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视姚明,2010年王猛所著的图书

更新时间:2022-11-07 23:23:08 阅读: 评论:0

作者简介

王猛,1980年生于江苏徐州,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从《南方体育》开始从事体育媒体,现任《体坛周报》常驻休斯敦篮球记者,是迄今为止中国媒体在NBA驻扎采访时间最长、现场采访比赛场数最多、在休斯敦扎根最深的记者。

编辑推荐

平视姚明其实,很多球迷关注的只是赛场上姚明的数据和比赛胜负,而很少有人能够抛开比赛去把姚明当成一个普通人来审视。所以,围绕姚明形成的姚黑与姚蜜两个阵营在不断?战着。庆幸的是我遇到了杨毅,杨毅又向我介绍了王猛,他说:“全中国没有人比王猛更适合写姚明了。”当看完之后我才确信,在长达六年的记者生涯中王猛已经融入了姚明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只有他才能和姚明兄弟般相称,既有嬉笑怒骂,也有促膝长谈,正是基于对姚明的了解,王猛才通过自己的笔触将赛场内外的姚明公平、公正地展现给了广大球迷。

平视讲述,一个让你感到既真实又陌生的姚明

2002年:姚明成为NBA选秀首位外籍状元

2003年:率中国男篮获亚锦赛冠军和?典奥运会门票

2004年:对阵老鹰队时拿下NBA生涯至今最高的41分

2005年:对阵太阳队得到职业生涯单场最高篮板22个

2006年:对阵湖人获得职业生涯最高的8个盖帽

2007年:姚明与相恋了七年的叶莉步入婚姻的殿堂

2008年:成为火箭取得22连胜的缔造者之一;同年任北京奥运会棋手,率男篮闯进8强

2009年:姚明首次率火箭队闯过季后赛首轮

2010年:告别赛场一年多的姚明伤逾复出,他的故事将继续上演……

名家推荐

平视姚明在所有追随姚明和火箭的记者里,王猛不算是身高最高的,但这并不妨碍他和姚明之间的相互平视;从2004年开始,王猛用他作为一名记者的职业态度、敬业精 神和专业素养,为所有中国读者诠释着最真实的姚明和火箭。在很多媒体以“哈哈镜”、“显微镜”乃至“照妖镜”似的笔法误读姚明和火箭时,王猛质朴而扎实的 文字就像摆在姚明和火箭面前的一面镜子,全部都是他们真实的写照:他们也有麻烦事,他们也会不开心,他们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喜怒哀乐,因为他们也是和我们一 样的普通人。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著名篮球评论员 于嘉

这不是一本谁坐在家里都能上网查到的NBA史话,而是一本用6年的经验、阅历、人脉、功底,扎扎实实砌出来的一本“硬书”。

——《体坛周报》副总编 杨毅

幸好还有王猛,一个可以平视姚明的体育记者,在他与姚明的平视和聊天中,我们看到了姚明向常人生活的回归。这才是真实的姚明,不再是媒体的产品。

——新华社资深体育记者 徐济成

作者自序

哪条沟比较深

我,1980年出生,属猴,身高1米75,大学毕业后从事体育媒体,过去的六年中,一直在写篮球,一直在写这个大个儿。

这个大个儿,也是1980年出生,也属猴,身高2米26,从初中起开始打篮球,后来一路打到了NBA,他就是姚明。

每年十月,我就收拾行囊,赶往休斯敦。一待至少半年。什么时候能启程回国,全看他和他的队友能不能打进季后赛,能在季后赛里走多远。NBA的常规赛,总共82场,一半在家,一半在路上。

NBA分成两个大区,东部和西部,每年到了四月中旬,常规赛结束时,两个分区的前八名开始打季后赛。季后赛是淘汰制的七场四胜,赢的,往下一轮走,输的,回家,开始暑假。在季后赛里赢下16场比赛的,就夺走了总冠军。那是无数人魂牵梦萦想要达到的顶峰。我曾经跟自己说:什么时候,姚明拿下总冠军了,我就不跟了,不写了。说那话的时候,我和姚明都24岁,梦想尚未照进现实。现在,我们都早己降低目标,只求过好每一个今天。

