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揭开这个神话的根源,开头想翻一下古代人类与蛇的帐本。
《陈十四夫人》这个神话的影子似乎源于太古之世。
这个神话源于闽北。闽本人种名,非地名--《说文》:‘闽,东越蛇种也。‘人种出自蛇,近乎荒诞怪论,不足为信,其实这里说的蛇种是指远古人类以蛇作为图腾来标志自己的部落而言。
南方卑湿。气温很适宜蛇类繁衍。远古之世。这一丘陵山地的原始森林里。由于原始人与大蛇巧妙周旋或英勇搏斗。从而产生了不少人与蛇类斗争的可歌可泣的神话。这似乎是《陈十四夫人》的最初由来。
关于崇拜蛇图腾的传说,即使在文明社会里,也往往会看出许多的‘蛮性‘的遗留来的。①直到近代福建某些地区;还有奉祀蛇王的土俗。②浙南农村里,有些老太婆见到屋边的蛇。不敢惊扰它。反而恭恭敬敬地燃香焚烛。烧纸马。嘴里念念有词将其送走;可笑的是这一带农村,每逢天灾人祸时。住房周围发现蛇。老人们往往认为是蛇妖在作祟;如果某处深山洞穴里发现蛇类。有些人总会联想起蛇精来。
无独有偶是这些事例都是屡见于浙闽两省交界处,与陈十四除蛇的地域环境都相符合。
然而神话涉及蛇与蛇斗争的故事。不仅仅是闽越一地。在大荒之世。比比皆是。后世儒家虽将不少神话改作正史。但仍可在儒家著作的字里行间透出其片段。如《孟子》里就记载着当尧之时,水逆行,泛滥于中国,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③可见那时。洪水泛滥。毒蛇纵横。原始人处境够险恶的了。在我国古籍《山海经》里。涉及人蛇之争的神话也不在少数。如大咸之山。有蛇。名曰长蛇。其毛如彘毫。其音如鼓析。④据说这种蛇长达百来丈。更有甚者。如于毋逢之山。是有火蛇。赤首白身。其音如牛。见则其邑大旱。⑤还有更大的是:巴蛇吞象。三岁出其骨?quot;⑥象这种巨蛇。有的动则驱云降旱。伏则摄人啖尸。即使侥幸不被吞掉。也会干竭身亡。有的尽至潜伏湖底。动则掀风腾浪。吞下巨象。三年才慢慢吐出骨来。象这样的巨蛇。盘踞大地。对生产力低下的原始人说来,当然只有对其退避三舍。敬而远之,不得不将它作为超自然的神灵来顶礼膜拜,祈求蛇神消灾降福。关于蛇的神话传说。后世也不少见,如秦惠王时 金牛岭的大蛇挡道伤害生灵;⑦汉灵帝建宁二年四月望,帝御温德殿。梁上飞下大青蛇,帝惊倒;⑧东越国将乐县山洞中的大蛇。装神托梦。强索童男童女;⑨梁武帝时毒蛇化皇后;唐朝传奇《白蛇传》里的蛇精,还有不少传说里涉及蛇郎等等。
事物是相对的。据说秦桧府里也有好人,蛇类里也不乏好的。有些地方还有养家蛇捉老鼠的习俗;巴西人家里普遍养着大蟒蛇当保姆。照料小孩;⑩神话《白蛇传》里的白蛇。青蛇化人与许仙卿卿我我。形影不离,尽管蛇类怎样善良多情,而一床锦被难遮丑古往今来。蛇在人们心目中,一直是谈虎色变,不寒而栗。如许仙惊蛇,杯弓蛇影。就是前者见形丧生。后者疑影成病;还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打蛇不死变蛇精。肓眼蝮蛇咬死人;骂人心怀为豺狼成性,蛇蝎其心、南蛇精;闻到恶臭称烂蛇臭;被恶人缠着叫烂蛇缠等等。不胜枚举。从上面所举事例中可以看出。人们对蛇的印象是怕得要命,恨之入骨。
强中还有强中手,辣蓼还有辣蓼虫,蛇虽恶毒可怕,然而原始人通过了大胆的幻想,创造了反抗恶势力的英雄羿,他雄风勃勃,在洞庭湖射杀巴蛇,为民除了大害。据说后来人们把巨蟒的骨捞起来,竟堆成一座山陵,名为巴陵;(11)还有夸父威胁群邪,两耳挂着缩颈伸舌的黄蛇,两手握着蠢蠢欲动的黄蛇。大有视蛇如黄鳝,蚯蚓耳;(12)秦惠王时,有五丁送五个美女进蜀。路遇巨蟒进洞。五丁为民除害,奋勇拔尾,蛇虽拉出而大山崩倒。五丁为民献出了生命(13)。
可见尽管蛇多么狠毒厉害,然而终究还是人制伏了蛇。
神话是最富于教育意义的,神话中的英雄人物,那种顶天立地,驱邪扶正的雄风壮举,古往今来,都在潜移默化地鼓舞着一代代的人们。
这些神威赫赫的伏蛇英雄,是否可说是陈十四斗蛇的影子呢?
