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1年伟大的卫国战争之初芬军在列宁格勒北部取得突破之后,继续战争就转入了堑壕战。苏芬双方隔着战线均没有什么大动作。直到1944年列宁格勒解围后,苏军大本营决定发起一场攻势以迫使芬兰退出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军于1944年6月9日起开始向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主动出击,以策应盟军的 诺曼底登陆。卡累利阿地峡的各个地段都有交火,其中不少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苏军近卫部队。6月10日,苏军突破了 贝鲁斯托夫的芬军防线。芬军撤退至第二道防线—— VT防线(凡梅尔苏-泰帕【Vammelsuu-Taipale】防线的简称)重新组织防御。苏军则在重炮、轰炸机和装甲部队的支援下继续推进。6月14日,苏军在萨哈奇拉和库特瑟卡地段突破了VT防线。芬军装甲部队在库特瑟卡发起反击但遭到失败。芬军被迫撤往 VKT防线(维堡-库帕萨利-泰帕【Vyborg-Kuparsaari-Taipale】防线的简称)塔利-伊汉塔拉战役( 1944年6月25日至7月9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芬继续战争的一-次重大战役。在这场战役中, 苏联、芬兰以及纳粹德国在卡累利阿地峡进行了血战,芬兰军队挽回了前一阶段维堡战役兵败如山倒的局面,为苏芬和谈争取了一定的机会。时至今日, 这场战役仍然是北欧历史上发生过的最大规模战役。塔里-伊汉塔拉战役
VT防线失守后的一周内,芬军节节败退。6月20日,苏军在遭到极小抵抗的情况下轻松占领维堡。尽管苏军取得了很大胜利,连续突破两道芬军防线,但是并没能消灭芬军主力。这就给芬军在 VKT防线有了喘息的机会。
早在1944年6月12日,芬军总司令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就向德国发出求援消息。6月16日,德国空军库尔梅战斗分队到达芬兰。几日后,第303突击炮旅和第122“古瑞夫”师也到达了芬兰。在这其中,德军提供的“Panzerschreck”反坦克火箭筒发挥了重要作用。6月22日德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到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提出芬军保证抵抗到底是纳粹德国提供援助的前提。芬兰总统里斯托·吕蒂对此提供了私人保证。
但却在6月22日当天,芬兰却又向苏联请求停战,苏联的回应在翌日被送到,该回应被芬兰总理埃德温·林科梅斯解读为无条件投降,这并不确实,该回应原文于1944年7月2日被刊载于苏联《真理报》上。
1944年6月21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列宁格勒方面军自 塔里突破 VKT防线,突进至塞马湖一带。
苏联:
列宁格勒方面军(列昂尼德·亚历山德罗维奇·戈沃罗夫陆军元帅)
苏联第21集团军(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维奇·古谢夫陆军上将) 【该集团军共有15个师,每个师有3000-5000人】
第30近卫军
第97军
第108军
第109军
芬兰:
卡累利阿方面军司令部(卡尔·约翰松·厄施陆军中将)
芬兰第四集团军(戴维·拉蒂凯宁陆军中将)
芬兰第3 “蓝色”旅(劳里·汉泰雷上校)
芬兰第3师(阿罗·帕亚陆军少将)
芬兰第4师(皮耶塔里·奥蒂陆军少将)
芬兰第18师(原师长帕沃·帕卢桩陆军少将于1944.6.26被解职, 奥托·斯内尔曼上校接任)
芬兰第11师(卡罗·海斯卡宁陆军少将,该师于1944.6.27参战)
芬兰第6 师(埃纳·尔雨陆军少将)
芬兰装甲师(鲁本·拉古斯陆军少将)
第3飞行联队(马格纳森中校,该飞行联队共有Bf 109战斗机33 架、F2A水牛式战斗及18架及1架佛克C.X侦察机)
第4飞行联队(萨科奇中校,该飞行联队共有布伦海姆轻型轰炸机33架, Ju-88轰炸12架及8架Do-17Z中型轰炸机)
纳粹德国:
德国空军“克尔梅”联队(库尔特·克尔梅中校,该飞行联队共有Fw-190A-6战斗机和Fw-190F-8战斗机23-43架, 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24-30架及1-8架Bf-109G-8巡逻战斗机)