每个赛季,我会采访全部的主场比赛和超过30个客场。加上比赛与比赛之间的训练,慈善活动。再算上比赛间隙,我们一起吃饭,闲聊,打游戏,打扑克……

回想一下,过去的六年时间里,在我生活里出现时间最长的,不是我的父母,不是我太太,而是姚明。

他很高,2米26,用美国人的高度计算方法,7英尺6英寸,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身边的任何人显得渺小。和他并排站着?我只能清晰数出来,他末端的几根肋骨。他总问我:“想不想知道上面的空气如何。”我总提醒他:“回家记得把鼻毛剃了。”因为这么昂着脖子,仰视他那硕大的脑袋,我很容易观察到这些。他看我,总低着头,我善意地把这理解为尊敬,和他看大多数人一样。所以,他也有他的观察优势,在这个越来越开放,姑娘着装越来越暴露的年代里,他应该能看到别样的风景。我总问他:“哪条沟比较深?”早些年,他会脸上一红,抢白我:“你以为我是你,我可是个正人君子。”这些年,他会嘿嘿一乐:“自己上来看。”

大部分时间,我们俩坐着聊天,或者,?坐着,我站着,这样我们才能平视彼此。

姚明在休斯敦的家里,有几把椅子是特制的,特别高。因为他们家的基本成员都是巨人:他父亲姚志源身高2米08,曾效力于上海男篮。母亲方凤娣身高1.88米,曾经是中国女篮的队长。太太叶莉身高1米90,前中国女篮主力内线。一般人坐在那些椅子上,脚是悬空的。姚明会对着脚下悬空的客人说:“欢迎来我家做客。”与他对坐,平视,聊天,是件很有趣的事儿。

平视是我认识姚明的方法。平视意味着平等,尊重。平视,让这位传奇人物在我眼中还原成一个人。当然,他早已不再是个普通人,可他和你,我,每一个普通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家长里短。实在没有太多人会花费如此漫长的时间跟踪采访姚明,可这就是我的职业。无论你曾经喜欢,或者讨厌他,请跟随我以平视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个大个子吧!

所以,我想叫这本书——《平视姚明》。

书评

书评一

姚明的高度,王猛的深度

杨毅(体坛周报副总编)

王猛终于出书了。

在现在这个满地成书、谁都能写书的年代,写本书很容易,但写本让自己真?满意的书,很不容易。我一直对王猛说,你可以写本书了;也一直有出版社找到他,希望能出他写的书。但王猛是很谨慎的人——也正是这种谨慎,让我在6年前选中了他,把他发往休斯敦,这个中国篮球新闻竞争最激烈的战场。王猛一直在等待,既是等待最好的时机,最佳的切入点,也是在思索对自我的判断:我是否已经能够写出一本既讲述姚明和NBA的故事、但又区别于已经出版的同类内容的书?站在这个角度上,在王猛一旦开始动笔之时,我已经知道,这将是一本好书。王猛用文字讲述的一切,将像他6年来不断描绘的那个大个子一样独特,姚明有独一无二的高度,而王猛讲述的NBA,拥有在中国NBA记者里独一无二的深度。

如果写一部中国记者采访NBA的断代史,王猛可以被划入第三代亲历NBA采访的中国记者。中国媒体对NBA的初始文字性报道,始于30年前古老、黑白印刷、业内发行的《篮球》杂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NBA天外来客般的比赛片段开始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些栏目中出现。但真正开始有媒体派遣记者赴美,去报道这项和中国人并无联系的美国国内联赛,已经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迈克尔·乔丹时代了,人称“大徐”的徐济成(新华社)、苏群(中国体育报)和女记者阎小娴(新民晚报)是第一代?访NBA记者的代表人物。他们把大量美国的风土人情、NBA的规则和人物描绘给了读者,完成了NBA在中国的“普及教育”。因为是“普及”,表面上的浮光掠影已经足够;因为采访时间短(最多一到两周),往往也只能走马观花,无法融入当地的圈子,也没法写得太深。但在当时没有网络媒体、资讯并不发达的环境下,这样的报道已经让嗷嗷待哺的读者大呼过瘾。无数读者通过他们的报道,奠定了自己NBA知识的原始积累。

时间到了21世纪初,随着中国三大中锋先后加盟NBA,NBA在中国掀起前所未有的热浪。第二批赴美采访的NBA记者开始成规模的出动,我(当时工作于北京青年报)、王海鹏(北京晨报)、易小荷(南方体育)和沈知渝(体坛周报)是其中的代表。在这个阶段,读者对媒体内容的要求已经不再满足于新闻报道,也无需再看简单的规则和人物描写——通过网络,他们已经可以掌握这一切,急需了解更深层的NBA文化和故事。与此同时,媒体竞争也更激烈,不少媒体都把记者在NBA一线的报道作为自己的拳头产品,这直接导致了中国记者驻美时间的大幅延长,从第一代的最多一到两周,到这个时代的常常一到两个月。凭借更充裕的时间,也凭借中国球员的影响作用,我们这一代记者开始真正走进球队更衣室,甚至走进球员、教练和总经理们的家,充分交流,了解那些风云人物的真实个性,报道深度比第一代明显提高。也是在这一代的记者作用下,NBA在普通读者心中不再像以往那样神秘,距离被空前拉近;那些远隔重洋的巨星,开始在读者心里化作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