人类自进入阶级社会后,就产生了两幅鲜明的阶级对立的长轴画面。残酷地剥削劳动人民的画面面;一同是表现统治阶级的荒淫无耻,另一幅是表现被统治被剥削的劳苦大众的饥寒交迫,惨绝人寰的图象,广大的被压迫者在那种暗无天日。孽海无边的社会里,他们是多么希望有大智大勇理想的反抗的神再现,象羿、夸父、刑天一样的神的再生,站在自己的一面,用他们的神力。为战天斗地,为人民兴冤雪仇,伸张正义,因之春秋秦汉以后。就陆续出现了不少类似除蛇的神话,如孙叔敖杀两头蛇(14)。刘邦芒砀山斩蛇等等。其中较有名的数东晋干宝撰的《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的神话。据史书记载,这段时间早有了口头文学。多半是有说有唱的。面且往往以唱为主。(15)三国时曹植在邯郸淳面前,背诵俳优小说(16)。在离汉末仅几十年的干宝在《李寄》一文末尾写道:歌谣至今存焉。(17)至今与过去相对。有过去才有至今,不言而喻。《李寄》这则神话,早在东晋以前,民间就以歌谣的形式在广泛传播了,钟老在《晚清改良派学者的民间文学见解》一文中指出:……在封建社会里,一方面广大的人民群众自然要从过去传统的神话、传说里去接受英雄的感受,英雄的感发……并借以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18),由于晋世处于五胡乱华之际。内忧外患,导致一片残山并剩水。年年龙争虎斗的动荡局面,国家多难,民不聊生,民间是多么希望有救民于火炕的英雄出现啊!大约基于这一原因,这则优美悲壮,感人肺腑的歌谣,触发了酷喜搜神的干宝的感时怀古之情;于是他就如获至宝似地把《李寄》这首英雄的歌谣,以故事的形式进行改写收进《搜神记》里去。深刻地嘲笑了那班位极人臣,名列朝堂的所谓王公大臣,还不如一个两袖侠风的布衣少女。
晋的南渡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变动之一。也是文学史上最大的变动之一。(19)其变动原因,是由于朝政腐败,导致五胡乱华造成不少衣冠之士避乱南迁。也就在这个动乱时期,有可能使李寄这个神话随着南迁人群。传入闽越。在浙、闽边界流传开来。
这则动人心魄的神话,古往今来一直鼓舞着人们的除暴扶正的斗志。后世的《法苑珠林》、《太平广记》等书。都汇集着这则感心的故事,近代还有人将其改编成童话《童女箭》,(20)传之于世。
水有源,树有根、一个神话的形成。都有其曲折复杂的社会根源。《李寄》这个神话故事,就是《陈十四夫人》的雏形。
口头文学的变动性是很大的。例如《孟姜女》,最早记载见于《春秋左氏传》,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49年),齐侯出兵攻打莒国,将军杞梁战死。杞梁妻拒绝郊吊。就这么三言两语的记载。可在民间经不断加工改编,演绎成篇,历朝变动很大,隋唐之前,变为孟仲姿(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连故事的人物姓名,事件皆面目全非了。神话《白蛇传》出是如此。从故事的萌芽至成型。都起了较大的变化。《陈十四夫人》也不例外,从东晋干宝撰《搜神记》年,历经南北朝至唐末宋初。先后数百年。这个神话经民间不断的移花接术。整枝添叶,故事更趋丰满完整,惊奇曲折,悲壮憾人,故事情节起了大突变,主题也更深了。由《李寄》故事的一条蛇,演变成雌雄两南蛇,李寄也被易名为陈十四,关于李寄的易名,其间有一个有趣的插曲。
