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2年建所以来的20年时间里,累计人工繁殖并向长江中放流多种规格的中华鲟近500万尾,有效地补充了中华鲟的种群数量,使中华鲟这一珍稀物种不因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工程的建设阻断其洄游通道而灭绝。在中华鲟人工繁殖保护过程中,中华鲟研究所共取得了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30项;形成了一整套关于中华鲟人工繁殖保护方面的操作技术规程,培养成了一批在中华鲟保护方面的中青年专业人才。此外,中华鲟研究所还积极探寻对长江中其它珍稀鱼类的保护,开展了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的人工繁殖,累计繁殖放流胭脂鱼1万多尾,成熟地掌握了胭脂鱼的人工繁殖技术。与此同时,中华鲟研究所始终坚持科研繁殖保护和宣传保护相结合,努力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与关注生态平衡的危机意识,积极地开展科普教育工作,在此基础上,1993年中华鲟研究所成立了以中华鲟为主要参观内容的旅游公司,近十年的时间里接等中外游客近200万人,创收近千万元,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中央有关部委的主要负责多次到中华鲟研究所参观视察,充分肯定中华鲟研究所在中华鲟等长江珍稀鱼类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1982年3月8日,水利部发文成立了三三〇工程局水产处。
1985年,更名为中华鲟人工繁殖研究所。
1993年,更名为中华鲟研究所。
2008年9月1日,研究所整体从葛洲坝集团划归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管理。
2009年1月,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揭牌。
研究所的基地覆盖三峡集团在长江中上游水电开发的流域。
宜昌黄柏河基地
黄柏河基地位于宜昌市夷陵区黄柏河江心岛上,占地面积125800㎡,养殖设施4381㎡,池塘水面37784㎡,其它设施2105㎡。主要承担中华鲟、胭脂鱼等长江珍稀特有鱼类的人工繁殖、救护技术研究和增殖放流任务,兼顾科普教育。现养殖中华鲟子一代亲鱼和后备亲鱼近200尾;子二代中华鲟数千尾;胭脂鱼亲鱼和后备亲鱼50余尾;达氏鲟亲鱼和后备亲鱼10余尾;以及达氏鳇、史氏鲟、匙吻鲟等其它鲟鱼亲鱼100余尾。
中华鲟研究所
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
中华鲟研究所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位于三峡大坝右岸,总建筑面积约6.2万㎡,保育对象包括中华鲟、达氏鲟、胭脂鱼、圆口铜鱼等长江中上游的珍稀特有鱼类30余种。由中心实验室、循环水工厂化养殖基地和鱼类博物馆组成。承担研究长江流域代表性珍稀和特有鱼类的繁殖保护技术,为各增殖放流站提供珍稀特有鱼类的种鱼和苗种,同时开展鱼类保护方面的科普教育工作。
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放流站
向家坝珍稀特有鱼类放流站位于向家坝坝址360m平台,总占地面积约27000㎡。由繁育车间、室外苗种池、室外养殖池、珍稀特有鱼类驯养池组成。具备蓄养和培育增殖站完成增殖放流任务所需亲鱼(含后备亲鱼)、进行亲鱼人工繁殖和相关科学试验所必备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环保宣传、科普教育设施条件,主要承担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放流任务。目前养殖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厚颌鲂、长薄鳅、圆口铜鱼、白甲鱼亲鱼及苗种40余万尾。
中华鲟研究所
乌东德珍稀鱼类放流站
乌东德珍稀鱼类放流站位于金沙江右岸下游,距乌东德水电站坝址4.6km,占地面积7.7公顷,包括有亲鱼暂养池、孵化及鱼苗培育车间、鱼种培育车间、生物饵料培育池、养殖蓄水池、并配备有生产、生活污水处理设备设施。近期以放流长薄鳅、齐口裂腹鱼、鲈鲤为主,中长期将增加圆口铜鱼、长鳍吻鮈、前臂鮡、四川白甲鱼、裸体鳅鮀的放流,计划年放流5~10cm规格苗种105万尾。增殖放流站配备了相应的实验室和养殖实验设备、设施,可进行鱼类繁殖、培养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增殖放流站采用循环集约化养殖为主,流水养殖为辅的混合养殖模式,在实现金沙江下游鱼类保护同时,实践减排、节水、节地的环保理念,充分体现增殖放流站生态环保的宗旨。
中华鲟研究所
中华鲟研究所研究所拥有室内科研实验室面积约380㎡,实验室仪器设备72台(件),包括Didson双频识别声纳成像系统、全数字黑白超声诊断系统、低温程序冷冻仪、精子质量分析系统、凝胶成像系统、专业型梯度PCR仪、蛋白质核酸自动分析仪、细胞破碎机、倒置荧光显微镜、二氧化碳培养箱等。为实验室在该研究领域中保持与国际同步、国内领先的研究水平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1982年,我国确定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补充和恢复中华鲟自然种群数量,中华鲟研究所成立。
1984年,利用鲟鱼脑垂体催产洄游到葛洲坝下产卵的亲鱼成功,并进行首次放流。
1985年,采用人工合成激素代替脑垂体催产中华鲟获得成功。
1999年,具备年放流5万尾大规格(10cm)中华鲟幼苗的能力。
2000年,中阿护鲟活体无创伤取卵技术获得突破。
世界上第一尾全人工繁殖子二代中华鲟2009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术取得成功。
2011-2015,年,中华鲟子二代全人工繁殖技术趋于成熟。
2022年,长江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放流中华鲟入海率达70%以上。