王猛这一代,是在2004年应运而生。2004年是中国体育新闻篮球报道的大年,迎着历史上第一次NBA中国赛,三张纯篮球报纸——篮球先锋报、篮球报、MVP体育天地同时开创,向来以足球报道为主的体坛周报开设“扣篮特刊”,开始争夺不断细分、又不断专业化的纯篮球迷、纯NBA迷读者群。在这个时代,网络已经在媒体竞争中浪潮汹涌,尽管传统媒体从业者在素质能力上依然领先,但网络已经改变了人们阅读报道的方式。通过网络,球迷对NBA的了解细入骨髓,如数家珍,大量专家型的球迷出现。传统纸媒,尤其是专业媒体,根本没必要再报道赛事结果和简单新闻,而是必须掘地三尺,把最贴近、最鲜活、最具独创精神的报道提供给读者,报道才能具有生命力。这一代记者的人数之多、竞争之激烈、报道内容要求之深、驻美时间之长(基本上是整个赛季),均是前所未见。

王猛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投身并且成长起来,成为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和?两代浮光掠影、浮萍沾水式的记者不同,王猛真正把根扎在了休斯敦。他彻底融入了当地的圈子,打开局面,建立关系,和包括姚明而不仅仅是姚明的NBA球员、教练建立长期密切的联系。和网上随处可见的编译式报道不同,王猛笔下文字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他的“直通”能力——要写姚明,就直接找到姚明;要写巴蒂尔,就直接拨通巴蒂尔的电话;要写穆大叔,就直接给他写邮件。正是这种直通能力带来的深度和精确性,构成了王猛文字的标准——这不是一本谁坐在家里都能上网查到的NBA史话,而是一本用6年的经验、阅历、人脉、功底,扎扎实实砌出来的一本“硬书”。

如果你依然对王猛缺乏了解,我想告诉你的是:王猛是迄今为止,中国媒体在NBA驻扎采访时间最长、现场采访比赛场数最多、在休斯敦扎根最深的记者。把这部中国NBA记者的断代史拎起来捋一遍,从来没有谁的文字和讲述,能够达到王猛的深度。

6年之前,当我决定让王猛前往休斯敦战场时,我知道他会干得很好,但我不知道他会干得这么好。当你合上这本书的时候,你也一定会这么想。

书评二

幸好还有王猛

深秋的北京,2010年的NBA中国赛欢迎晚宴在金融街的威斯汀酒店钻石宴会厅举行,十米宽的主席台背景板后边,一个不足两米宽的走道上,姚明和两个NBA公司的人站在一堆杂乱的电线和音响设备中候场,离欢迎晚宴开始还有10分钟,工作人员不能让姚明走到前面来。这时的大宴会厅里,已经聚集了600多人,只要姚明出现,600多人中的一半会一涌而上把姚明围住。我在主席台另一侧准备主持词,过去和姚明打个招呼,他说,仪式结束后,想留下来和大家多聊一会儿。

那天的仪式很火爆,火箭队和网队的40多名教练、球员和经理们把20多平米的主席台站得满满当当,而600多位出席仪式的嘉宾和球迷又把主席台围得水泄不通。

仪式后再找姚明,他已经被工作人员送走,场地内没有人能够和他单独交谈和拍照,更别说像朋友一样的聊天。

朋友和聊天,可能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需求之一。除了衣食住行等生理需求之外,没有能够聊天的朋友,人会憋出病来。但是如今的姚明,这样的需求也几乎成为奢侈。幸好还有王猛,一个可以和姚明在他休斯顿的家里、球场和客场比赛的更衣室里聊天的朋友,而且一聊就是好几年。

八千里路云和月。八年前,刚到NBA的姚明并不复杂,一个22岁的中国男篮队员,一个从来没在美国中学和大学打过篮球的NBA状元,一个喜欢和朋友聊天而且喝可乐的男孩儿。那时候的姚明,身边最多的时候聚集过30多个国内前来长期或者短期采访的随队记者,大家都拼命地按照自己的期待和猜想,努力把这个上海青年塑造成自己心目中的那个神或者人。但是没人意识到,那是记者笔下所希望的姚明,并不是生活中真实的姚明。

三十功名尘与土。姚明现在是30岁的NBA首发中锋,一个孩子的父亲,一个基金的发起人,一个国家队的顶梁柱,一个依旧喜欢和朋友聊天而且喝点白酒的男人。但这时候的姚明,已经成为媒体产业最成功的作品,也是最失败的作品。因为人人都知道了姚明,但同时人人也失去了姚明。

