释倾向注重伊斯兰文化的主体性,以回归传统、反对西方化、世俗化为本质特征。除了不同的文明思潮之外,解释主体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广泛复杂性也分外引人注目。可以说人人都拿伊斯兰说事,而伊斯兰似乎可以代表任何东西。不仅宗教学者、宗教“神职”人员仍以权威解释主体自居,政府官员、军政强人、政党领袖、非宗教专业的师生乃至宗教政治反对派头面人物、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鼓吹者都经常以宗教名义表达各不相同的观点。解释主体的多元化反映了分裂的社会政治现实。当然,不同 的解释也有某种互补作用。

第三,伊斯兰与西方“文明的冲突”成为热议话题,但主流话语主张不同文明间展开对话、交流。

近十余年间,在西方特别是在美国和以色列,“文明冲突论”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它的事实依据主要有二:一是冷战结束后,在“危险的伊斯兰弧形地带”即所谓“文明分界线”上出现了一系列暴力冲突事件;二是西方的价值观,诸如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宪政制度、多党政治、议会民主、市场经济、政教分离等原则很少在伊斯兰世界得到认同。其实“文明冲突论”没有多少高深的道理或学问,不过是说文明之间历史形成的差异难以改变,因而从逻辑上讲很可能会发生冲突。这里我们无法就“文明冲突论”展开深入系统的讨论,而只想就“伊斯兰威胁论”问题谈一点看法,因为它是“文明冲突论”的重要依据之一。

自从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美国和西方政界就不断警告人们要防范潜在的“伊斯兰威胁论”,苏联解体后有人甚至宣称“绿色威胁”将代替“红色威胁”,成为西方主要的敌人。这种政治宣传不顾基本事实,毫无理论价值。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略予分析。一是根本不存在所谓泛伊斯兰威胁问题。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伊斯兰世界不是统一的政经实体,各国政府对西方的态度各异,不可能成为反西方政治联盟。二是伊斯兰国家尽管在文化价值观上与西方歧异,但在政治上与西方对立的只限于伊朗、叙利亚等少数国家,它们不足以对西方的安全和利益构成实质性威胁。三是非政府宗教组织中的原教旨主义派别,他们不仅在内外政策上反对本国政府,而且在意识形态、价值观上强烈反对西方。但他们不代表主流民意。在当今的伊斯兰世界特别是阿拉伯世界,尽管人们强烈反对美国强权政治和偏执的中东政策,但这不等于反对西方文明。相反,许多虔诚的穆斯林希望通过与西方对话来增进互相理解,共同走向未来。

图书目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图书(2000年)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伊斯兰文明

原名: Islam Civilization

作者:秦惠彬

图书分类: 人文社科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书号: 9787500424116

发行时间: 1999年10月

地区: 大陆

伊斯兰文明语言: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针对国际学术界的“西方中心论”和“文明冲突论”,中国学人提出自己的文明理论,将世界文明划分为12种文明体系。本书是“世界文明大系”之《伊斯兰文明》,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文明比较研究中心组织40多位著名学者历时多年编纂而成。它为我们展示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明,使我们对于不同地域的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知道了如何借鉴和学习。

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章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一、伊斯兰教前的阿拉伯半岛

二、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

三、伊斯兰教的产生

四、《古兰经》与伊斯兰教的基本制度

五、早期伊斯兰教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伊斯兰教的传播与发展

一、阿拉伯帝国的形成

二、阿拉伯人与非阿拉伯人——各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帝国远征后的政策

四、阿巴斯王朝

五、阿巴斯王朝的文化中心

六、传统学科的发展

七、伊斯兰文化的整合与定型

八、伊斯兰教的地区化

九、苏非神秘主义与正统信仰的结合——苏非教团的形成

第三章 传统哈里发制解体后的伊斯兰教

一、阿拉伯帝国文明的余晖

二、奥斯曼帝国

第四章 近现代伊斯兰文明

一、与西方文明的碰撞

二、重新思考伊斯兰

三、现代伊斯兰教

第五章 伊斯兰政治

一、《古兰经》的政治思想

二、哈里发制度

三、伊斯兰政府

四、现代政治建设

第六章 伊斯兰经济

一、伊斯兰经济思想的基本原则

二、伊斯兰教与现代经济问题

第七章 伊斯兰社会

一、伊斯兰伦理道德

二、《古兰经》中的道德行为规范

三、伊斯兰社会观

第八章 伊斯兰女权主张

一、伊斯兰社会妇女权益与职责

二、妇女解放前景

第九章 伊斯兰文学艺术

一、《古兰经》与文学

二、阿拉伯诗歌

三、阿拉伯小说

四、伊斯兰艺术美学

五、伊斯兰艺术的历史分期

六、清真寺建筑艺术

七、阿拉伯纹饰

八、伊斯兰美术

九、伊斯兰艺品

第十章伊斯兰教育

一、传统伊斯兰教育

二、近代伊斯兰教育

三、现代伊斯兰教育

第十一章 伊斯兰科学

一、伊斯兰科学的发展

二、伊斯兰科学的贡献

三、伊斯兰传统科学在中世纪基督教世界的历史境遇

四、伊斯兰教与现代科学

第十二章 伊斯兰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一、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二、伊斯兰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三、伊斯兰文明的基本特性

参考书目

福建教育出版社图书(2008)

图书信息

伊斯兰文明书名:伊斯兰文明

作者:秦惠彬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出版年月:2008年4月

ISBN:9787533449537

字数:391千

页数:345页

定价:40.00元

(内容简介及图书目录如上)

本文发布于:2022-11-08 01:34:4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978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伊斯兰文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