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蜂猴倭蜂猴是中国体型最小的一种原猴类,成体体长195~230mm,体长在性别上无差异,体重222~750克,个体间的体重差别较大。体型成圆筒状,体被毛细丝绒状,主要为棕橙或棕黄色,背脊中央常有棕褐色条纹,尾极短,通常隐藏于毛被之中。吻短,脸圆,头圆。眼大而圆,眼圈及周边毛发形成棕褐色环。鼻子、耳廓、手和足皮肤黑色,腹毛灰白色。四肢粗短,后肢稍微长于前肢,前肢上臂内侧具有毒腺,后足第2趾具钩状爪,其余各指(趾)均具扁平指甲。
倭蜂猴该种的栖息环境、生活习性与蜂猴相似,性情温和,饥夜行麓性,树栖,极少下地,其活动、觅食、交配、繁殖及眠休等均在树上度过,白天蜷缩成团隐蔽在高大乔木的树洞、枝叶繁茂的树冠附近或浓密枝条的枝叉上休息,黄昏后开始活动觅食。性喜单独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多为攀爬式运动,不会跳跃,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
倭蜂猴当倭蜂猴受到攻击时,在其的胳膊肘内侧的腺体能够产生毒素,梳理毛发时,毒素会遍布它们的皮毛,它们会滚成一个球,只留下有毒的皮毛在外面。当捕食者在树上时,它们也会滚成一个球从树上落下,从而逃避危险。有时它们会采取牙齿咬的被动防御方式来逃避敌害。
倭蜂猴倭蜂猴是一种杂食性动物,倾向于食虫性,并且有特化的刨树皮和食用树胶的取食行为。人工饲养条件下,倭蜂猴喜食蝗虫、蜚蠊等昆虫和鹌鹑等动物活体;也爱吃软甜多汁的水果,如巴蕉、香蕉、龙眼、荔枝等,一般只吃果肉,丢弃果皮;还食用少量的煮熟的米饭团、面粉团。在野外环境下,倭蜂猴一般夜晚出来觅食,利用的食物来源丰富,包括昆虫、树胶和其他植物分泌物。
母猴怀孕期5~6个月,一年四季均能交配,多在冬季产仔,每胎1~2仔。断奶期为9个月,雌性成熟期与此相当,雄性成熟期则为17~20个月,寿命10年。小猴出生后,眼睛就是睁开的,就能够抓住母蜂猴腹部的毛,不到一天就能够在树枝上倒挂。
倭蜂猴一般选择热带、亚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竹林等作为生活环境,并选择其中一些有藤本缠绕的高大乔木的枝桠、稠密的灌木或竹林的竹枝上端作为栖息位点,栖息位点通常离地面8m以上。多在海拔500m以下的原始林中生活。
倭蜂猴是中南半岛的特有物种,分布范围狭窄,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柬埔寨东部和中国云南南部。中国境内仅分布于云南的河口、金平、绿春、麻栗坡、马关、蒙自、屏边、文山等地区。
学名 | 命名人 | 命名年 |
Nycticebus pygmaeus intermedius | Dao | 1960 |
Nycticebus pygmaeus pygmaeus | Bonhote | 1907 |
倭蜂猴2012年全世界倭蜂猴野生大约有72000只,圈养的约有183只。
1988中国估计其数量为300-500只,2009年国家林业局中国重点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为90只,如不加大保护力度,有绝迹的危险。
越南市场上仅发现较小的数量。老挝的森林里也常见,但少于越南。全球种群呈下降趋势。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一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易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见附件)于2021年1月4日经国务院批准,倭蜂猴被列为一级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级别。
中国有倭蜂猴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有马关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倭蜂猴栖息地破坏,印度支那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被砍伐和破坏,造成栖居环境的缩小和恶化。
倭蜂猴体型娇小、长相可爱,因而遭到非法猎捕作为宠物贩卖,这是导致其濒危的重要因素。
种群增长率不高以及民间非法宠物饲养是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
1.加强几个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保护和改善倭蜂猴的生活栖息环境;
2.进行倭蜂猴的在中国的数量调查和资源评估,为进一步保护和拯救这一物种提供科学根据。
3.加强民间科普宣传,提升民间珍稀动物保护意识。
4.加强对非法买卖倭蜂猴行为的打击力度。
本文发布于:2022-11-07 14:28:5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677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