在和我们?样的日常生活中,姚明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幸好还有王猛,一个可以平视姚明的体育记者,在他和姚明的平视和聊天中,我们看到了姚明向常人生活的回归。这才是真实的姚明,不再是媒体的产品,而是一本和姚明聊天的记录,很多人会从中听到自己和朋友们内心的回声和同样的聊天。

目录

自序 2

第一章 姚的兄弟 姚的篮球 3

Two Yao 3

永远的老大 6

三杯茅台为三号 9

老大去,大叔回 13

幽默感和体积成正比 16

老大给小的打替补 17

笑着伤离别 19

第二章 同事麦迪22

生存两年就是奇迹 22

自私得分王 23

君临休斯敦 24

仰视麦迪的日子里 26

姚麦的蜜月期 28

35秒13分雕刻奇迹 31

惨败四十分 33

内存不够的领袖 35

后范时代的权利真空 44

姚明拿麦迪没辙 46

道不同不相为谋50

第三章 黑和蜜 52

驴屁股和跳球 53

软蛋和伟大 55

濒临灭绝的恐龙 57

时代的巨人 58

第四章 绝望 59

季后赛第一轮的坎 59

细如发丝的裂痕 60

大海上漂浮的草 63

富兰·比林伯利66

十多根钢钉 69

苦与乐都回来了 71

第五章 弑父杀兄 73

弑父杀兄 73

一起长大 77

姚明出走美利坚 79

刘炜留守上海滩 80

第六章 什么是NBA 81

阴差阳错成了教练 82

华尔街来的亚历山大84

当球员变成明星86

驴肉火烧和NBA 88

电视和篮球的婚姻 90

新城市新老板 93

人在边缘 96

劳资间的硝烟永远在 97

第七章 爱国者 101

生于80年代 102

2008奥运梦 103

从球员到老板 104

成立姚基金 107

尾声 108

内容简介

第一章 姚明眼里的朋友(1)

人,谁也离开不了朋友。

姚明会聊天,也喜欢聊天。他在休斯敦的休闲方式之一,就是叫上两个朋友,找家饮料店,喝个波霸奶茶,坐在阳光下,上天入地,胡扯一下。

在美国,姚明学到一个词儿“MEN'S TALK”,翻译过来,就是老爷们之间的对话。其实,老爷们之间说什么,不重要,无非是看了什么书,哪部战争片拍得好,那个队打得好,这两天的比赛看没看,地球上又发生了什么大事小事。哪怕就是一场比赛里的一个扣篮,也能连比划带评论地侃上一个小时。这老爷们之间的对话,内容不重要,重要的是形式,是几个朋友凑在一起,不用琢磨家长里短,不用惦记柴米油盐,能暂时躲开工作,家庭,躲开那些生活中现实沉重的东西,逗逗闷子。

任何一个成年男人都需要这样的朋友,姚明也一样。他希望,他的朋友能在内心中和他平起平坐,也都正值,都热爱篮球。这些要求看起来简单,其实不容易做到,能透过附加在他身上各种光环,把他还原成一个人,实在太难。

一路走来,他身边出现过很多人,大多数都自动或者被动地消失。一是因为,他的身高,再加上那远远超过身高的名气,曲高永远和寡。明白姚明心里想什么,也能让姚明知道自己想什么的人,越来越少。二是因为,姚明发现自己很难认清楚身边人的这面目,他曾经皱着眉头,说过这么句话:“我根本看不清,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出现在我身边的大部分人,都试图把自己?好,最善良的一面展示出来,我根本没有机会认清楚他们的本来面目是什么。”

所以,姚明很珍惜友谊,对于他来说,得到友谊比普通人要难很多。可和姚明维系友谊绝不容易。

另一个姚

姚明去了休斯敦八年,还让他时时惦记,没事儿打个电话的,回国之后,能一块吃喝,把酒言欢的人,只剩下寥寥几位。抛开这几位不谈,八年来,在休斯敦算得上姚明好朋友的,只有三个:史蒂夫·弗朗西斯、迪坎贝·穆托姆博和姚安鸿。时至今日,前两个与姚明间的联系越来越少,没事儿就打电话,总能坐下来一块吃饭,聊天的,只剩下姚安鸿一个了。

