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生产过程中,井下定向工作是把已知坐标系统传到未知作业区域。在有色冶金行业中,一般小型定向井筒深度为40~50 m 以下,中型定向井筒深度为120~150 m 以下,大型定向井筒深度150 m以上。定向精度高低取决于3 方面误差,即地上测量误差、地下测量误差、投点误差。在实际定向中,由于多种设备的采用、组合,测量方法多种多样,但不论采取何种测量方法,其目的都是要提高精度。
大型井筒多中段同时一井定向由于井筒空间有限,作业集中,难度较大,采用共线增加连接点异侧布点联系测量方法,可解决诸多因素对定向精度影响。该方法主要包括3 方面内容。
竖井定向1. 共线 240 m 大型竖井多中段定向在国内有色冶金行业日常生产中很少。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单一中段一井定向的传统定向方法,实行多中段一次定向,6 个中段定向观测时,共用相同的两根钢丝观测,投点工作进行一次。在各中段搭设操作台。如图1 所示。
2. 增加连接点
一井定向采用独立定向两次,在保证有利三角形情况下,增加连接点个数,改变延伸三角形,达到独立定向两次,并且要求两次观测者不同。如图2 所示, c , c′为连接点,定向时在c , c′两点处分别设站。
3. 异侧布点
为有效提高定向精度,各中段定向边边长要求20 m 以上,但竖井在施工拉分段时,不具备定向条件,同时所采用设备精度有限,一般掌子头距离井筒较近,此时,在井筒同侧布设连接点和定向点,起始边精度受到影响, 为解
决这个矛盾, 在布点时,连接点与定向点分别布设到井筒两侧,即异侧布点有效增大起始边边长。如图2 所示, 连接点c , c′与定向点d 布设到井筒两侧。
竖井定向
1. 井上、下定向连接测量
多中段一井定向由于作业空间小,人员多,为保证测角、量边精度,减少各中段作业时对钢丝的影响,在整个观测过程中,要求各中段协调作业,即各中段在同一时间进行测角工作,测角符合限差要求后,再同时进行量边工作,避免由于各中段作业不平衡时对钢丝的影响,提高观测数据精度。
定向过程中由于通过增加连接点达到独立定向两次的目的,因而两次观测时要求改变观测者。
2. 风、水及其他
竖井设计时,进行必要的地质水文分析,因而竖井设计都尽量避免地下水系,这就决定了竖井中的涌水一般都不大,定向时,在作业平台上都要铺设防水材料,防水材料在钢丝连线上垫起来,以利于水顺罐梁及岩壁流下,减小水滴对钢丝冲击。
竖井施工中,通风系统相对独立,井筒内风流可以人为控制,作业之前,停止通风,避免风流对定向影响。
井筒中,由于少量涌水,为减小抽水时井筒设备震动对钢丝及仪器影响,定向时,停止抽水。
3.辅助措施及效果
定向观测期间停止通风、排水,减少机械振动对仪器及钢丝影响。高精度的测角,说明外界环境对仪器影响很小。
井筒在380 标高附近涌水,定向中,由于防水措施有效,从而使285 中段精度反而高于365 中段、325 中段。
制定合理方案和采取有效措施是本次定向成败的关键。总之,由于制定合理方案和采取有效措施,从而使定向工作顺利完成,各中段两次定向互差满足规定要求。
该方法优点是观测过程中,钢丝位置保持不变,有利钢丝选择最佳位置;投点个数少,钢丝在井筒中受到外界影响小,并且开阔了作业平台,有利于平台作业。采用同线增加连接点联系测量方法,改变了以往大型定向二次稳定锤球时间的做法,定向过程中,锤球只稳定一次,大量观测前的准备工作可以在稳定锤球时进行,这样大大缩短了定向时间。这种方法对各种竖井定向都能体现其优势,尤其对大型竖井定向。
本文发布于:2022-11-07 11:07:4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591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