自始皇名政,秦避其讳,改正月为征月后(21),历朝统治者,都 纷纷仿效避讳。如唐宪宗元和时韦绶罢侍读。绶好谐戏,兼通‘人‘间小说。(22)因唐太宗名李世民,故文中的民字给改成人字。可见统治者对避讳的讲究了。据说唐末一个皇帝登基时。一天一个老汉正在讲李寄除蛇的故事,他讲:“李寄又名李十四……”刚说到这里,恰被路过的衙役听到。便大喊一声道:该死狗头,胆敢冒犯当今万岁龙讳!说着就要捆绑他见官法办。老汉机灵,连忙一面赔罪,一面向衙役贿银,一场风波才告平息。衙役走后,老汉怒火火地道:当今的姓不好讲,那么陈旧的总好讲,我就让李寄姓陈后主的陈吧!打这后,人们就叫李寄为陈十四。
通过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到那班深居龙楼凤阁,锦衣玉食的唐王朝的主子们的统治之网,笼罩得是多么阴森恐怖啊!爪牙遍天下。他们可以胡作非为,找机寻隙,鱼肉百姓。这使人不禁想起白居易的《卖炭翁?quot;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的悲惨画面。然而劳动人民,绝非封建王朝的淫威所能屈服。衙役一走。那个老汉灵机一动,来个移花接木,将陈代李,不是照样动听地讲他的故事吗?唐王朝高压统治造成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血泪史,不是比 南蛇更阴险毒辣,更残酷暴戾吗?面对严酷的现实,广大的被压迫者,当然要伸冤雪仇,然而手无寸铁。人们要扬眉吐气,只有借助神话中的陈十四,借古讽今,敲壁震柱来鞭挞、嘲笑,痛击这伙统治者的南蛇精,以发泄内心的无限悲愤。也就在这个鸣不平的漫长过程中,被压迫的苦难者,怀着倾尽五湖四海水,洗刷畴昔血泪仇的激情。用汗水,用血泪,用生命塑造了年轻有为,敢于斗天,战地、闯海,大灭神权的少年巾帼英雄陈十四。这个神话,就在这段时间被加工得更加曲折、丰满,悲壮动人了,使它具有较高的民主性,从而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残暴政治提出强烈的抗议和控诉。
陈十四是什么朝代人众说纷纭。《三教源流》、《福建通志》、《铸鼎余闻》等说她生于唐大历元年或二年,吴任臣的《十国春秋》说她是五代闽的人。
至今青田民间还流传着《十字山歌》(23):
一字一横一朵云,
唐朝出个陈夫人,
夫人庐山传妙法,
遍行天下救万民。
……………………
民间鼓词艺人是这样唱的:前朝后汉传说唱,且唱残唐一部书。(25)这个神话中,也有几处提及黄巢造反。所有这些说明,这个神话在唐末已变动很大。
这以后。直至宋仁宗嘉佑四年(公元1059年),福建泉州洛阳桥建成后(26),这个神话面貌突变。甚至将陈十四神话嫁接上洛阳桥,把造桥作为神话的历史背景。以观音募化造桥,弹天柱等故事情节引出陈十四、陈法清、南蛇精等等角色,推波助澜来展开故事。故事的突变。是与宋初的社会历史背景息息相关。想来不外三方面:一、北宋王朝自960年建立。至宋仁宗嘉佑约近百年。当时,官僚、地主竞相兼并田地。弱肉强食,形成势官富姓,占田无限的贫富悬殊局面。造成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尖锐的矛盾,逼使四方农民纷纷起义,酿成继续不断的战火;二、由于辽、西夏的骚乱,边境不宁,民族矛盾有所加深;三、国家财政面临危机:1、官吏逐年猛增。州县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这样势必增加国家财政的负担。2、军费的支出竟占财政总收入的六分之五。3、每年要大批物资送给契丹贵族和党项贵族;4、皇室侈靡,大量浪费财富,仁宗时祭一次天地宗庙。竟耗资 一千二百万贯,就这样造成了国家财政的重重危机。