图:姚明的朋友友姚安鸿

对于NBA球迷来说,前两个名字耳熟能详,我们先来说说第三个,姚安鸿。

姚安鸿是中国人,祖籍江苏。祖父是国民党,,解放战争末期,携家带口远赴台湾。姚安鸿的父亲也是军旅做派,娶了台湾一当地女子。从小到大,姚安鸿都是跟父亲说国语,跟母亲说台湾话。十三岁时,他随家人移民到了休斯敦。刚到时,英语说不利索,在学校里沉默寡言,没事儿就捧着金庸的武侠小说,连在课堂上埋头看。后来说起这事儿,姚明想起刚到美国时,自己也是捧着金庸的小说打发时间。

每个当到美国的孩子,都要取个英文名。那时,他还小,也不知道该起个什么样的名字,打开人名辞典,从A开始看,第一个认识的是ANDY,于是,他决定自己的英文名就是ANDY了。

在美国,姚安鸿这个名字几乎没什么人叫,除了家里人。所有人都叫他安迪,他的名片上,写的也是ANDY.YAO。我和姚明叫他胖安迪,或者省略名字,直接叫他胖子。姚安鸿很高,1米93,体重也大,230多磅,换算成公斤,大概是210斤。喜欢打篮球,总说自己年轻时扣篮的往事,我们撺掇过他很多次,也给了他足够的训练时间,却从没成功过。每次扣篮不成,他就捏着肚子上的那一层脂肪,嘟囔着脸:当年我扣篮的时候,哪有这些啊。

在我眼里,安迪是姚明在休斯敦的守护神。

2004年11月13日,鲁迪·汤姆贾诺维奇带着湖人回到休斯敦。

鲁迪·汤姆贾诺维奇曾经是火箭的主帅。是他执教奥拉朱旺,率领火箭队两夺NBA总冠军。2002年姚明加盟时,鲁迪还是火箭的主帅,他是个慈祥的老头,对姚明,慈父一般。姚明是状元秀,全休斯敦,甚至全美国的球迷都昂着脖子,想看看这个中国来的小伙子究竟如何。可鲁迪没把毫无准备的姚明推进那无处躲藏的舞台上,他给了姚明充分的缓冲时间。鲁迪说:“他只来了10天,没参加训?营,没打过夏季联赛,只打过两场季前赛,不可能准备好。我知道如果现在把他放到那个最关键的位置上,他得承受多大的压力。我也当过球员,当年我是榜眼,第一年,教练一场都没让我首发,可第二年我过度得非常好。我不希望姚明承担太大的压力,他的肩上已经压着太多东西了。”可后来,鲁迪身患癌症,离开火箭主帅的位置。康复后,成为了洛杉矶湖人队的主教练,可依旧关心着姚明。

第一章 姚明眼里的朋友(2)

比赛时,双方各为敌手,比赛后,鲁迪还是像慈父一般搂住姚明聊天。安迪也跟在姚明身边。鲁迪拍拍安迪的肩膀,指着姚明:“姚,帮我好好照顾好这个姚。安迪憨厚地点点头,瞅了一眼大个子姚明,露出了可爱的微笑。其实根本不用鲁迪嘱托,从姚明加入NBA以来,安迪一直站在姚明的身边,看着他的每一次胜利与失败,分享他的快乐和悲伤。

安迪是火箭华语电台的主持人,主持每周一次的火箭华语节目,所以他脖子上挂着的不是一般的记者证,而是火箭队的工作证。从前,这个节目不存在。姚明到了休斯敦后,火箭队才决定在当地华人电台里设置这么个时段。安迪是当地一个老记者介绍给火箭的,老记者叫做巴里,巴里说:“火箭之所以会找安迪来干这个。一是因为姚明来了,需要一个可以用中文向当地华人报道火箭以?姚明新闻的人。但这还是次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火箭想给姚明创造一个环境,让他觉得被尊重,让他觉得其实这个环境并不是太陌生,还有一个中国人在他身边。”事情果真是这么发展的。姚明需要倾诉,有些事情需要找可以信任的人做时,他最先会想到安迪。姚明去达拉斯治疗受伤的脚大拇趾,是安迪陪着他一起去的。姚明要去什么地方,不知道怎么走了,会打安迪的电话。姚明请转会到了黄蜂的纳克巴吃饭,会带上安迪……

主持,不是安迪的正职,他的本行是金融,服务于美国第四大银行富国银行(wellsfargo),而且?务不低,是一个分行业务?的副总裁。

越来越多的华人移居美国,他们中的大多数无法流利地用英语交流,表达,他们聚集生活的区域,被称作中国城。如今,几乎每个稍具规模的美国城市里都有中国城。它们中的大多数不像电影里那样,有一个牌坊之类的明显标志。中国城以中国餐馆和中国超市为骨架,那周围的区域里生活着很多华人。为了服务他们,各大银行都会招聘能会说中文,广东话的业务员,最初安迪就是这么进入富国银行的。