德国国防军第303突击炮旅(汉斯·威廉·卡迪钮上尉,该旅于1944.6.22参战,共拥有22辆三号突击炮G型,9辆四号突击炮)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发生在100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南到维堡湾北端、北到武克希河,主要包括了 塔里和 伊汉塔拉两个村子,位置大约在 维堡东北8-14KM处。
苏军在维堡以东地域展开,由 塔里以南向北进攻 伊汉塔拉。这一带是 卡累利阿地峡唯一可以适合装甲部队通过的路径,大约有10KM宽。
塔里:1944.6.25-1944.6.30
塔里战役共分为三个阶段。
这一地域的战斗于1944年6月20日开始。
第一阶段 (1944.6.20-1944.6.24) 是芬兰军队的防御阶段,主要由芬军第18师(下辖6团、48团和第28独立营)、第三旅(4个营)、第13团3营抵御苏军第97军、第109军及第152坦克营。芬军遭到苏军重炮和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但是仍然顽强抵抗,为后续增援到来赢得了时间。
第二阶段 (1944.6.25-1944.6.26) 是战役的开始阶段。苏军的行动于6月25日早上6时30分开始,伴随着重炮轰击和空袭,苏军于7时30分向塔里村发起了进攻。苏军企图在28日前进抵 伊马特拉-拉彭兰塔-苏尔帕拉一线。当天第30近卫军也加入了战斗。苏军试图在 雷提莫加维湖两侧达到突破。苏军在湖东岸前进了3公里后就被芬兰第4师挡住了。在湖的西岸苏军第45近卫师和第109军在 科恩卡兰维瑞特附近的山丘被芬兰第48团拖住无法前进。不过,苏联第27坦克团的坦克倒是强行攻下了 托林霍尼卡汇合点,打通了前进的道路。苏联第178师向芬军第6团第1营防守的 萨雷拉小径发起进攻但是被击退。与此同时,第97军进攻芬军第3旅的防御地域收获甚微。芬军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不少部队极有可能被分割包围。芬兰第四集团军面临着丧失 VKT防线的危险。芬军决定将作为预备队的第18师、第17师一部以及第四师的几个战斗群投入战斗进行反击。下午,芬兰装甲师也投入了战斗。芬军计划利用反击将 雷提莫加维湖西侧的苏军逼回出发点。苏军第27坦克团被全歼,最终仅剩的六辆坦克被俘虏。
第三阶段(1944.6.27-1944.6.30)包括纳粹德军第303突击炮旅在内,越来越多的援军被投入到战斗中去。随着芬军零散地投入战斗,集中组织防御已不可能所有的芬军部队分为两个战役集群:约克曼集群和普罗马集群。苏军实力也得到了加强:一个装甲旅、两个装甲突击团和4个突击炮团赶来增援。芬军计划将从 雷提莫加维湖东面突入的苏军4个师(第46近卫师、第63近卫师、第64近卫师、第268近卫师和近卫坦克第30旅)从三面突破来个“包饺子”,以此夺回主动权。芬军两个战役集群一路突进,最后在相距不到1公里的时候被驻守 塔林米里村的苏军的顽强防御击退。芬军这次突击失败,一方面是因为苏军装备大量坦克和重炮,另一方面是因为通讯不畅,几个营各自为战结果被各个击破。普罗马上校日后在谈到这次进攻时仍为在 塔林米里村外未能合围而遗憾不已。不过芬军的反击赢得了72小时的休整时间,芬军的有生力量第6师和第11师赶到了战场。一些地段有小规模坦克遭遇战。6月28日,芬德空军也开始了回击,芬兰轰炸机和德国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开始轰炸苏军地面部队,而苏联空军也不甘示弱,苏第276轰炸航空师轰炸了芬兰装甲师的指挥部。芬军司令厄施陆军中将命令所有部队稍作后撤,苏军也立即攻了上来。6月29日是芬军在整个战役最艰苦的一天,所有的部队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经过一天的血战,芬军总算稳住了战线。6月30日,芬军从 塔里全面撤退。在接下来的两天里,芬军在这一地段每天损失近800人。
伊汉塔拉:1944.7.01-1944.7.09
在接下来战斗中,芬军集结了本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炮兵部队进行轰击。这一方案是由芬军炮兵司令维尔霍·彼特·内诺宁提出的,目的是可以更快地修正射击误差。这个时候伊汉塔拉地域成为了战役的关键,芬军利用这一大规模炮击粉碎苏军的进攻矛头。这一行动的火控系统将同时指挥21个炮兵阵地,近250门炮向同一目标进行轰击;火力控制员不单独指引某个炮兵阵地射击,这就使快速集火和快速转移目标十分便捷。这一集中在当时被认为是一项世界纪录。