宋初王朝,并不象那些粉饰太平的旧小说所写?quot;风调雨顺,歌舞升平。基于上述三大原因,北宋王朝,特别是仁宗时巳陷入国事多难之秋,难怪宋仁宗不得不哀叹道:大臣日日上殿何益?无一人为国了事者,历史上每逢当权者遭遇危局时。往往一手利用宗教作驯服人民的精神武器。一手玩弄高压手段。加重税收徭役。横征暴敛,盘剥脸民。当时贪官污吏横行。冤案如山。天灾人频繁。人民卖儿鬻女,家破人亡。面临这一逆境,广大的劳苦大众。是多么希望出现几位铁面无私两袖清风的清官和挽狂澜于既倒的济世英才。针对残酷的现实。浙南闽北一带人民也自然而然地缅怀起唐末以来流传的陈十四夫人。他们对巾帼英雄那种救民于水火。为百姓除妖灭怪,排难解纷的救世伟绩,产生无限敬佩之情。当时正值举世瞩目的福建泉州洛阳桥建成。民间便将陈十四夫人的神话附丽上去? quot;桥对人们是一视同仁的,没有贫富尊卑,妇儒长幼之分。大家都让走。它的象征意义。就是让人们化险为夷。跨过大江小河,恶涛巨浪。平安地到达彼岸。人民的愿望是美好的。人们希望陈十四的英风与洛阳桥增辉添彩。酷暑思甘霖,国难怀英豪。正是如此。
《陈十四夫人》经唐末的大发展。宋嘉?后的更改移植才基本定型。
那么陈十四到底是唐人,五代人抑或是宋人,这都不过是神话传说而已,就这个神话的本身而言,似乎唐人一说比较多些。(27)
宗教往往为了说教的需要。吸收了那些原来流传在民间的神话、传说。从而这种神话、传说就变成那 宗教体系的一个构成部分(28)教徒们为笼络人心,往往借助民间喜闻乐见的故事来传播教义。道教徒们也物色感人的神话《李寄》作为传教工具。例如《李寄》故事的情节中。出现巫婆、道士传话。无非是让人们知道,道教神通广大。他可以在人们敬而远之的妖蛇之间通行无阻。只有道教的神通才能制服妖蛇。告诫人们只有信奉道教。才能化险为夷。安享太平。
大约晋以前。这个神话还没有受佛教的影响。传说梁武帝时被李寄斩灭的妖蛇又复活了。潜入皇宫吃了皇后。化成正宫娘娘盘踞深宫想陷害武帝。一次妖蛇端面条给武帝吃。佛教紫贡禅师化成老郎中。指点皇上念了咒,只见满碗面条都是伸颈吐舌的大蛇小蛇。武帝吓得惊魂落魄,这才恍然大悟,随即皈依佛门,舍身同泰寺。从此这个神话受到释教的影响。
据说,后来《李寄》这个神话,又增了皇宫除蛇这一精彩节目。
自宗教渗入这个神话后。历朝封建统治者为了达到某 些政治上的需要,也曾利用儒、释、道三教来篡改这 个神话为其政治服务。他们往往千方百计地通过他们意识形态集中的宗教形式?quot;巧妙 地去篡改广大群众所创造的反神权的英雄,使之变成掌握在他们手心,为其政治服务的偶像。这种利用宗教麻醉人民的验方,往往能起政治、法律所达不到的效能。
从资料中可以看到唐朝以后,历朝的帝王都或多或少地利用宗教来对这个神话加以控制、利用。使这个 神话,在不同朝代,体现了不同政治面貌。唐初,因李世民尊重他的老祖宗李耳,而把道教列为国教。(29)因之释教受到排斥、释、道两教长时间地进行明争暗斗这种尔虞我诈的矛盾冲突。在 陈十四夫人原始资料的开头。就明显地反映出来。当葛氏劝其丈夫陈上元礼佛,而上元却气冲冲地说:我是信道不信佛?quot;又一次,陈上元祝寿,女儿陈十四坚持先参拜观音菩萨,后向爹爹拜寿。终于导致上元怒火冲天,登楼打碎观音金身。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故事里不是明显地表现出唐朝时释、道两教的斗争吗?