图:美国富国银行大厦

服务了十多年后,安迪升官,早不坐柜台了。他在两家分行有办公室,分管商?贷款,所以我和姚明都戏称他是中国城的大哥,有什么摆不平的都找他。

一次,我们三人约好在一家中国餐馆里吃饭,安迪最后一个进来,我们提前商量好,在他进门的一刻,齐刷刷地从椅子上站起来,冲着安迪弯腰,鞠躬,大声喊道:大哥好。忠厚老实的安迪被吓得够呛,不知道该迈步进来,还是关门躲出去。

说是有什么摆不平的,其实是夸张,都是些生活琐事,他在中国城人脉极广,随便一家餐馆,小店,可能商业贷款都是跟他做的,所以,有些时候他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很多问题。姚明总给他打电话。叶莉临近预产期,姚明特意把安迪的电话?给家里的每一个人,一旦有?么事儿找不到姚明,就打给安迪,安迪能说中文,能说英文,休斯敦地头上的事都熟,当然,最主要的是,安迪是姚明最信任的。

两人在一起,总有说有笑,相互逗。姚明笑安迪总也减不下去的体重,安迪念叨姚明的车技。

安迪说:只要听到有喇叭响,十有八九姚明就已经不远了。得州的居民其实算耐心的,人也热情,和纽约,洛杉矶比起来,讲礼貌多了。可路上开车的这些得州人,很多受不了姚明的车技。安迪的意思是,这可见姚明技术多次。

一次在中国城吃饭,安迪在饭店门口等了半天还不见姚明来。突?听到不远处喇叭声大作,心里踏实了:“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姚明来了。 ”果然,一分钟后,姚明的车子慢慢晃悠过来。还有一次,安迪开车带路,领着姚明的车子到商场买IPOD。驶入商场的地下停车场,安迪先开着车进去,看到有并排的三个停车位,心里就琢磨:这老哥技术一般,就让他先选停车位算了。于是开到一边,等着姚明先停好车,没想到姚明选了最靠边的一个,楞楞地开了进去。安迪远远听到吱嘎一声,心里明白,又撞了。后来安迪告诉我,他跑过去一看,车的一侧油漆全掉了,当时敬佩之情从心底油然升起,这么大的车位能停成这样,实在不容?。

姚明反击,总念叨安迪的肚子和女朋友:“你媳妇口味够重的啊,这么肥,还吃了这么多年,不腻啊。”

安迪揉揉满是脂肪,似乎可以流动的小腹说:“你管得着吗,她还就是喜欢吃肉,就喜欢五花的。”

姚明走过去捏了捏:“五花?别逗了,您这是纯肥。”

图:姚明与叶莉参加姚安鸿的婚礼

姚明这辈子只交过一个女朋友叶莉,连追带谈,2007年终于领了证,成了亲。安迪比姚明大三岁,和女朋友认识比姚明追叶莉的时间还长,两人足足恋爱十三年,谁听说了都目瞪口呆。女的大多这么问:“你怎么搞的,拖了人家十?年,还不赶紧求婚啊。”男的,都伸出大拇指,钦佩地称赞:“牛啊,哥们,挺了这么久还没屈服,战士啊。”

姚明则说:“从我到休斯敦,他就说,明年就结,明年就结,六七个明年过去了,他还王老五呢。”

2009年的四月,安迪终于举行了婚礼。通常,姚明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场合。按说好朋友的婚礼,应该去,可姚明总怕喧宾夺主,他一出现,把注意力全吸引走了,不想跟朋友们添乱。除非是非去不可的,像上海的刘炜,休斯敦的姚安鸿。

安迪为了让大伙儿吃的满意,定的是全海鲜的婚宴。可叶莉正在孕期,因为过敏,医生不许她吃?鲜。只能转着桌子,找点零星的?菜吃。就是这样,姚明也没提前退场,一直等到仪式结束,等到安迪领着新媳妇轮着敬酒。

来到姚明这桌,我和姚明联手调了一杯加料不加价的红酒,基本上每种菜汤都配齐了。安迪看着漂着油花的酒杯,呆了,姚明忽悠他:“这是规矩,新郎哪有不被整的,不然不喜庆了。在国内,新郎都得这样。”安迪实在,在太太充满恐惧眼神的注视下,一昂脖子,全灌进去了,包括粘在杯底的蚝油。喝完,表情痛苦得打了个嗝。

姚明看得目瞪口呆:“你真喝啊?好好,喝了好,反正我结过来,你也整不着我。”