据苏方将领普拉东诺夫将军将所著的《列宁格勒战役1941-1944》记载:
“我军接下来的攻势没有取得进展。.敌军在这一地段集中火力,成功遏制了我军的攻势……在持续三周的攻势中,从6月21日到7月中旬,列宁格勒方面军右翼的部队没能完成大本营6月21日的最高指示。
芬军此次行动,调动了 卡累利阿地区全部炮兵的一半,其中包括了德国303突击炮旅的三号突击炮。芬军在接下来的行动里发放了库存的“Panzerschreck”反坦克火箭筒。
7月2日,芬军截获了苏军的通讯电报,得知苏第63师和苏第30装甲旅将于7月3日凌晨4时发动进攻。次日晨,芬德轰炸机各40架轰炸了苏军部队,地面的250门大炮则向苏军阵地发射了4000多发炮弹。当天6时,200架苏军飞机和步兵部队也发起了进攻。但是到晚7时为止,芬兰人仍然控制着阵地。7月6日苏军冒着芬6师18个炮兵营和一个重炮连的猛烈轰击总算达成了一些突破。但在次日就被击退。在13:30和19:00的两次反击也未能取得成功。到7月7日,苏军将进攻重点转向 沃格息地区,并将骨干部队抽出来调往爱沙尼亚作战。7月9日,苏军已无力再突破。但战斗仍在继续。
芬兰方面声称苏军在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中损失了近300辆坦克,主要是被飞机和“Panzerschreck”反坦克火箭筒击毁的。还有120-280架苏联飞机被击落。
根据苏第21集团军的每日战报和十日总结,苏军伤亡1.8-2.2万人,其中死亡4500-5500人,受伤1.35万-1.45万人。伤亡数字之所以不确定是因为21集团军有25%的部队并未参战。
芬德联军共阵亡1100人,失踪1100人,6300人受伤,合计约8500人。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的结果和芬兰在其他战线取得的一些战果使苏联高层确信:征服芬兰是得不偿失的。苏联红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却被芬军击退了。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可能是苏芬 继续战争中最重要的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 继续战争的结局——或在某种意义上,塔里-伊汉塔拉战役与 继续战争是两场战争(其中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包括1939年-1940年的苏芬 冬季战争),因为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成为了 继续战争最终结局的决定性因素—— 塔里-伊汉塔拉战役最终促成了苏芬停战谈判。
苏联的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那封电报被截获,这使得芬军提前做好了战斗准备并坚定了防守决心。当然,芬兰的 萨尔帕防线在1944年秋季的作用也不可小视。
1944年夏末发生在 卡累利阿地峡的战事导致了苏芬谈判,使芬兰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得以继续存在。苏芬间的停火协议于1944年9月4日7时正式生效,但是之后24小时苏军仍与芬军发生一些小规模的交火。
在塔里-伊汉塔拉战役进行的同时,1944年7月4日,苏联第59集团军向维堡湾的岛屿发起攻击。但是在7月10日进攻芬兰本土时被芬兰第5军击退。7月3日苏军在塔里战败后,第23集团军试图于7月4日在沃萨尔米渡过沃格息河,尽管守河的只有芬兰第2师一个师而苏军有三个师,但是苏军未能扩大登陆场。苏军一直试图突破直到7月21日才放弃。由于塔里-伊汉塔拉战役的胜利,芬军在维堡湾北岸的基维西尔塔–蒂恩哈拉战线和沃萨尔米渡口也得以守住。在维堡湾和拉多加湖东北岸芬军也都取得了一些战果,特别在伊洛曼齐战役中芬军包围了苏军两个师。7月12日,苏军接到命令停止进攻。芬军侦察兵发现大批苏军军列载着坦克和车辆驶离芬兰前线。后来这些部队都参加了对柏林的进攻。7月12日,苏联开始主动向芬兰提出和谈的要求,最终达成了苏芬间的停火协议。
本文发布于:2022-11-06 22:20: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257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