试论《陈十四夫人》的由来与演变 来自: 免费论文网
宋王朝的兴起,鉴于前朝宗教冲突对政权带来某些不利的教训。因之采取了更毒辣的笼络手段。融儒、释、道三教为一体。构成了我国哲学史上称为理学的反动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来麻醉人民。这方面在神话的情节中暴露无遗。陈十四本人即信佛又崇道。也追求荣华富贵。她是观音佛血的化身。在观音指点下竟往庐山学道。奇怪的是当她自己受封护国夫人时,还积极为爹爹、丈夫讨取皇封,以达到满门富贵荣华。在这里,陈十四显然已成了宋王朝提倡的儒、释、道三教融合的化身。
从陈十四身上,我们不但看出了历朝宗教对她的渗透,同时也似乎看到唐宋以来封建王朝的宗教主张。
《陈十四夫人》,在唐末五代以前,主要以歌谣、口头讲述的故事形式流传。到唐末宋初受佛经变文的影响,经民间艺人,不断加工成为七 字夹白的鼓词,民间称之为《夫人词》、《娘娘 词》或唱《灵经》,几百年来与口头故事讲述并存于浙南农村镇集和闽北一带的,还有戏剧、评书、山歌等等艺术形式,在宁波地区也有类似的神话,叫做《安知 县斩蛇》。(30)
《安知县斩蛇》这个神话,似乎和《陈十四夫人》同母题,不过传播到三北后,当地人民根据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自身生活体验,发挥了大胆想象。铸造出符合三北人民胃口的美味佳肴来。这种同母题而各有地方特色的兄弟型的民间神话,在国内外不乏先例。
民间文学是口头流传的,由于时代、环境不同,讲述者口才的高低,同一母题的故事,往往存在着人物,情节或细节的不同,难怪民间流传着。只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同印板,没有故事共先生。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在庆元、闽北发现的《陈十四夫人》故事、线条就简单、朴素得多,仅 洛阳桥这个情节和丽水、青田等县的鼓词比较,就有两处变样,试列表对比之。
《陈十四夫人》、洛阳桥情节‘变异比较:
庆元《陈十四夫人》的故事比之《李寄》的情节,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同《陈十四夫人》的鼓词相比就简单得多。据推断,庆元的故事应介于《李寄》和《陈十四夫人》之间。庆元故事中洛阳桥蔡母吞珠的情节,是受上古感生神话纵华感枢星生舜。简狄吞玄鸟生契的影响而来的。这是后人为美化蔡状元而加上去的。
《陈十四夫人》为什么会这样深入民间呢?有人说是由于旧 社会边远山区。医药卫生条件差,把陈夫人当作求子,摧生,育婴的保护神。其实人们信仰陈夫人远不止为此,主要是在于陈夫人,那大智大勇,斩妖灭怪,保国为民的无畏精神,深深地憾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心。
从《陈十四夫人》鼓词、戏曲流传的地区来看,人们是将鼓词、戏曲作教科书看待的,因为旧社会很多村民终生没有机会出远门。妇女整天绕三头--锅灶头、柴仓头、猪栏头;男人成日上三头--地头、田头、山头。只有每年村集唱夫人词,演夫人戏等等,他们才有机会抛头露面去听词看戏。山村里把懂唱词盘戏的人,称作能人。他们祖祖辈辈,以陈夫人的故事教育儿孙,比如勉励子女们学习陈十四的长处,护国为民,为人民做好事;讲述南蛇的阴险毒辣,两面手法的故事,教育孩子们要提高警惕,免得上当,也有的家庭长辈,喜欢选择词文中的俗语警句,训诫小辈,?quot;解冤释结最要紧,冤家可解不可结。启发人们和睦友爱;以占人田地水冲沙,占人老婆勿作家。善恶到头终有报,只差来早与来迟。警告人们别作坏事;叮咛亲人们出门小心,则是口渴勿喝山坑水,穷山僻岭毒蛇盘,金鸡啼明早上路,红日衔山早宿店,借宿要拣大所在,小小地方出歹人!劝人少喝酒,则是选陈十四劝二哥法清戒酒的话:酒是米做的,要少吃,多则言语极乱。劝妇女少受家庭牵累,则拣林氏劝陈十四出嫁,陈十四反驳大嫂的话:“一男一女一支花,三男四女是冤 家。儿女多是眼前冤。来告诫……。