后?,姚明带着叶莉走了,找家餐馆加餐。第二天一大早就打电话问我闹洞房的情景,得知被我们拍了一堆限制级照片后,姚明要走了几张,然后以此威胁安迪:“胖子,要不要放我的FACEBOOK上,那你绝对出名了。”

安迪噘嘴:“我早出名了,你等着给我养老吧,有电影为证。”

图:《姚之年》电影海报

姚明刚到休斯敦时,拍过一部纪录片,名为《姚之年》。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有人送给姚明一套高尔夫球杆。他可是从来没玩过这个,掏出一根在那瞎比划,也没看身后有没有人,就用力往后一甩,轰嗵一声,砸在了安迪的脑门上。那可是铁球杆,硕大一个铁头,把安迪砸得浑身哆嗦,捂住脑袋,缩着脖子,踉踉跄跄地往后退了好几步。一帮人都在旁边看着,早乐傻了,一直笑到肚子疼得实在受不了,倒在地上滚来滚去了。每次说到这个,安迪都摸着头噘着嘴,说:“这帮人,太没有人性了。以后如果真的到老了,变傻了,就让姚明养活了,全是被他打傻的,他不承认也不行,有电影为证啊。 ”

这么多年,姚明和姚安鸿的的关系一直很好。两人间关系极其单纯。安迪虽然是电台主持,可一周一次一个小时,根本不用像其他记者那样,非得从姚明嘴里挖出点什么来写。他还做金融,可这些年,只给姚明出过主意,从没说非跟姚明做生意,做买卖。只是一起吃吃饭,打打牌,聊聊天,过得云淡风轻。

君子之交淡如水,恐怕是说,做朋友,那就只做朋友,一旦扯上别的,再谈友情就难了。

第一章 姚明眼里的朋友(3)

弗朗西斯叫老大

这些年,出现在姚明身边最多,最频繁的,是他的队友。八年下来,有几十口子了。他们中的很多被形容成姚明的朋友。不是。想想你身边的生活,走进办公室,坐在格子间里和你每天朝夕相处的同事,有多少会成为你的朋友?

一次姚明受伤后的康复训练,我跟着去了。那时候,火箭队在客场打比赛,更衣室里空无一人。姚明走进去,只把自己衣柜旁的灯拧开,换完训练服,训练师还没到,他抱着膀子环视了一下曾经日日热闹的更衣室。我问他:衣柜上的这些个名字,有多少,能算称得上朋友。他想了想:“老大和大叔。”

老大是弗朗西斯的代号,大叔是穆托姆博的。因为姚明这么叫他们,中国球迷也都亲切地跟着这么叫。过去七八年里,在队友之中,他们俩和姚?最亲。

图:姚明和弗朗西斯的快乐

弗朗西斯把姚明带到了NBA。

他比姚明大三岁,从小没有父亲,母亲在他18岁时因癌症去世,祖母一直在他身边照顾。他很爱祖母,逢年过节都把她接到休斯敦庆祝。他也是个直性子人,做事喜欢由着性子来。1999年以第二位新秀身边,被远在加拿大的温哥华灰熊队选中。可弗朗西斯就是不愿意去,以天气,家人等等为理由。灰熊队与他多次交涉无果,只得通过交易,把弗朗西斯送到休斯敦火箭。那是NBA历史上最大的一笔交易,涉及11人。虽然波折,可弗朗西斯没让休斯敦的球迷失望,奥拉朱旺日日老去,他给火箭队带来新的希望。

这希望,说的是弗朗西斯,也是被弗朗西斯抽到休斯敦的姚明。

2002年5月20日,弗朗西斯身穿一身青色西装,站在了NBA娱乐公司大厦标号为3A的房间外面,除了他,还有另外12支没有打进季后赛球队的代表。大部分球队都是派球队总经理来的,弗朗西斯看到了公牛的克劳斯,这个矮胖子缔造了乔丹的公牛王朝。还有NBA传奇人物韦斯特,据说NBA那个运球小人标志的原型就是韦斯特。站在他们中间,弗朗西斯不知道自己的运气如何,他只不过在NBA打了3年,是颗尚未完全升起的明星。

可那天,弗朗西斯的手气很?。火箭没打进季后赛,只有8.9%的概率抽到第一顺位,成绩最差的是公牛和勇士,他们的概率接近23%,可命运女神越过了他们,站到弗朗西斯身边。弗朗西斯瞅着身边另外12位代表,尤其是勇士和公牛的,心头一阵狂喜,后来他回忆到:“我觉得他们好像要冲过来,狂扁我一顿。”