研究所通过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实现了不依赖野生亲鱼进行中华鲟保种。研究所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已成功实施了六次,连续攻克性腺诱导、雌雄同步、催产掌控、营养调控、鱼苗培育、再次成熟6大难关,实现了中华鲟全人工繁殖体系的全面成熟,在国际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在中华鲟全面禁捕的背景下,全人工繁殖可保证每年都向长江增殖放流大规格个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在中华鲟物种保护基础研究工作中,研究所通过分子遗传学、基因组学,重点探索中华鲟物种保护的深层次机理。开展了中华鲟遗传谱系、细胞离体培养、冻精授精、雌核发育等研究,在世界上首次取得了中华鲟雌核发育(单性繁殖)苗种活体,并开展中华鲟转录组和基因组学研究,处于国内外科技探索领域的前沿。
研究所自主开展中华鲟自然繁殖监测,迅速构建了集食卵鱼调查、水下摄像、双频声纳、卵苗采集监测的技术体系,在中华鲟产卵场布设了视频监控和声呐探测系统,对产卵场进行全面监测,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
对三峡水库针对四大家鱼繁殖的生态调度效果进行评估和研究。自2011年,三峡工程已实施了5次试验性生态调度,历次生态调度均监测到四大家鱼繁殖响应。通过5年的试验性生态调度研究,对四大家鱼繁殖习性、产卵场分布及水文特征、生态调度流量传播特征、涨水幅度、涨水持续时间、调度流量范围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对三峡坝下至监利江段四大家鱼自然繁殖规律有了深入认识。目前,三峡工程生态调度试验工作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为大型水利工程生态调度的实施提供了宝贵经验。
成功突破圆口铜鱼、长鳍吻鮈等上游特有鱼类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在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2014-2015年,研究所先后对长江上游指标性鱼类长鳍吻鮈和圆口铜鱼进行人工繁殖研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在国内首次突破人工驯养的长鳍吻鮈性腺成熟技术,成功催产8批次,出苗约4.5万尾。自主研发的套养模式成功解决圆口铜鱼人工驯养成熟的关键技术难题,对人工驯养的圆口铜鱼成功实施催产4次,出苗1.1万尾。目前研究所圆口铜鱼和长鳍吻鮈的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在行业内最为成熟,不仅填补了人工繁殖技术领域的空白,而且具备了规模化繁殖养殖能力,预计2016年可以实现规模化放流。
持续开展中华鲟增殖放流,不断提升放流效果。研究所放流长江的子二代中华鲟已累计超过1.1万尾,且放流的中华鲟规格均超过30cm,个体的适应能力明显增强,具备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研究所放流的子二代中华鲟在嵊泗海域被发现,首次实证了子二代中华鲟能够主动适应海水环境,与野生中华鲟具有同样的降河洄游特性。这证明采取全人工繁殖技术手段进行中华鲟物种保护完全可行,对保护中华鲟物种及其他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研究所不断完善中华鲟放流标记技术。采用PIT、T型和声呐三种标记,使中华鲟洄游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监测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多种追踪手段反馈结果显示,大规格子二代中华鲟放流效果良好。中华鲟放流追踪积累的基础数据,也为后续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放流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流域范围内的中华鲟保护奠定了基础。
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放流数量逐年提升。向家坝放流站近5年来,将放流鱼种由5种增加至9种(达氏鲟、胭脂鱼、岩原鲤、圆口铜鱼、长鳍吻鮈、长薄鳅、厚颌鲂、中华倒刺鲃、白甲鱼)。截至2015年底,放流站共放流上述鱼类100万余尾。乌东德放流站2015年也成功实现首次放流。
中华鲟研究所中国三峡集团与宜昌市人民政府共同设立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每年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大自然保护协会等著名国际环保组织联合举办中华鲟放流活动,向长江放流数千尾人工培育的中华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社会民众的关注和参与,成为中国三峡集团生态环保理念科普宣传的绿色名片。中华鲟放流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工作,已成为媒体关注的重要生态环保事项,研究所科普宣传活动社会参与度与影响力逐年提升。
在开展珍稀特有鱼类科研保护、增殖放流工作的同时,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积极面向海外开展科普宣传教育工作、科普受众超过千万人次,较好地普及了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知识,传播了三峡集团水利水电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保理念。
依托中华鲟放流活动,三峡集团联合WWF、TNC等国际组织,集结沿江各大小学、大学、社会志愿者组织开展沿江护航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互动培养“护鲟使者”和“护鲟火种”,唤起社会环境保护意识,将中华鲟放流活动打造成为跨长江流域的生态环保盛会。
本文发布于:2022-11-07 20:00: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831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