由于受陈十四夫人的深远影响,人们往往把村子里机智勇敢,敢想敢为的人,叫做陈十四,将两面三刀,阴险毒辣的人喊作南蛇精,称只讲大吃大喝,干事糊涂者为法清。
陈十四夫人除流传浙南、闽北、台湾外,在东南亚,欧洲、美洲华侨聚集较多的地方,也有影响。
由于陈十四除邪灭怪,保国为民,唐王封她为《护国夫人》,宋初追封她为《平天圣母娘娘》。据说这个封号到清同治年间曾被削掉平天二字,传说清朝同治皇帝,沉湎于酒色微行于青楼舞榭。终致染上梅毒,亲自好几次到夫人庙求陈十四保佑。结果还是剧毒攻心,一命呜呼,于是朝中归罪陈十四,降旨将她的封号 平天二字削掉,成为圣母娘娘。这些传说纯属荒诞无稽,不值一笑,但从这些海市蜃楼中,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唐以后陈十四对历朝也有影响。
从晋干宝撰李寄至唐末宋初《陈十四夫人》的成型。这当中经历了六百多年相当错综复杂,曲折迂回的途程。那些增添的新内容,新枝节虽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那么细腻委婉缠绵悱恻,却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股粗犷、豪放、悲壮的燕山雄风。故事的增枝添叶,使这个神话更具人民性、更富民主精华。也就是这个原因才能吸引住广大的人民群众。拨动人民群众的心弦。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这个神话不管是人物的变动。情节的发展,主题的深化,都不是孤立的主观臆造,而是跟着时代的脉搏的跳动而不断变动着。一面是人民的美好愿望的反映,一面是宗教的有意利用,这充分说明,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的变化,是有它的严肃的社会背景和迫切的群众心理基础的,传说故事里改变了新内容、新情节,往往有着积极的意义。(31)
如果说历史象长河,那么《陈十四夫人》的由来、演变、成型就是沿着这条曲曲折折的巨流,随着波浪的汹涌起伏,闯过激流,绕过险滩,奔过平川,不断前进。
(1)《东方杂志》第十卷、第一号、郑振铎:《汤祷篇》。
(2)林纾:《畏庐琐记。蛇王》
(3)《孟子》卷六:滕文公章句下
(4)《山海经 北山经》
(5)《山海经北次三经》
(6)《山海经海内经》
(7)《华阳国志。蜀志》
(8)《三国演义》第一回
(9)干宝:《搜神记》
(10)《世界趣闻》、浙江人民出版社80、10版
(11)《路史后记十注引江源记》
(12)《山海经大荒北经》
(13)《同》⑧
(14)《论衡》福虚篇
(15)《三国志》卷21裴松之注引《魏略》
(16)同⒂
(17)《搜神记。李寄》
⒅《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集)309页
⒆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73页
⒇《童女箭》中华书局版,童话廿五种
(21)《野客丛书》卷九
(22)《唐会要》卷四
(23)见青田文化馆资料
(24)民间鼓词艺人:吴茂卓
(25)民间鼓词艺人:陈国连
(26)《宋史。蔡襄传》
(27)《福建三神考》中山大学民俗丛书,魏应麒编著
(28)《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312页
(29)戴不凡:《小说见闻录》4页
(30)《宁波文艺》1981年第六期
(31)《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84页
试论《陈十四夫人》的由来与演变 来自: 免费论文网
本文发布于:2022-11-06 15:55:3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wtabcd.cn/fanwen/fan/83/440804.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