状元签到了休斯顿手中,也意味着姚明去向已定。火箭队知道一名伟大中锋能带来什么,从摩西·马龙,到艾尔文·海耶斯,再到桑普森和奥拉朱旺,尤其是最后那位来自非洲的中锋,曾经带领着火箭蝉联总冠军。奥拉朱旺在变老,离开火箭,到多伦多打了一年,就宣布退役,火箭的成绩也每况愈下,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顶梁柱,重新统治篮筐以下。

图:姚明与弗朗西斯在并肩作战的日子

他们已经有了弗朗西斯,弗朗西斯说:“我们可不想找一个控球后卫。”他不需要抽来个竞争对手,跟自己抢位置,他得给自己抽来内线帮手。2002年选秀里,姚明是最好的内线,也就是说,休斯顿要定他了。

当时,姚明在北京,备战国家队夏天的比赛。听到这个消息:“有时候,你不信命不行,你一辈子会怎么样,能打到什么地步,可能这一签就全能给定了。”

所以,你能说弗朗西斯为休斯顿抽到了姚明,也可以说,姚明的一切,是弗?西斯带来的。

姚明叫弗朗西斯老大。不是英文,是中文。和弗朗西斯面对面,姚明喊他史蒂夫,可和别人说话,提起弗朗西斯,用的都是老大这个词儿。哪怕弗朗西斯后来被交易走,离开了休斯敦,他还是这么叫他。因为他刚到火箭时,弗朗西斯是球队老大,姚明虽然是状元秀,是全队个子最大的一个,可他听弗朗西斯的。

两人初次见面,是在火箭球馆的停车场里。弗朗西斯开着一辆奔驰,敞篷的,音箱声音开得很大。很明显,那车子是改造过得,车子的后备箱里装有两个巨大的音箱,超重低音带来的震动,几乎能带着整座球馆那么大的建筑一起?动。就在这吵杂的音乐声中,两人的手握在了一起。

从姚明的脸上,弗朗西斯看到了羞涩,看到了一个少年初来乍到的生疏,怯意。他以火箭队老大的姿态,张开怀抱拥抱了这个自己挑来的大个子。

姚明还记得,抵达休斯敦两天后的一个下午,他迈出训练馆大门,一辆超大的悍马车突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弗朗西斯的脑袋从车窗里伸出来,冲着姚明晃着:“上来,姚,带你逛逛休斯敦。”那座城市的十月,算得上最美的季节。休斯敦靠近墨西哥湾,夏天漫长炎热,从夏天过度到短暂冬天的那段时间,最舒坦。阳光没这么毒辣,依旧明媚,照耀着蓝天?云,尤其在两旁树荫林立的道路上开车,简直是一种享受。

看着车窗外依旧陌生的城市,姚明和弗朗西斯聊了起来,那时候,姚明的英语不好,大部分时间里,他是听众。弗朗西斯苦口婆心地告诉姚明火箭是怎么打球的,为什么上个赛季成绩如此糟糕,该怎么改……说着说着,一辆红色宝马车从旁驶过,开车的是一位漂亮的金发女郎。弗朗西斯看得眼睛放光,吹着口哨,冲姚明努嘴:“VERY GOOD?”姚明点点头:“VERY GOOD.”说完,两人抓着对方,哈哈地乐。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近。

图:刚到NBA时姚明和弗朗西斯比谁胳膊粗

逛了一圈之后,弗朗西斯把姚明送回去拿车,说:“有你这个大个子在,我们就什么都不怕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以后我们就是兄弟了。”

那个下午对姚明来说意义非凡,一个初来乍到的孩子,很快得到了球队老大的承认,无论他是带着多少疑问和忐忑降落在休斯敦国际机场的,至少现在他能踏实不少,这是他的新家,他交到了新的朋友,他们相处得很好。

弗朗西斯是个好老大,为人仗义。当他认为姚明需要帮助时,一定会站出来。他说:我看得出第一次训练他很害怕,不想让那么多摄像机对着他。不知道怎样过来跟大家说话。大家基本上都围成?个圈,而他却离得远一点做伸展。他试着融入队中,但看得出他不是很自在。所以,我就过去,说,“来吧,加入我们。”

姚明面前,是一群陌生的队友,一种截然不同的篮球风格,和CBA相比,NBA不知道快了多少倍,身体对抗也不知道强了。而且,姚明带着状元秀的头衔加盟,他们的队友们或多或少都想试试,中国制造的状元秀成色究竟如何。头两次训练,姚明被撞得歪七扭八,不知道摔倒在地多少回。看着翻译潘克伦记得在场边来回溜达,想告诉姚明该怎么应对,又不知道到底能说点什么。

本文发布于:2022-11-07 23:23: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92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平视姚明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专利检索|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